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外交之道在于试探(求订阅)
方进咽了咽口说,喃喃地道:“道衍大师,高丽使者那边你摆平了?”
“老衲出马,自然摆平了!”姚广孝那凶巴巴的面庞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显得那么不伦不类。
方进若有所思地说道:“大明给高丽的回礼是有清单的,高丽使者是难以私吞,他拿的那部分,是大师从其他南洋诸国的回礼当中克扣出来的,真是一石两鸟啊。”
如此一来,高丽国和南洋诸国之间势同水火。
将来高丽的商船哪怕只要一进入南洋海域,就有可能被那些国家给盯上,永无安宁。
“不止如此,老衲还给高丽使者讲了一个道理。”姚广孝继续说着。
“什么道理?”方进也有些好奇了。
“老衲跟那高丽使者说,你在南洋番夷那边受的侮辱,只有大明能为你讨回公道,高丽王是无能为力的。”
“如今倭寇偷袭耽罗岛,高丽王甚至能以伱通风报信不及时为由,没收了大明补偿给高丽使者个人的财物。”
方进听了后,悄悄问了一句:“大师是策反了那高丽使者?”
“要策反一个人并不难,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便行。”姚广孝摸着自己的胡子,侃侃而谈。
策反一个人不难?
方进看着这臭和尚那贱兮兮般欠揍的表情,心里不禁嘀咕:那一年靖难,看来你这个老秃驴策反了不少人啊。
虽说建文帝一路骚操作,但道衍的策反能力也绝对厉害,比如向宁外借朵颜三卫,将来平分天下,多半也是这个和尚的主意。
“大师好智谋!”他心中想归想,嘴上还是流露出惊叹之色。
姚广孝又谦逊地笑道:“当然这也多亏殿下洪福齐天,没有殿下在背后的话,老衲也做不到啊。”
这和尚还是有眼色的,装完逼后又拍太子的马屁,深怕老子去打小报告。
“大师之后准备怎么安排?”方进又接着问道。
姚广孝沉思片刻道:“虽说如今辽东的土地并非在大明的统辖之下,但殿下给出的姿态是志在必得的,高丽侵占辽东土地自然成了眼中钉。”
“老衲的意思让那高丽使者充当内应,给辽东的女真提供可靠的线索,使他们这两边不断消耗实力。”
他说话间,从衣袖里拿出了一封信件,缓缓而道:“老衲都准备好了,这是太子殿下写给高丽王的亲笔信,就说为避免将来这些倭寇祸乱大明和高丽的海岸,决定对耽罗岛进行军事化管理三至五年,等彻底剿灭藏匿在岛上的倭寇后,自然会将耽罗岛的管理权归还给高丽国。”
话是这么说的,但大家都明白这是有借无还的,只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而已。
当然高丽国未必没有机会,如果大明出现类似前元的天下动乱。
“诚意伯有句话说得好,外交之道在于试探。”姚广孝饮下一杯酒后,继续说着。
这满堂群臣里,能让这老和尚佩服的人还真没几个。
刘伯温能力是有,只是喜欢低调行事,如今在朱标的威逼下,不得不拼命干活。
“高丽国是真的畏惧大明这个宗主国,还只是表面上的客套敷衍,这一次借着耽罗岛就能看出来了。”姚广孝笑眯眯地说道,“这高丽王是捏着鼻子吃下这个亏,还是大手一挥,命令水师倾巢而出来夺回这个岛。”
“如果他们选择了后者,朝廷可以立即联络辽东地区的女真部落发动反攻,趁机夺回被高丽人抢占的土地。”
“这是诚意伯的意思?”方进不禁问道。
姚广孝点点头:“大家都是给太子办事的,总不能老衲一个人出风头吧。”
方进默默点头。
古代的这些顶尖文臣们,虽然读得都是圣贤之书,但对于权谋一道同样也非常精通。
你看隔壁小日子就学得有模有样,当年的九一八,不就是如此来试探常凯申和果军的。
你怂了,老子就再进一步。
“诚意伯的谋略,方某一直是佩服的!”方进也是举杯敬意。
大明这边已经出牌了,就看高丽人如何应对了。
几日后,已经被策反的高丽使者回到了高丽,而徐辉祖、姚广孝等人也陆续返回了大明。只留下方进、陈珪、安欣等人,全权负责耽罗岛上的防卫。
这期间从大明的方向,又陆续补充了几艘战船,包括如今海洋上的巨无霸福船。
……
时间很快一月,高丽那边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动静,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
又过了一月,高丽派遣一个新的使者带着书信前往大明。
信件里,高丽王非常客气地说,感谢大明的仁义之师来耽罗岛剿灭倭寇,这是天朝上国帮衬藩属国的善举。
高丽王又隐晦提到,高丽骑兵的马匹来源基本都在耽罗岛上,希望大明允许高丽的运输船来岛上将马匹运走。
同样也是这一月,德庆侯廖永忠率大军平定广西,至此两广已经全部纳入大明的版图。
老朱得知大喜,便在宫里宴请班师回朝的廖永忠及其部下。
起初,朱元璋听朱标说起大明水师因为追剿倭寇登录了耽罗岛,但因为高丽人太无能,而倭寇又太狡猾,高丽王请求大明水师驻扎在耽罗岛上,帮忙一起对付倭寇。
老朱还觉得好奇,想详细询问,但听到明军平定广西后,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抛在了脑后,全权由朱标处理。
毕竟区区耽罗岛,和偌大的广西一省相比,的确是微不足道。
不过这也正和朱标之意。
姚广孝匆匆找到了朱标,低语道:“之前的那高丽使者私下里也来了一封信,通过小僧安排的情报人员,将此信送了过来。”
“信里怎么说?”朱标挑了挑眉毛,正是来了兴趣。
他清楚这封信里的内容,反应的才是高丽王最为真实的态度。
“嘿嘿,那高丽王是气疯了,还砸坏了好多瓷器!”姚广孝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他是忍气吞声,才写了那封语气平和的官方书信,然后再派遣使者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