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这个太子太过精明(求订阅)
在朱标的眼里,这些南洋诸国皆是其手中的棋子。
既然是棋子,迟早有一天会被他抛弃,不过在这之前,自然要尽量榨干他们的价值。
朱标可太了解那些倭人了,那些残忍、凶狠的流浪武士将其一直束缚在国内,而倭国国内一直没有足够多的粮食,那就像火山一般迟早要爆发出来。
与其如此,就给他们来一波引流,让他们前往南洋诸国混口饭吃。
那些南洋国使臣,刚才牛皮吹得震天响,那就让他们体会一下这些倭寇的滋味。
朱标意识到大明身为这个时代巨无霸一般的帝国,还真可以为所欲为。
他可以用以色列王国去制衡倭人,也可以倭人去制衡这些南洋国家,让他们不得不更紧抱着大明的大腿。
“各位使臣,孤还是那句话,大家既然合作,那就要彼此新任,坦诚相待,你不能表面上让我们大明帮着维护南洋治安,你们背后就转身向倭人走私货物。”
“还有一点,孤给你一个权力。凡是从天竺、波斯甚至更远的天方地区前往倭国贸易的船只,伱们南洋诸国也能替大明惩戒对方,没收他们的货物。”
“孤允许你们这么做!”
朱标笑呵呵地说道,而这些人听了果然双眼放光。
那些天竺人、波斯人,甚至天方人可不好惹啊,也只有大明强大的水师才敢扣留他们的船只,没收他们的货物。
如今这些南洋诸国有了大明的承诺,所谓狐假虎威,胆子也大了起来。
嘿嘿,这帮蠢货果然下套了。
南洋这些土着,自私又狭隘,见利又忘义,就别指望能有什么远见了。
朱标这边也乐得将他们当成挡箭牌,让大明独自承担西洋各国的压力的确有些不太好,就让这些小弟一起来分担一下。
他现在是绞尽脑汁,想着法子来榨干这些南洋诸国的价值。
“大明皇太子殿下尽管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您的命令认真执行。”
那些番邦使臣纷纷附和道。
这些人浑然不知已然落入了朱标布下的圈套里。
“还有一点,孤本人不是很细朝贡贸易这个说法,这就好像大明高高在上,以实力威逼你们朝贡一般,这一次就算是朝贡的最后一次,以后咱们平等贸易。”朱标又实行了第二步计划。
朱标站在大明权利的最顶峰,高层建瓴之下自然可以发现大明对外的朝贡贸易有着明显的畸形。
只是在他大力推动海贸的情况下,扭曲的朝贡贸易因为所占比例不大,所带来的弊端才被遮掩住。
但朝贡贸易只有存在一天,它依然会在无形之间来蚕食大明的利益。
朝贡贸易,就是大明和南洋藩国之间的官方贸易。
在原来的时空,这种贸易模式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大明主要的对外模式。
和前宋相比,这其实是一种倒退,因为基本没有私人商队,宋朝时平等互利的贸易制度已经有向朝贡制度扭曲的态势,成了皇帝对化外之国的一种恩赐。
朱标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扭曲的部分掰回正路。
许多时候,传统的惯性是无比强大的,他是非常担心大明的对外贸易,某一天又回到了传统的朝贡贸易上。
朱标可不在乎天朝上国的面子,要去薄来厚往,去打肿脸充胖子。
“朝贡贸易没了?”
“今年是最后一次了?”
“以后双方之间只有平等互利的贸易!”
这些番邦使臣震惊之余,互相瞅了瞅对方几眼,个中滋味,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明乃天朝上国,又富甲天下,可皇太子实在是太小气,太抠门了,以后这种天下掉馅饼的机会是没了,同样他们也少了捞油水的余地。
不过这些人也只敢心里嘀咕,可不敢露出任何异议,甚至还得硬着头皮拍马屁:“殿下英明。”
朱标淡然地点点头,露出一副很是随和的样子,说道:“以后我们大明就和南洋诸国的弟兄们携手共进,共创盛世。”
“尔等大可放心,只要大明强盛,你们这些藩属国也能共享富贵。“
他是不要脸的在忽悠,至于那些人信不信,就不是朱标所关心。
在散会后不久,朱标便下南洋诸国下达了一份诏书。
安南国狼子野心,无端入侵占城,又无耻杀害占城的国君,应当天下英雄共同讨伐!
