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威胁论”搞起来(求订阅)
其实真要给倭国设一条岛链,不能忽视朝鲜半岛。
历史上,倭人的扩张无外乎两个方向,朝鲜半岛或者琉球岛,而且这两处位置还都是倭国进攻大陆的跳板。
琉球岛已经被大明收入囊中,那朝鲜半岛也在朱标的计划当中。
将来中山王徐达灭了高丽国,将此地作为他儿子的封国,等于将针对倭国第一岛链的最后一环节完善。
“刘通,天高皇帝远的虾夷岛,用流官制度显然不合适吧?”朱标轻挑了下眉毛,笑问道。
刘通知道朱标的意思,于是说道:“这虾夷岛用流官的确不合适,臣看它和大明本土之间的距离就好比应天府到大漠,实在是太远了。”
朱标摇了摇手指,反驳道:“刘大人,这你就错了。大明的疆域已经不止局限在中原本土了,你应该计算济州岛和虾夷岛之间的距离。”
从高丽国手里强占的耽罗岛,在方进的建议下已经改名为济州岛了。
“这个距离虽不算太远,但位置特殊,的确需要一个能力出众勋贵武将镇守,派流官的确不合适。”
刘通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可有合适的人选?”
朱标眉头微皱,那些开国勋贵的名字在他脑子里一一闪过,突然便悄悄锁定了“廖永忠”这三个字。
之前,朱标还在头疼如何让这家伙躲过老朱的屠刀,这机会不就来了吗?
至于将廖永忠外封到远离大明本土之外的虾夷岛,是否需要考虑其本人的意愿,若是他不愿意又该如何?
这其实无需担心。
只要朱元璋下了圣旨,廖永忠即使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乖乖赴任。
想想沐英,那可是老朱和马皇后最为重视的义子,照样二话不说被派遣到云南一地世代镇守。
这个时代的云南,林立着土司的割据政权,遍地都是不服教化的蛮夷,其治理之难,风险之大远远高于一座区区的虾夷岛。
从地图上分析,云南离应天府的距离甚至要大于虾夷岛离应天府的。
何况一边是陆路,而另一边是海路,后者所花费的时间要远远小于前者。
所以朱标没想到这一点心疼不已。
在原时空欧罗巴诸国可以驾驶着船只,轻而易举在远离本土万里之遥的地方抢占土地完全是得益于海运的便利和低成本。
试想一下,若是时在陆地相连的地方,别说万里之外了,哪怕是千里之外的地方,欧罗巴那些国家也很难抢占哪怕一小片地区。
历代中原王朝,永远只盯着陆地上的土地,不惜无数的人力物力去扩张,却忽视了海洋之外的广茂土地。
朱标绝不能让这段历史重复。
刘通也是个人精,他看到朱标的神态,便微微一笑:“想必殿下已经有合适人选了。”
“的确有合适人选。”朱标也不否认,便笑道,“不过这事孤需要和父皇汇报,届时你也陪孤一同前往。”
听到要去见朱元璋,刘通顿时一副苦瓜脸。
他实在是有点怕这位历史上留下凶残名声的开国君主。
朱标也算是看透了他的心思,也不点破,打趣道:“刘通,孤这算是送伱了一次在父皇面前表现的机会。”
我才不要这种表现机会呢!
刘通在心里哀嚎着,却不敢露出意义,还得表现出感激涕零的样子。
“也不知出海的船是否行驶到了吕宋岛。”
朱标故意轻轻感叹一声,同时也观察着刘通的表情。
这一次的出海贸易,并没有刘通的名额。
三个穿越者,两个已经封了伯爵,又能参与海洋贸易,大赚一笔,唯独这位前世的高官两袖清风。
不过穿越者就是穿越者,心态不是一般的好,又或者此人的涵养功夫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刘通倒是没露出任何羡慕的样子。
“殿下,臣觉得以太子幼军之精锐,下次出海的目的地倒是可以远一点,至少定一个天竺地区。”刘通想了想后,缓缓而道,“我们宁波府的渔民有一句话叫风浪越大,鱼越贵。”
“这海洋贸易也是一个道理。船只去的地方越好,卖的货物越贵啊!”
