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未来的北元功略(求订阅)
李忠又继续说道:“殿下,方指挥他们还带回了一些熟人!”
“熟人?”朱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李忠继续解释道:“就是当年被殿下流放草原的那些儒生啊。”
朱标瞬间懂了,笑道:“你说这些人是不适合自带霉运,刚投奔了新主子,这新主子就死了。”
“霉,这些读书人就是霉!”李忠立即笑嘻嘻地说道。
看到那些儒生的窘样,他可是太开心了。
那些读书人一向自视甚高,看不起他这样的太监。
看看现在,谁更风光?
刚才见到那些被流放的儒生,李忠可没少奚落他们一番。
“对了殿下,有一个儒生叫吕超然,此人实在是太无耻了,好在方指挥反应够快,要不然咱们太子军会有一些损失啊!”李忠打着小报告。
“哦,怎么回事?”朱标顿时来了几分好奇心。
在他的印象里,这一次去攻城掠地,是妥妥的福利啊。
“方指挥进城时,那吕超然穿着一身大明的衣饰冲了出来大喊,别开枪,我是汉人!”
“好在方指挥经验丰富,反应也够快,第一时间就开枪了,击中了那吕超然的大腿!”
“那吕超然那边话刚说完,就有不少元人骑兵冲了出来。好在方指挥提前下达了开火的命令,那些元人骑兵刚冲出来,就被火枪兵击中。”
“殿下,真是万幸啊,差一点就着了对方的道!”李忠悻悻地说道。
朱标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森寒之色:“这吕超然死了没?”
“没死,只是被火枪射中了腿,已经被俘虏了!”李忠恨恨地说道。
无论是不是演的,这家伙此刻的面部表情愤恨不已。
李忠作为朱标的贴身太监,自然清楚自家主子最憎恨的便是吕超然这样的人。
“很好,这样的人如果直接杀了太便宜他了。李忠,你懂孤的意思。”朱标冷冷说道。
“懂得,懂得,奴婢懂得!”李忠如同小鸡啄米般点点头,“咱大明诏狱里的所有刑罚让这吕超然都体验一遍,一定要让他生不如死!”
朱标悠哉地拿起杯子喝了几口鸡汤:“此事你去办,一定要给孤办得漂漂亮亮的。”
“奴婢遵命!”李忠很是积极地回道。
他可太激动了!
这些儒生让伱狂,如今终于落到了咱家的手里,等会就让你品尝一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李忠离开后,朱标便带着护卫出了营地,走到了徐达所在的帐篷里。
徐达见太子到来,也挥退了其余一干手下。
“徐达叔叔,这次北伐损失如何!”朱标坐下后,便开口问道。
两人私下见面时,朱标还是非常敬重徐达的,给予了长辈的称呼。
“殿下,单单是臣的中路军就伤亡了快三万人!”徐达有些动容地说道,“臣自从领兵打仗以来,单次作战的伤亡人数以这次为最!”
朱标闭上眼睛说了句:“将士们牺牲是值得的,朝廷会照顾他们的子嗣,士卒们也一样,你通知下去,所有人军饷翻倍,死去的士卒翻三倍,并且按功劳赐予田地!”
徐达躬身回道:“殿下仁义,想必将士们必定会对殿下感恩戴德!”
他虽被封为中山王,又是大军统帅,但涉及到大军的待遇和抚恤,徐达是做不了主的,但朱标可以,他是国之储君。
朱标笑了笑,没说话。
上位者的小小仁慈就会被人感恩戴德,这也是挺有趣的。
或许这便是巨大权力带来的美妙滋味。
徐达却是目光复杂地看了朱标一眼,心中不仅感慨万千,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就有了如此老练的手腕和计谋。
他了解朱元璋,陛下是非常欣赏王保保此人的,对他耳提面命好几次,能招降尽量招降。
老朱是非常希望王保保能为大明出力。
一旦王保保愿意投降,老朱多半会给出郡王爵位,待遇不下于他和常遇春。
但太子显然是不愿意招降王保保的,便故意设了一个圈套,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假象,太子好意劝降,王保保却出尔反尔,想要谋害太子。
这个罪名下来,哪怕老朱再欣赏王保保也不能留活口了。
朱标也就名正言顺地处死了王保保。
厉害!
徐达都不敢相信未来的朱标能达到何种地步。
“殿下为何不驱狼吞虎,顺势灭了北元,永绝后患?”徐达说出了心中一直的疑问,“虽说中路军损耗不小,但西路军和东路军主力尚存,灭了北元那对父子绰绰有余。”
“永绝后患?”朱标眉头一挑,不禁问道,“徐达叔叔真以为灭了北元就能永久后患不成。草原这么大,也没像大明那样有城墙护卫,基本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徐达顿时沉吟不语,他无法反驳太子的话。
“徐达叔叔,你看得上这片土地吗?”朱标又问道。
“自然看不上!”徐达诚实回道,“北伐,占领草原是其次,主要还是为大明清除威胁。”
“这就对了!”朱标点头道,“孤来了草原后,也觉得这片土地要管理太难了。这大漠啊,从来不会缺少英雄好汉。如果我们灭了北元的那对父子,难保草原上不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王保保。”
因为这些例子是在另一个时空真实上演过。
蓝玉在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也导致了逃亡途中的北元皇帝被叛乱的也速迭尔所杀。
或许蓝玉会天真的以为,北元的威胁已经被彻底铲除,但没了元庭皇室的压制,草原上那些枭雄就会摆脱束缚,快速壮大,直到有一天又会成为威胁明廷的力量。
“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对于北元的那对父子而言,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必然会阻止草原上出现新的王保保。”徐达幡然醒悟地说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前提是……”朱标沉吟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北元那对父子感受不到生死存亡的危机,那他们才会尽情地去内斗。我们大明也别逼得太紧了,何况还有许多办法去分化他们。”
“当然,这个办法能否行得通,还是需要时间来证明,孤想用十年的时间来观察下,另外北元君主年事已高,想必活不了多久,咱们战略的重心可以放在那位太子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