第123章杨广关注
东都洛阳,巍峨恢宏的皇宫内城,宛如一头超级巨兽一般,静静地盘踞在洛阳城的中心,是那样的令人望而生畏。
一个月之前,杨广率领征伐高句丽的大军凯旋而归。这一次,征伐高句丽的朝庭大军没有再让百姓们失望,洛阳城的百姓也没有吝啬他们的爱戴之心,大军入城当日,百姓们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十里长街迎接征战异族的百战英雄。
皇宫,内城,御书房内,虞世基小心翼翼地将十来个奏折呈给杨广。这两年来,杨广的脾气日渐爆燥,喜怒无常,让他不得不时刻保持着谨慎小心的做法!
“陛下,这些都是太原镇守李渊近期所上的奏折,以及一些与他有关的情报!”
“好!辛苦虞爱卿了,虞爱卿先坐一会。待朕先看看这些奏折”
杨广笑呵呵地接过奏折,这一段时间来,也许是因为朝庭大军成功征伐了高句丽,让他看到了平息大隋动荡的希望,他那以往爆燥无常的脾气有所缓解,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像他刚登基时那样以诚待人。看得出,他现在的心情还不错。
“多谢陛下!”虞世基向着杨广作揖一礼,慢慢退到一旁!
杨广没有再理会虞世基,他将那十来个奏折一把全部放到桌案上面以后,便随便拿起了其中一个翻看起来!
今天朝会过后,杨广心忧李渊的事情,因此让专典机密的内史侍郎虞世基留了下来,让他找出近期与李渊有关的奏折。他想看一看,李渊到达城太原以后,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李渊是他的心头大患,自从那一句“桃李子,得天下”的谶语流传洛阳城街头以后,杨广就对所有的李姓之人深恶痛绝,其中也就包括他的表哥李渊。
这两年来,杨广一直使用各种理由,慢慢地清除那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李姓之人,朝庭之上,李敏,李浑,李渊,这三个天下最大的桃李子,让他一直忧心忡忡,日夜不安。
半年之前,李敏、李浑这两个最大的桃李子,被他连果带树成功除去,这让他那一直不安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李渊,三大桃李子剩下的最后一个,他也是天下最大的桃李子,陇西李氏的势力遍布整个大隋各地,杨广之所以不先拿他开刀,那是因为他是杨广的表哥,从小一起长大,杨广对他还念及一分亲情,同时也想借助他陇西李氏的身份,暂时稳住动荡的朝庭!
按照杨广原本的计划,他准备在这次征伐高句丽结束以后,就在怀远镇找一个理由将李渊拿下,也好快一点彻底解除自己的心头之患。
他没想到的是,留在后方负责粮草基地的李渊也能立下大功,这一下子让他有点投鼠忌器,为了避免引起凯旋大军的军心动荡,杨广只能暂时放过李渊,并且将他封赏到太原城,准备过一段时间再找个理由将他拿下。
“虞爱卿,你觉得这个王三是怎么一回事?”
很快,杨广就将奏折全部看完,汾阳行宫那个意外死亡的官员引起他的注意,他知道这个人曾经与李渊有些小过节,这次封李渊为汾阳宫监,他也有意利用这个人为自己拿下李渊创造一个理由,没想到现在还没有行动,这个人就死了!这让他有点感到可惜。
“回陛下,微臣觉得这完全是一个意外,与唐国公无关。”
一直在旁等候的虞世基连忙上前回答,他明白杨广的意思,也知道那个官员与李渊的恩怨,因此他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看法!
杨广点点头,没有再继续纠缠这个问题,无论那官员的死是不是意外,至少他在表面上是死得合情合理的,醉酒失足落湖淹死,这是一个很清晰的死法,谁也牵扯不到李渊身上。
“虞爱卿,最近有没有关于东莱郡的消息?”
“回陛下,在三个多月以前,东莱城苏尚突然消失,直到上个月中旬,他才又重新出现在东莱城!除此以外,东莱城并没有发生其它的异常,还是一切如旧。”
虞世基回答得很详细,他明白杨广的意思,他知道杨广在关注东莱郡那支同盟军,关注东莱郡那个寒门小子苏尚。
“李渊在奏折中说,东莱郡那支同盟军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拥有了七八万精锐士兵,他再次建议朕出兵剿灭他们!虞爱卿,这个你怎么看?”
“陛下,微臣觉得唐国公有点言过其实!那个苏尚是寒门出身,没有什么家世可以凭借,就算他放开口子招人,他也养不了那么多的将士。而且,东莱郡人少地小,三面环海,物资奇缺,这样的环境最多只能养两万军队。”
杨广点点头,他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就算只有两万人也同样是一个隐患,他同样担心。
“虞爱卿认为不用出兵吗?”
“是的,陛下!微臣认为,这支同盟军只是东莱城百姓暂时成立的,用来保家护城的军队!当时匪首王薄逃窜向东莱郡时,东莱郡已经没有任何朝庭驻军,东莱城的百姓为了自保别无选择,只能自发组成军队抵抗。而且,他们到现在也没有举旗造反,说明他们还是心向大隋,心向陛下的!”
虞世基有些担心地停了停,抬头看了看杨广,发现杨广脸色如常,并没有任何的表示,便又继续分析道:“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其它地方也有像他们一样的百姓军队,如果现在出兵围剿他们,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会将其它地方的百姓军队逼反。陛下,微臣建议收编他们,将他们改造成朝庭军队,这样不但可以产生一个示范作用,让别的百姓军队安心,同时也可以为朝庭增加一支新的力量!”
说完,虞世基有些担心地看向杨广,他害怕自己的建议会触怒杨广。
自从杨广第一次亲征高句丽惨败之后,杨广便变得有些喜怒无上,再也没有了刚登基时的虚心纳谏之心,反而常常会迁怒于谏议之人!为了自己的小命安全,他已经有很久没有向杨广提过自己的建议了。
杨广却神色如常,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去,并没有任何发表任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