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东莞伯激辩诚意伯(求订阅)
方进也听出刘伯温不是真心夸自己,却是谦逊地回道:“能得诚意伯如此赞美,臣当真是三生有幸啊。据闻诚意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能知后世五百年之事。方某……有些事想向诚意伯请教下。”
来了,来了,来火花了!
朱标心里也乐开了怀。
刘伯温此人的确是学究天人,文采无双。
可若要说他后知五百年,那纯属瞎扯蛋。
别说五百年了,五十年后都未必能预知。
“东莞伯有何事?”刘伯温也听出了方进嘴里的挑衅味道,他虽一把年纪了却顿时也来了几分火气。
这老头还真较劲上了!
有点意思……
方进笑道:“诚意伯,你认为大明未来的外部威胁会来自于哪些国家?”
刘伯温听后,皱着眉头回道:“自古中原王朝的威胁始终来自北边的草原。不过如今随时火器普及,尤其是边防重镇上都架设了火炮这样的大杀器,那些人想再入主中原就难了。”
“可万一草原上的那群人某一天也学会了如何制作这些火器呢?”方进又继续问道。
“不可能!”刘伯温断然给予了否决,“以草原那种自然条件,根本难以大批量生产这种火器,无论是资源亦或者工匠的能力。”
“这么说,诚意伯是认为随着火器普及,草原人再也不可能对大明造成威胁了?”
刘伯温沉吟了一会儿,缓缓点头:“老夫也想不出草原民族还能有什么办法,除非大明发生了内讧,自乱手脚。”
朱标的目光看似漫不经心地从方进身上一瞥而过,他认为这家伙接下来会举的例子是盘踞在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
“方某认为未来最大的敌人是东海之上的倭国。倭人善于学习,也善于模仿,他们向前唐学习,而倭刀和唐刀便有相似之处。”
“这意味着将来,倭人也同样可以从大明地方学习如果研发火器。”
那些小矮子?
刘伯温露出鄙夷之色,可想起前元两次远征都完败而归,也露出凝重之色。
“东莞伯的话的确有一些道理,但倭国和大明远隔重洋。大明这一边,想跨海去征服倭寇不易,倭人即使学到了大明的本事,想跨海而来攻掠大明,更是难上加难。”
“老夫觉得这倭国顶多割据一方,想要威胁大明毫无可能。”
刘伯温很是自信地定了基调。
“诚意伯倒是信心十足啊。”方进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其实倭国之地并不小,相当于大明四省之地,放眼天下都算是大国!”
“诚意伯,你别不信!”他一脸严肃地说道,“方某的远房亲戚徐霞客曾经游遍天下,对外面世界的理解必然远胜于你。”
“哼!”刘伯温气恼地一甩衣袖。
无论对方说得是否是真的,这方面他都找不出反驳理由。
朱标听着方进的话,似乎也想起了什么。
别说倭国了,哪怕是如今的高丽国,放眼天下都是一等一的大国。
后世的网友,虽然也总是调侃倭国为小日本,可放在全球的背景下,倭国还真不小。
欧罗巴老牌帝国主义列强英德两国的面积都比不过倭国,人口同样也远远不如。
“若是大明未来真发生了内乱,地方政权各自为政,互相攻伐。那么从大明身上学去了真本事的倭国,举全国之力来攻打几个沿海省份,我们的地方官府是否有能力抵挡?”
“这……”
方进的话,一下子将刘伯温给唬住了。
刘伯温自己也承认,很难抵挡。
古往今来,在华夏这片土地出现的割据政权还少嘛?
他们之间,互相都斗个伱死我活,你以为倭国来攻时,他们就能将矛盾放置在一边,同仇敌忾,别背后捅刀就不错了。
“更有甚者……”方进紧接着就说出了对方的担忧,“有着四省之地的倭国,足够有实力在大明各个割据政权之中搞平稳,拉一派,再打一派!”
“诚意伯,你以为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大有可能的。”
方进很是确信地说道,因为他知道自己口里的这一幕,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
是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汉人们自己斗得死去活来,不仅要担心被草原上的那些民族占便宜,连一海之隔的倭寇也要小心防范。
这次交锋,刘伯温似乎落入了下风。
“东莞伯,就算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但这些事情未必会发生。倭国学了大明的技术,或许会更加仰慕我们天朝上国。”刘伯温有些强词夺理,不过听着似乎真有些道理。
“哼……”方进一脸不屑,“这些倭人没有礼义廉耻,那些倭寇是什么德性,诚意伯难道不知道吗?”
他顿了顿,斥道:“他们真会仰慕天朝的话,就没有那么多的倭乱了。这帮人就是狼子野心,而忘恩负义也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骨髓里。”
刘伯温撇撇嘴,想说什么,又立即被方进给顶了回来:“不用解释!难道你有我懂倭寇?本伯都上过战场砍过好几个倭寇,知道这些畜生什么德性!”
刘伯温蓦然无语,绝对方进此人不仅伶牙利嘴,而且身为武将本身就带着一股煞气,他在气势上完全被对方压制住了。
“还有!”方进继续说道,“我举倭寇的例子,不是意味着只有倭国这么一个潜在威胁。诚意伯……”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子:“你以为这天下间那么多国家,难道这些国家的人,他们的脑子也都像那些蒙古人这么不好使吗?”
“东莞伯此意是?”刘伯温有些不解地问道。
“难不成这天下之间,只有倭国才会窥视大明的火器技术不成?难道其他国家就没想法?或许有些国家的模仿能力更加厉害也说不定!”方进一字一句地说着。
正在一旁听他们两人激辩的朱标,适时地插口了:“孤也算明白了方指挥的意思。倭国能学习大明的技术,其他国家同样也能,所以大明未来的隐患不止倭国或者北元,这天下间任何一个有学习能力的国家都有可能成为大明的心头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