同样大明这边也撤销了安南国的藩属国地位,将其视之为敌对国家,而那些南洋诸国也纷纷跟着大明的步伐,纷纷效仿。
刹时之间,安南国的使臣只感觉到举世皆敌。
他隐隐有一种感觉,似乎跟大明为敌就等于跟全世界为敌一般。
在以往安南国和中原王朝为敌的历史里,这种感觉是从未出现过的。
如今的安南国是大明的敌对国了,安南使臣也不会直接留在应天府里,只能返回自己的国家。
他甚至怀疑,如果那些南洋诸国的使臣要扑上来生生撕了自己,大明的官方也只会睁一只闭一只眼,冷漠应对。
“为了这点小事把命送了实在是不值得,还是赶紧溜了吧。”
……
琉球岛,那霸港。
一艘艘如高楼般巨大的战船缓缓靠岸。
其中有一个年轻的身影走在最前方,从架设在船舶上的楼梯缓缓走向了,正式靖海侯吴祯之子吴忠。
“吴公子,回来了。”有下人上前接待。
“我爹在不?”吴忠点点头,问道。
“在的,在的,侯爷正在府上的书房里等着公子。”
吴忠不再言语,便拔开腿迅速走去。
原来的琉球王宫,如今已经变成了靖海侯府,当然为了避免风言风语,他还是非常识趣地将一些象征国王的建筑和物饰销毁。
这在无意间也抹去了所有关于琉球王存在的痕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大明本土之人不断移民至琉球岛,再过十余年,人们关于琉球国的记忆便会被篡改,似乎这琉球王从来都没存在过一般。
“父亲,儿臣回来了。”吴忠是敲门而入。
吴祯看到儿子进来后,放下书本以只有两人能够听到的声音低语道:“忠儿,你去了北海国,有什么想法。”
吴忠站在自己父亲的身侧,目色复杂地说道:“儿臣觉得假以时日,这北海国能成为一方豪强,甚至……”
他的话到这里戛然而止。
吴祯皱着眉头追问道:“甚至什么?”
“甚至他们在百年之后效仿当年的西周诸侯国自立成王也是大有可能。”吴忠有些动容地说着。
“这个可能性,或许太子殿下也想到了。”吴祯听后面色一松地说地说道,“但你确定仅仅只需百年时间?”
吴忠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父亲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可能性,便回道:“或许会更久一点,两百年?”
“你为何这么想?”
“因为两百年是华夏许多王朝的一个坎。”吴忠喃喃而道,“即使有些王朝能够苟延残喘坚持到两百年,其实也是名存实亡了,就像曾经强盛一时的前唐也是如此。”
所谓王朝的周期律,在古代也并不是秘密。
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和臣子,也都思考这王朝周期律。
还有民间的文人也对这个问题苦思不解,比如明初的那位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开篇里写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问题是提出来了,但至于何种解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谁也说不出足够有说服力的原因。
“前周靠分封延续八百年,你以为太子和陛下不知道?”
