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见当代衍圣公(求订阅)
一心学医的周王朱橚,感觉一片自己从未见过的全新天地缓缓向他展开了真实面目。
有些陌生,同样也让他大开眼界。
“大哥,这……真的可以吗?”他有些畏惧地看了一眼姚广孝,
这和尚竟然能阴毒到这个地步。
自小乖巧、天真、孝顺又好学的朱橚,感觉自己刚刚形成的世界观有些被颠覆了。
“五弟学着点,这就是权谋,政治一向这么残酷。”朱标语重心长地说道。
朱橚喃喃而道:“大哥,老师似乎不是这么教我的。”
“其实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教你的,和他们自己实际所做的其实没多少相似之处,比如之前我们的老师宋濂。”朱标一字一句地人族说道,“很多东西需要你自己去摸索,等伱了解了,也意味着成熟了。”
朱橚听着,慢慢品味朱标的话,似乎若有所思。
姚广孝和刘通则默不作声,低头互望了一眼,脸上又异色闪过,然后又不约而同将目光移开。
他们觉得太子的话有些犀利,但转念一想似乎没有毛病。
自己年少时的老师也曾是如此,讲了一大堆仁义道德,冠冕堂皇的话。
他们也是在一次次挫折地磨砺当中,醒悟了一些道理,说归说,做归做,然后才学会了各种阴谋诡计。
计谋这种玩意儿,其实是很难传授的,需要在生活当中不断体会。
“你是我弟弟,为兄才会跟你讲实话,其他人则不会。”朱标淡淡而道,“为兄也要让你明白,这个世界的残酷性。你是皇子,将来会有很多人围绕着你转。你要学会识别哪些人是真心,哪些人是阿谀奉承。”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你真心之人可以重用,而将那些阿谀奉承之人置之不理,用人是一门深奥学问。”
朱橚咽了咽口水,回道:“大哥,臣弟明白了。”
“五弟,记得多听、多问、多记!”朱标说话间,顺势调整了坐姿,目光转向道衍,“大师,那就按你的计划行事。据闻大师深谙屠龙之术,天下间这么多国君,足够你施展平生所学。”
姚广孝深吸一口气:“小僧遵命!”
他清楚刚才朱标为何当着自己和刘通的面跟自己的五弟说这些话。
太子殿下是希望这两人能将真才实学传授给周王,而不是随便应付一番。
如此人物,的确有可能克服千年以来开国太子的诅咒。
“这《元史》的编撰,以后让五弟也参与吧。”朱标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在桌面上,下达了一道新的命令,“毕竟读史明智嘛,一个人只有多读读史书上的各种阴谋诡计,才会尽管摆脱身上的稚气。”
“臣,遵命!”这两人立即应道。
……
在返回的路上,两人骑着马走在前方,两旁则是侍卫守护。
朱橚问道:“大哥的意思是我不用再去大本堂吗?”
“不用了!”朱标摇摇头,“对于你而言,大本堂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朱橚继续呆在大本堂里,无法是将字再写得漂亮一些,或者将文章作得更好秀丽一些,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太医院可以去,那些医术有大用!”朱标又补充了一句。
“可是……”朱橚有些不安地道,“二哥、三哥、四哥他们还得去啊。”
“他们不爱读书,又爱胡闹,当然得去。”朱标淡淡地说道。
两人回到东宫后,贴身太监冲冲跑来汇报,说方进和徐辉祖两人已经处理完了事物,从北平返回。
除此之外,他们还带了一个人过来,竟然是当代衍圣公孔希学,也是孔子第五十六孙。
至于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他的父亲孔克坚在前年已经病逝,孔希学处理完家族事务后,按理说要来朝廷朝见天子。
可这家伙倒是好,一直拖着,一副扭扭捏捏的样子。
直到大明此次北伐大胜,让孔希学心心念念的大元已经再无回天之力。他才百般无奈之下,只好派人跑去北平示好。
毕竟太子在北平,而应天府离山东曲阜太远。
哪想到朱标只在北平呆了几天,归心似箭一般很快离开了,然后留下了方进和徐辉祖两个狠人。
这两人带着太子军,在北平狠狠处理了一堆当地的世家大族,重铸了当地秩序。
当孔希学来到北平时,十分痛惜地发现昔日的一些至交好友,也是当地的一些豪族,竟然被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总之在太子军摧枯拉朽的扫荡之下,这里一些百余年、甚至将近两百年的望族都轰然倒塌,树倒猢狲散。
tmd,那些蒙古人都没这么坏啊!
孔希学心里是气呼呼地想着,但脸上不动声色地求见了方进和徐辉祖。
淮西勋贵出身的徐辉祖,对于孔家之人一向没什么好感,当年孔克坚可是被征虏大将军徐达的北伐大军所俘虏。
可徐辉祖又觉得十分烫手,本欲将其赶回山东曲阜,最终却被方进阻拦了。
方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带着这位衍圣公前往应天府。
这一路上,身为衍圣公的孔希学虽然心里极为瞧不上方进这样的一介武夫,但嘴上一直狂拍对方马屁,甚至称赞他媲美当年的霍去病。
一行人赶到应天府后,孔希学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老朱。
然而老朱何许人物,哪不知道对方的心思,便故意将孔希学晾在一旁,并表示自己国事繁忙,让孔希学不妨先去拜见太子。
其实老朱心里也有苦衷。
朱元璋虽是一代杰出的帝王,但对于如此不要脸的孔家有些束手无策。
这个不要脸的家族,屠是不可能屠的,见了又觉得恶心反胃,就干脆将这事推给了朱标,看看好大儿如何对付孔家人。
“衍圣公啊!”朱标喃喃而道,“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哦!”
三年之前刚立国时,孔克坚前来应天府拜见,自己仅仅只是一面之缘。
当时朱标被立为太子不久,加上年龄尚小,不少事情都未曾参与。
“李忠,父皇日理万机,你就让方进带着衍圣公来见孤!”朱标下达了命令。
随即他悄悄将目光投向了五弟朱橚,懵懂少年的脸庞上充满着激动和向往之色。
嫩,终究还是太嫩给了,尚无法洞穿教书的老师们刻意编造的谎言。
朱标在东宫的书房里,读着《孙子兵法》,还喝着茶水,等待着这位衍圣公的到来。
坦诚地讲,他对于和孔希学见面,心里还是有一些小紧张的。
毕竟当代的衍圣公,在这个儒家治国的大明天下,就如同后世的宗教领袖一般,牵一发而动全身。
至于对方的目的,朱标大概也猜到了。
不就是想捞一些好处。
普通的文武重臣,想要赏赐都必须干出一番出色的业绩来,尤其是武将还得出生入死才能换来。
哪像孔家这样,动动嘴皮子,说一些好听的话,就有高官厚禄,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
大明给予孔家的待遇,比起前元差太多了。
在前元,孔家可是属于和蒙元共天下,算是进入了统治阶层。
虽说孔希学不敢奢望大明能给予孔家同等待遇,但底线是获得山东曲阜县令的世袭资格,可以让曲阜之地永远成为他们孔家一家之言的国中之国。
“殿下,衍圣公到了!”李忠走到朱标身侧,小声道。
朱标点点头,回道:“宣他进来吧。”
他目光莫名一动,起身从书架上拿了一本《竹书纪年》故意放在身前的显眼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