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返程,怒斥群臣(求订阅)
常升带着李文义以及他的几个弟兄来到了一处隐蔽的角落里。
这常升不愧是开平王之子,艺高人胆大。他选择了单刀赴会,没带任何侍卫。
“李文义,还有你的弟兄这次犯的罪的确没有幸免的可能。”他双手背负,语气从容地说道,“但你的族人是无辜的,太子殿下额外开恩,本官会保证他们的安全。”
常升观察着李文义几人的面色,果然都流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感觉。
看来他们这几人早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唯一关心地是他们族人的生死。
之前官府的保证,他们不愿意相信。
毕竟这自古以来,出尔反尔的官员太多了。
常升是朝廷命官,又是开国功勋常遇春之子,没必要对他们这些身份普通之人出尔反尔。
“一人做事一人当,只有阁下言而有信,我们愿意随着常大人下山。”李文义深吸一口气,含着几分热泪拱手而道。
常升知道气氛烘托地差不多了,又继续道:“对了,常某刚才的话可能没说明白。确切地说,对于大明官府,对于你们的族人而言,伱们是死了,但其实这里面还有另一层意义。”
“常大人的意思是……”
“比如你们剃了头发,改了名字,远离大明,去了遥远的海外之地,也等于另一层意义上的死亡。”常升淡淡地说道,但听在李文义等人眼里,犹如惊天之雷。
这些人脸上露出震惊之色,又夹带着一丝狂喜。
常升淡淡一笑,又接着道:“但你也别高兴地太早,首先我会安排一些死囚替代你们几人,而你们也得让你们的族人相信你们已经死了,不在这个世界上。”
“同样你们必须得改头换面,并且终身不能回到大明!”
李文义激动地道:“常大人,只要能让小人活命,哪怕是去刀山火海也绝不皱下眼睛。”
他们几人原以为解决只有是死路一条,却没想到竟然柳暗花明了。
“哈哈,不过你们大可放心,本官倒是不会让你们下刀山火海的。当今陛下和太子都是英明之主,正采用诸侯国模式,将大明的影响力扩张到整个世界。”
“太子殿下那边也承诺会在海外圈一块富裕之地,作为本官的封国。”
“你们几人可愿意跟随于我一同去海外?”
常升语气平淡地诉述着这些话。
他自持无论才智、能力都不逊色于自己大哥常茂,只是对方比自己痴长几岁将来就能降爵继承国公之位。
对方明明不如自己,可两人之间的地位天差地别,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愿意,小人愿意,从今往后,我们兄弟几人的性命就交给常大人了!”李文义和他的几个弟兄皆兴奋地点点头,说道。
他们几人离去后,回到洞府里,按常升的意思和族人们一一告别。
远赴海外,改头换面,对于李文义的那些族人而言,其实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
李文义的那些族人哭哭啼啼,当然有人是真情流露,有人是装的,但无论如何,这些人都保住了性命。
李文义咬咬牙忽然跪下,开口道,“族长,既然太子只要我等的性命,那孙儿不能再为了自己,连累大家。孙儿死后,母亲就托付给族里了!”
李文义重重磕头,回头对着兄弟们喊道,“几位兄弟,是我连累了你们,恩情来世再报吧。现在,咱们下山!”
其他和他一起抢劫官粮的汉子们,也都哭泣着扔了手里的兵器,和家人告别。
常升看到这一幕,脸上面无表情,心里却吐槽着:这几人,不仅胆大妄为敢打劫官府的粮食,连这演戏的本领都不错。
当然对李文义等人而言,这次离别虽不是去赴死,但其实和生离死别也没区别。
今日一别,他们都和亲人之间都无再见之日了。
“走吧!”常升淡淡地开口,“看你们还有些良心,本官必不让你们多受折磨!”
这家伙不知不觉也演上了。
……
秋日的紫禁城,一片祥和沉静。金色的琉璃瓦,收敛了夏日的锋芒之后,却变得更加的五彩斑斓。
在奉天殿之中,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左手芝麻烧饼,右手奏折,边吃边看。
时而皱眉,时而沉思,他看得是如此入神,以至于烧饼上的芝麻落满了御案。
“杀的好!”
“就算不杀的,也得远远流放,终身不得回大明。”
朱元璋忽然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他手中正是朱标在凤阳府快马传递的奏折,上面详细记载了凤阳灾情的始末,他去之后的安置方法,还有对凤阳府等官员的处置。
如今的老朱,在朱标的潜移默化之下算是认同了对方的观点,只诛首恶,家族之人流放。
流放之地也是远隔重洋,哪怕有天大的本事也掀不起浪花。
此刻,朱元璋正看到凤阳府知府,被朱标当着无数百姓明正典刑,脑袋被当成球踢的片段,正哈哈大笑。
“这等黑心的官员就该杀,让你们贪,让你们祸害百姓,活该死无全尸!”朱元璋咬牙怒骂,“标儿,杀得好!”
这些该死的贪官,若是落到老朱手里,那可不是直接砍头这么简单了,好歹要来一套剖皮实草的全套。
嘴上说着,老朱把烧饼咬在嘴里,拿起朱笔仔细的批阅着。
至于处理那些闹事的刁民之事,朱标只处死了主要几人,放过了其家族之人,老朱也没有表示出异议。
这些老百姓不容易,老朱将自己带入也是感同身受,当年的自己若是有一只烧饼可以吃,也不会去造反。
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老朱只是心中不忍,那几个闹事之人也必须得处死。
不过退一步讲,如果标儿真心慈手软放过了那几人,朱元璋也不好说什么。
太子作出的决定,他也必须给面子的。
要不然朝堂上下的群臣会怎么想?