吴祯一脸正色地说道:“太子在海外设诸侯国,想必是想将国内的风险转移出去。太子殿下又规定,诸侯国的封地不能和大明陆地接壤,最好是远隔重洋。”
“殿下其实这是在未雨绸缪啊,又吸取了前周的教训。”
西周就是分封得太近,到了最后就成了摆设,任由诸侯国摆弄。
吴忠恍然,他以为自己想了很远,没想到父亲想到的比自己更早。
甚至父亲还猜到了太子的想法。
“以我那老友的手段,将北海国发展成地方豪强倒是可能,但即使中原的天下大乱,也很难威慑到本土。不过好处是,他们自己的封地能够传承保留下来。”吴祯说完后沉默了一会儿,将抽屉拉开,缓缓拿出一封信。
“父亲,您这是?”吴忠疑惑道。
“这是我给太子殿下准备的信封。”吴祯用手指点了点信封,淡淡而道,“为父准备向殿下请求撤封,以换取获得海外封地的机会。”
“父亲,您决定了?”吴忠有些意外地说道。
他随即顿了顿,又道:“其实这样也好,省得我们家整天提心吊胆的。”
他们吴家已经管辖琉球岛到了第九个年头,朝堂那边人心涌动,看着这座宝岛直流口水,怎么会允许他们吴家继续管辖此岛两代人之久。
如今的这琉球岛已经是烫手的山芋,能脱身就尽早脱身为好。
“你能这么想,为父很欣慰。”吴祯满意地点点头。
“可父亲你想去哪里?这天下虽大,可很多地方都是蛮荒之地啊。”吴忠显得有些纠结,一想到要离开繁华的大明心里终究有些不是滋味。
“去哪里都可以!”吴祯显得从容不已,“只要远远离开朱家就可以,越远越好。以你父亲的手段,制服那些海外蛮夷不是轻而易举。”
“父亲,您的意思是?”吴忠有些疑惑地说道。
吴祯冷言道:“太子殿下是什么样的人,为父其实还看不透,但如今的上位……嘿嘿,他是一个刻薄恩寡之人,难不成某一天对我们这些弟兄下手。”
“这……父亲你说得可是真的?”吴忠有些吃惊地说道。
吴祯瞪了他一眼,一脸严肃地说道:“你我是父子,难道我还能骗你不成。”
在古代的勋贵之家是一荣俱荣的,若是吴祯被朝廷处理了,自己的儿子必然也不可能被幸免。
“朝廷那边我也有人脉,如果这次不是太子开口的话,我那老友早被陛下给砍了。”吴祯口里的老友正是那位已经远赴虾夷岛的德庆侯廖永忠。
“其实小明王韩林儿的事情怪罪于廖叔叔一个人,的确有一些过分。”吴忠面对着自己父亲,也说出了憋在心里已久的心里话,“这种得罪人而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廖叔叔干了,才足以证明他对陛下的忠心啊。”
“陛下那边即使要治罪,略施以惩罚就够了,怎么能够……”
吴祯摇摇手指,低语道:“好了,别感情用事了。陛下是什么样的人,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也改变不了陛下的想法。这个世界上能劝动陛下的唯有马皇后和太子。”
“对了还有一事,朝廷准备对安南动手了。我们在琉球这边的水师,也得负责大力配合,一起封锁安南国的海域。”
“你好好表现,等战后为父也才能跟太子提更多的条件。”
吴忠慎重地点了点头,不过他有些疑惑地说道:“朝廷如今和倭国敌对,又准备出兵安南,难道不担心整个南洋都人人自危吗?”
“所以是我们这位太子的手段厉害!他已经通过各种宣传,将安南国描绘成南洋的一大恶霸,而且这次是占城国的使臣邀请,也是南洋诸国共同请求,让殿下出兵收复占城的。”
“更重要的是,连占城王子也在太子的手里,这等于师出有名了。”
吴忠不解道:“难道收复占城后,再让亡国的王子重新去当占城王,那不是白忙活了?”
“你啊,是太不懂这位太子。他岂会做无本买卖!”吴祯说话间,拿出了一份诏书递给了儿子,道,“你看看。”
吴忠拿过诏书细读了一遍,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殿下觉得一直对倭人封锁是有风险的,应该适时将对方压抑的怒火引流出去,就默许那些活不下去的武士前往南洋谋生。
这是一边惩罚安南,一边还借倭寇之手敲打那些南洋诸国。
“我们这个太子太过精明啊,不过他的这点权谋,你可要学着点。”吴祯只能语重心长地教诲着自己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