朱标问道:“刘大人,天竺地区很富裕吗?”
“富裕,那些王公权贵简直富得流油。容臣说句不敬的话,其财富甚至超过殿下和陛下也说不定啊……”刘通感叹道。
朱标爽朗一笑:“这话不算什么大不敬。无论是孤还是父皇,都不是愚昧无知之人。这天下何其大,他国的君王所拥有的财富超过父皇也不是意外之事。”
“所以那些官员拍马屁说父皇富甲天下,听听过就好,当不得真。”
这就是说话的巧妙之处,如何去激起朱元璋的好胜之心。
如果你告诉朱元璋,你是全天下最有钱之人,他除了哈哈一笑,心情愉悦以外,可能转过身子就将此事抛在脑后了。
可如果你说,这天下间还有许多国家的君主比你还有钱,老朱就会严肃起来,并将此事牢牢记在心里。
海外国家的君主有多富有?
只有好奇心起来了,老朱才有冲动去外面的世界一探究竟。
朱标算是拿捏住了老朱的心理,即使海外诸国的君主没老朱富有,他也会颠倒黑白,硬说对方比你富。
“你说得很有道理,等熟悉了海路的航线后,下一次下西洋孤就将目的地定在天竺地区。”朱标点点头回道,“对了,你了解天竺地区?”
刘通也只好开始学方进,回道:“前元时期,臣有个亲戚架着船跑过天竺地区。那个地方不仅疆域广阔,不亚于大明,甚至连人口数量和大明在伯仲之间。”
“哦,竟然有这种事?”朱标露出惊叹之色,“可是前唐名将唐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天竺国。”
“并不是那个地区,何况如今早已经改朝换代了。”刘通解释道,“殿下,其实唐玄策所灭的天竺国,是天竺大陆的北方地区,但大明船只所经过的地方是天竺大陆的南方地区。”
“这南方地区邦国林立,和北方地区完全不是一回事。”
看不出这家伙对印度历史挺有研究嘛。
“原来如此!”朱标流露出惊叹之色,“这外面的世界还是挺有趣的。你继续说,孤想继续听下去。”
他甚至命令几个太监拿笔来认真记载。
刘通见朱标对印度如此感兴趣,便继续说了下去。
“天竺大陆北方的人,其实不是本土的天竺人,而是一些类似突厥人、蒙古人之类的游牧民族,他们也算是入侵者。”
“他们和天竺大陆南方的人根本就尿不到一块,完全是毫无相干。”
“南方地区又是邦国林立,当地居民软弱而懒散。”
“殿下,你明白臣的意思了吧?”
朱标自然是懂了。
天竺大陆里最为强大的王朝德里苏丹国,盘踞在北方地区。
若是大明水师将来借助海洋之便,从天竺大陆的南边开始登陆,哪怕将这些邦国搅个天翻地覆,那德里苏丹国都不会当一回事。
“刘大人的意思是……如果以大明分封藩王于海外的政策,可以几乎毫无后顾之忧在南边建立一个能够和德里苏丹国分庭抗礼的藩国?”朱标轻挑眉毛,不禁问道。
“对!”刘通信誓旦旦地说道,“如此一来,这印度洋……小西洋的出海口,便被大明的藩国牢牢把控制出了。
“臣一直认为这天竺国,有人口,有疆域,有土地,有朝一日会成为大明真正的强敌,我们必须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他说话间,还做出了切割的手势。
好家伙!
朱标心里直呼着。
方进大搞“倭国”威胁论,而刘通则开始搞“印度”威胁论了。
其实朱标很清楚,以目前这种趋势,哪怕是几百年内倭国和印度都不可能对大明构成威胁。
可是搞这“威胁论”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一点,前世的漂亮国可谓玩得炉火纯青。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明这样一个天朝上国,必须时时刻刻给予一些足够的危机感。
没有敌人,也得制造敌人!