“标儿是越来越成熟稳重了,如今皇长孙也快满周岁了,是时候给标儿安排太子侧妃的事宜!”朱元璋站起身子,提了提腰带,“让刘伯温的女儿先进宫一趟,让咱和妹子先把关把关。”
在老朱看来无论自己给予太子多大的权力,这娶妻纳妾这一关,还是得他亲自把关的。
他没看过自然是没放心。
当然这也只是走一个过场,只要刘伯温之女刘清瑶不要太差,基本能过关。
……
朱标在处理完凤阳府的事宜后,便立即快马加鞭赶回了皇宫。
一路骑乘而来,他的腿脚有些火辣辣的通,但内心却是畅快无比的。
不过这一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如今的江西都指挥使宋晟正好返京述职,被朱标碰了一个正着。
朱标对于此人有印象啊,未来的靖难勋贵之一,被朱老四封为西宁侯,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顿时动了爱才之心,立即将此人招揽于麾下。
宋晟本以为自己的官职已经到了极致,想要再提升已经是千难万难,没想到竟然能和太子殿下偶遇,并得到对方的额外赏识,这我完全是意外之喜。
靖难勋贵啊,靖难勋贵。
虽然这帮人的实力不如淮西勋贵,但也是陪着朱老四打天下的一帮骁勇悍将。
这帮人能为自己所用是最好的,比如姚广孝、陈珪,顾成,加上今天的宋晟。
至于将来的荣国公张玉,英国公张辅这对父子,还有成国公朱能,朱标都想招到自己麾下。
唯独那坑了大明十万大军的丘福,就给老四给留着吧。
大哥还是非常慷慨的。
朱标手里不缺降临,但还是想将那些淮西二代,和那些将来的靖难勋贵给整合起来。
主要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将来的那些儿子、孙子。
在计划里,自己的那些皇子皇孙是要被分封海外的,必须得带一些得力帮手。
朱标收揽了宋晟之后,心情不错,乐哉乐哉地骑着马回到了宫里。
他出去这几日,宫里一切安好,一切事情都井然有序。
片刻之后,一个穿着斗篷的身影出现在了奉天殿里。
“标儿回来啦!”朱元璋大笑一声,喊道。
“父皇!”朱标双膝跪下,叩首,“孩儿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朱元璋快步上前,把朱标拉起来,看着他的脸笑道,“黑了,也壮实了!”说着,在儿子的胳膊上捏捏,“回来就好,这一次你干得很好,越来越有太子的样子了!”
朱标的目光在殿中一扫而过,大明朝堂的文武官员见惯了皇帝对他的宠爱,已经习以为常。
他的目光,有意在胡惟庸,以及那位吏部尚书吕熙身上一闪而过,这两个家伙的涵养功夫倒是不错,没流露出丝毫异样之色。
可朱标明白,被自己所砍头的凤阳知府就是他们的人。
不过他随即也暗自叹息一声,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后世,反腐都只能点到为止,如果真要连根拔起的话,朝堂就得大地震了。
无论是胡惟庸还是吏部尚书,他身为太子是可以打压对方,但要直接将这些人拿下,是不得不通过老朱的。
朱元璋拉着朱标往殿里走着,关切的问道:“标儿,出去了这几天,累不累,饿不饿啊!”
朱标笑着打趣道:“父皇,儿臣当然饿了,如今可以吃下一头牛!”
“来人,给太子上碗筷!”朱元璋对着伺候的宫人横眉立眼,“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可是这时候,还不是朱标坐下吃饭的时候。
“父皇,儿臣想说几句话!”
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即回道:“行吧,标儿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说罢,老朱便一声不发地坐回了龙椅上,想看看儿子要干什么。
朱标走到了六层台阶之上。这里有一个书案座椅,便是属于大明皇太子的专属座位。
在这里他就是储君,整个帝国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朱标坐在座椅上,冷漠地环顾了一眼满朝群臣。
“各位,孤一直以为大明的心头之患是北元,是倭人,是遥远的西域诸国。”
“可自从孤出去了一趟皇宫,看到了应天府的流民,又去了一趟凤阳府,堂堂的帝国陪都,龙兴之地,因为一次水灾四处都是灾民,孤心疼了!”
“孤才意识到为何历朝历代,那些官员都不喜欢皇帝太子出京,希望将他们束缚在皇宫的高墙之内。”
“因为只有这样,你们这些底下的人才能够粉饰太平,欺上瞒下!”
“孤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明的心头之患原来不在外边,而是在这朝廷之上,就在这你们这些大臣之中!”
“咱们这烂一点,大明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明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
“前元才灭了几年啊。那民不聊生,各地揭竿而起的那幅场景还历历在目,这才过去了几年,你们难道还希望重蹈覆辙不成?”
“孤心疼啊!”
“孤知道腐败的不止一个凤阳的知府,还有大明治下千千万万个知府!”
“孤更知道这凤阳知府背后的人是谁,就在这朝廷之上!”
这一刻,朱标微眯着眼睛,阴冷的目光狠狠一扫而过。
他明显发现原来还风轻云淡的胡惟庸,以及那位吏部尚书的面容变得凝重起来,甚至腿脚都开始发麻,周身被恐惧所覆盖。
他们也没料到太子殿下会直接说出来。
虽说太子不可能直接越过皇帝拿下自己,可太子一旦真要跟自己鱼死网破,自己根本也顶不住啊。
“孤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今天再凤阳官府发生的一切以后还会不会出现。”
“答案是肯定的!”
“所谓人心难测,尤其是贪官污吏,就像是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任何胆敢阻止之人,也必被当成居心叵测之辈!”
朱标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形成了一个规矩,一个潜意识里的政治正确。
将来若是有人再阻止皇子皇孙出京突袭、暗查,就等于心里有鬼,想蒙蔽圣上。
同样将来的皇帝,也可以以此来考验皇子皇孙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