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最是虚伪读书人!(求订阅)
第二日一大早,朱标便被朱元璋唤到了御书房。
在老朱看来天下已经平定,工作重心要从对付北元转移到国家治理了。
“标儿,父皇准备将汪广洋从陕西调回来。”朱元璋看着儿子开口道。
“这么快?”朱标楞了一下,便笑道:“父皇是担心中书省成为李善长的一言之堂,就找个人制衡下吧?”
年初的时候,汪广洋出任陕西参政,这屁股还没坐热,就要调回朝廷了。
“李善长这个老狐狸最近总是在称病,然后又重点栽培胡惟庸了,可不会表现的那么明显。”朱元璋点头道,“而汪广洋是个谨慎小心之人,不会像胡惟庸那么专权独断。”
有些事情因为朱标的关系而发生了改变。
比如老朱一向比较信任李善长,然而因为朱标的建议,开国封了三个异姓王却没有李善长,这老狐狸就心有不满了。
这是朱标故意为之,知道老朱疑心病重,看到李善长如此表现就会有猜忌之心。
如此一来,李善长一直期望其长子李祺将来可以娶临安公主朱镜静,老朱却未给予答复。
朱镜静比朱标小了五岁,母为穆贵妃孙氏,是朱元璋长女。
站在朱标的角度,自然不希望这个妹妹嫁给李善长之子,毁了其一生。
他作为长兄,无论是弟弟妹妹都应该照顾周到。
不过李善长在老朱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虽未被封王,但这韩国公也算是众国公之首了,老朱自问也没亏待他。
老朱顾念旧情,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愿意和李善长翻脸的。
所以李善长使劲地提拔并扶持胡惟庸,老朱也是睁一只闭一只眼了。
“不止是汪广洋,为父还准备让杨宪出任中书左丞相。”朱元璋又继续说道。
朱标并未怎么参与朝堂上那些争权夺利,但也会关注着朝堂动态。
杨宪和胡惟庸不对付,而汪广洋是一个老好人。
这三人在一块工作,倒是有点意思。
如果按照原时空的历史轨迹,杨宪将会在洪武三年,也就是明年被诛杀,当然这少不了胡惟庸的运筹帷幄。
不过如今老朱对李善长并不怎么信任,连他提拔的胡惟庸也不怎么看上眼,他们一行人想对杨宪可没那么容易了。
“标儿,你明白为父安排这三人的用意了吗?”朱元璋考验了一下儿子。
“三角之间的关系是最为稳定的。”朱标笑道。
朱元璋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他花费了所有精力悉心培养的嫡长子,成长速度惊人,已经隐隐可以独挡一面了。
像徐辉祖这样勋贵里的二代翘楚,在儿子面前也是服服帖帖。
父子二人一起喝了口茶水,朱元璋说道:“咱准备开科举了,地方上百废待兴官员紧缺,现在政令莫说下乡,下达到县里都成问题。”
洪武三年正是大明第一次开科取士的时间。
朱标沉吟了一会问道:“那些大族都愿意家中子弟出来做官了?”
朱元璋冷笑一声:“莫说那些大族,咱前些日子下令全国举荐一些人才,都是当地有名的鸿儒大家,精通四书五经的,都不愿意出力做官!”
朱标听着老朱诉说,脸上也布满了森寒之色。
那些读圣贤书的所谓大儒,竟然狂妄到拒接圣旨。
还有那个夏伯启叔侄,他们不仅当面拒绝了朝廷的文书,还当场切掉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决议不入朝为官!
朱元璋也是越说越气,手中的屠刀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些人里不少都是北元旧臣!”朱标咬牙切齿地说道。
老朱又继续说道:“就因为是北元旧臣,所以还信誓旦旦地说宁死不做贰臣!其中还真有几人上吊自杀了!”
贰臣?
给元人干活有这么光荣?
到了大明灭亡后,想给满清做贰臣的又何其多!
主要是元清两朝,对于官员实在是太纵容了。
比如在清朝,朝廷对官员就一个要求不要造反,只要你们不造反,那么贪污腐败,剥削民脂民膏就是八旗大爷给你们的福利。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是保底的收入!
朱元璋不知道朱标在想什么,又自顾自地说道:“除了不愿意为咱效力,誓死殉节的外,还有大量北元旧臣更是直接归隐山林,像杨维桢、沈梦麟和藤克恭等!”
“父皇,伱觉得这些所谓读圣贤书的大儒,真的心怀天下,关心百姓疾苦吗?伪元都腐败成了什么样子,多少无辜百姓饿死,穷死,遍地都是尸体!”
“我的祖父母,常遇春叔叔的父母,徐达叔叔的父母,表哥的祖父母们,都是死于伪元暴政之下!”
“这些读书人自私、虚伪、无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伪元都亡了,还给我装什么贞洁烈妇!”
朱标重重拍了一下桌子,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显示着他此刻的怒火丝毫不亚于朱元璋。
远处的太监、宫女看到这对发飙的父子,不自觉地远远走开。
“父皇,您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再造华夏,这群读书人竟然丝毫没有看到,只一心忠于前元的伪帝!”
原本老朱是愤怒值,但至少还克制着自己的脾气,但听儿子这么一说,深感欣慰的同时,其怒火也如洪水般爆发了。
朱元璋面色严峻的冷声说道:“既然他们那么怀念元朝,那咱就送他们一程,让他们到地下去伺候他们的主人!”
朱标脸上没有变化,但是心中却权衡着利弊,直接都杀了固然心神畅快,但弊大于利,甚至还可能乘了他们的心意,留下忠烈之名。
“父皇,这不好,须知杀人要诛心!”朱标冷冷说道,“他们越在乎忠贞之名,我们越要将其污名化,要全天下人都唾弃他们。”
这一手,后世的漂亮国是玩得炉火纯青,倒是可以借鉴一番。
这三条腿的青蛙不好找,可想找当官的人还是要多少有多少。
难道这天下没有了这帮所谓大儒,就没人有能力当官了?
“父皇,我们可以召集一些读书人,谁愿意写文章污名这些为北元尽忠之人,谁就可以当个一官半职,总会有人愿意的!”
让那些读书人为了名利,自己内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