儒家治国提倡什么?
天子垂拱而治,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种治国模式,讲究天下大同,用仁义道德去教化周边异族。
大伙儿读着圣贤书,种着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种无为而治之下,哪会有危机感呢?
只会成为士大夫们吟诗作对,纸醉金迷的天堂,直到某一天再被异族的屠刀所惊醒。
“这海外诸国的威胁论,必须得发动起来。”朱标很快便下定了决心。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在桌面上,严肃地说道:“刘大人,你负责的编撰的《元史》如何了?”
这突然其来的问题,跟之前的话题似乎有些风牛马不相及。
“初稿快出来了。”刘通拱了拱手,“殿下尽管放心,臣修撰的《元史》比之前宋濂宋大人的,一定会严谨许多。”
“编,你给借着编,再弄个几年,一定要仔细核对内容,不能出任何差错。”
“臣遵旨!”
“孤准备开设一个新的大明报刊,你就是负责人,并给你安排一个响亮的名号,《元史》主编!”
“殿下希望臣在报刊上写什么内容?”
“嘿嘿,报纸名就为《大明之外的世界》,让咱们大明的百姓可以了解海外的世界。”
“这……臣其实对海外的世界也不甚了解。”
“哈哈,不了解可以编嘛!”朱标大笑一声,“何况过段时间,那些出海贸易的船只都会陆续归来,到时候到处都是现成的资料。”
刘通想了想觉得也是,又继续说道:“殿下,那臣还需要注意什么?”
朱标说道:“你要把海外的世界说得天花乱坠一点,遍地是财富,当地土着饮毛茹血,又十分野蛮。既要让大明百姓有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又要让他们对海外世界心存神往。”
“那报纸多久出一份?”
“五天一份!”
在古代中国,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二气为一节。一节就是一个月,所以一年有二十四个气节。
五天,就等于一候。
“最重要的是,你要向全天下渲染一种杞人忧天的气氛,给咱大明找几个实力强劲,又对大明充满敌意的海外国家来。”
“你甚至可以夸大一下那些海外国家的实力,让大伙儿有一种危机感。”
刘通楞了楞,也明白了朱标的意思。
太子殿下这是让他夸大其词,去渲染海外诸国的威胁,甚至让他怎么夸张,怎么来!
刘通揉了揉额头,拱手道:“臣一定尽力而为。只是……”
他顿了顿,继续问道:“殿下,先圈定一些国家吧。”
“高丽国吧!”朱标耐人寻味地说道,“当然,以后大明的周边国家个个都有份。你可以举前元的例子,铁木真发迹于一个小部落,最终一扫天下。”
“所以海外任何一个弹丸之国,大明都不能掉以轻心。”
刘通顿时无语,这高丽国被大明抢了唯一一座大岛屿—济州岛,高丽王都已经忍气吞声了,你还要在对方头顶火上浇油来着。
“那臣这就去准备?”
“去吧去吧!”
……
半个月后,当大明朝堂上下都在讨论着这还出海贸易能带来多少财富时,一份名为《大明之外的世界》的报纸也送到了这些官员手里。
“刘通此人妖言惑众!”
“如此小人竟然是东宫官员,一定会迷惑太子。”
“此人居心不良,在挑拨大明和众朝国之间的关系!”
这份报纸里,刘通先介绍了高丽国的风土人情。
可此人的点睛之笔,却是前唐名相房玄龄的名言: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
他在报纸里信誓旦旦的表示,据传闻那高丽王正在厉兵秣马,正准备去攻占辽东的土地。
对方甚至制定了一个长远的计划,花一代人的时间占据辽东,再花一代人的时间励精图治,然后挥师南下,攻打中原,以重现当年蒙古人的荣光。
刘通还说,据他安排的线人透露,高丽王甚至在举行朝会时还会高喊:蒙古人当年能做到的,我们高丽人也能做到。
他还在文章末尾处补了一句: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本官是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