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诚意伯,你去扫盲吧(求订阅)
朱标一路行军到了应天府百里之外,但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了。
朱标就下令安营扎寨,又不是败军,哪里有大半夜凯旋的道理。
他派了几个斥候往京城通报,明日清晨便会班师回朝!
如此大胜,朝廷务必要好好操办,之后才会把战报通传天下。
目前整个大明,估计十有八九之人都不知道太子朱标出征了,他们只以为北伐的人当中有一个名为镇国公朱寿的。
朱标跟常升、陈珪、安欣等手下的将领一起吃过晚饭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大帐中。
此刻,刘伯温正面容沮丧的等着他。
“殿下!”他喃喃而道,“老臣……”
常升等人正一脸鄙夷地看着刘伯温,但谁也没开口,默默站在朱标身后。
“诚意伯,你是否后悔了当初的所作所为。”朱标看着他,淡漠说道。
刘伯温只好回道:“老臣追悔莫及。”
他也不否认了,心里对于朱元璋的畏惧又上了一个台阶。
韩林儿之死,刘伯温等一干人都认为做得天衣无缝,结果哪想到这一切早已经被老朱所看穿,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强忍了下来。
这一路从大漠返回应天府,朱标一直将刘伯温晾在一旁,故意折磨于他,使他的内心受到了无比煎熬!
“此事其实已经翻篇了,可你在大漠的表现让孤很不满意,才不得不提起。”朱标又强调道,“诚意伯,你也不用太忧虑,过往之事父皇是不会追究了。”
“老臣谢恩。”刘伯温躬身而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孤交代过了,事关韩林儿之死大伙也不会声张,伱继续安安心心当你的诚意伯,但余生都得好好为大明效力。”朱标借这一手,将刘伯温拿捏得死死的。
“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伯温动容地回道。
朱标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其实孤这边有一件事要交予你去办。办好了,孤保证你的伯爵之位可以世袭罔替。”
言外之意办不好的话,这个爵位就无法传承了。
“殿下有什么事需要老臣去办的?”
“大明很大,人口众多,但十之八九都是不识字的,这么多文盲对于国家发展不利。孤要你负责扫盲工作,教大明的百姓识字。诚意伯桃李满天下,可以让你的那些学生来助你一臂之力!”
朱标深知,想让大明在未来数十年内,走完欧罗巴诸国数百年在走完的路,扫盲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民众不识字,让儒家掌握话语权,又如何开启明智。
后世的华夏能够飞速发展,扫盲起到了很大作用。
义务教育对于如今的大明尚不合适,但单单是扫盲的话是足够的。
刘伯温是最为合适之人,他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用在醉心于朝堂斗争,安安心心把这个事情干好,留下一个美名。
“给百姓扫盲?”刘伯温默念了一句,一时半会不清楚朱标的目的。
朱标会意一笑,又道:“此事很是重要,孤先大致说明一下。”
“第一,识字是一点,务必让百姓们能认识常用的文字。”
“第二、内容方面,孤会让另派他人进行编制,必须让大明的百姓知道华夷之辩,以及前元的残暴。大明立国,是光复被前元侵占的华夏山河。”
“第三、通过识字向百姓们传授忠君爱国的思想。”
刘伯温的面色有些怪异,但脸上只能毕恭毕敬。
朱标知道他想什么,微微一笑:“孤再强调一遍,诚意伯和你的学生只负责教大明百姓识字,内容方面由孤指定。你们在教书时,孤还会派亲军都尉府的人进行监督。”
“孤不是信不过伯温先生,但担心先生的学生会借教书之便,夹带私货。”
亲军都尉府也便是后世的锦衣卫,是绝对忠于皇室的。
他们这些读书人可休想在亲军都尉府面前玩花样。
刘伯温郁闷无比,合着老夫和老夫的学生都是工具人了,只能拿着太子给的稿子照本宣读,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了。
亲军都尉府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可事到如今,他不仅不敢回绝,还得尽心去做。
万一太子殿下将他们做的求是公布于天下,那他的那张老脸往哪里放。
何况刘伯温心里还是希望自己的伯爵之位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以他的智慧和学识,其实是能够预判出大明的国祚必然超过前元,甚至不低于两宋的三百年也说不定。
开国勋贵,那是与国同休的。
只要大明不亡,他刘家的富贵也是能够传承下去的。
刘伯温却悲哀的发现自己活了一把年纪了,竟然被不过十六岁的太子拿捏得死死的。
“臣必尽力而为,完成殿下的吩咐。”刘伯温躬身而道。
他的情绪是平稳的,数月以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站在朱标身侧的常升开口了:“殿下,诚意伯之子刘璟才学过人,又对殿下忠心耿耿,完全可以担当重任。”
刘璟可是朱标亲自招入东宫,在詹士府任职。
朱标明白了常升的意思,说道:“伯温先生,就让令公子刘璟也参与扫盲书册的编写吧。”
这其实就是挂个名,让刘伯温和他的一干弟子减少抵触之意。
更是分化刘伯温和他弟子之间的妙招。
毕竟朱标准备编制的为大明百姓扫盲的书册,是一种控制舆论的宣传手段,跟那些儒家士大夫争夺话语权的。
如今的大明百姓,大部分人都在前元的统治下生活过。
朱标要潜移默化地篡改大明百姓的记忆,悄悄地去否决前元的合法性。
日月重开大宋天,这就是大明的立国宗旨。
华夏,不能再亡于异族之手了。
……
第二天一大早,朱标起身换上灿烂的金甲,便率领大军班师回朝了,等靠近应天府十里的时候,他就已经看见远处站着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
常遇春、李善长为首的文武官员都早早的到城外等候了,朱元璋昨日就下旨,令文武百官携带百姓出城十里相迎太子凯旋!
徐达看到常遇春后,也打趣道:“我们这一批淮西武将,如今就属常十万过得最为惬意了。”
毕竟那家伙身体有恙,已经不可能再领兵去打仗了。
常遇春自己一再要求可以随军担当军师一职,却被老朱断然否决了。
以这家伙的性格,真上了前线还能憋得住,肯定不顾后果冲阵杀敌去了。
等朱标领着将帅们靠近到时候,百官身后就响起了一阵古雅的旋律,这是特有的凯旋之乐。
这时候,许许多多不知情的满朝文武百官才知道这所谓的镇国公原来就是当今太子啊。
于是,百官带着老百姓们喊了起来:“威武大将军威武,太子殿下威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