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很多援辽部队,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半路逃亡。种种这些,让熊廷弼大为不满。这老熊哪能惯着你们,火气一大,就开始告状,动不动就请皇帝责成兵部、户部和各地巡抚。这样一来,熊廷弼和大臣们的关系就慢慢恶化起来。

外战未打,内斗先起。

大夏朝廷内部的一波口水仗开始了。熊廷弼说,辽地是纸上有兵,出关无兵。

接着,兵部尚书黄嘉善反驳熊廷弼的辽人不能用言论,说其他边镇都是招募本地人入伍当兵,当何单单是辽人不能用,更何况辽人民风素来剽悍,你老熊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部队的强弱在于练兵,忘战则弱,习战则强。

大学士方从哲一看自己人先吵起来,便出来打圆场,说熊廷弼也忙不过来,听说徐光启善于练兵,就派他去辽地训练新兵。

熊廷弼的爆脾气自然不容得别人说三道四,马上反驳,说兵部调兵、户部筹饷漫不经心,各地方故意派弱兵瘦马援辽,现在又说臣无治兵之能,那就请皇上免了我的职务,另选贤能。这是熊廷弼第一次辞职。

万历皇帝只好安抚熊廷弼一番,不准他辞职。

喷完兵、户两部,熊廷弼接着喷工部,说工部之前发来的火炮全是废铁,动不动炸膛,请皇上责成工部,须发不炸、不坐、不倒的火炮援辽。不得不说,熊廷弼这一嘴喷的有道理,工部制造的火炮质量确实是堪忧。

工部马上出来解释,说现在兵工厂制造出来的火炮,经一一验放都可以用,质量没问题。但火炮库存仅剩2500位,京师必须要留一点火炮储备,以防将来无炮可用。现在工部已安排兵工厂在新造火炮,但由于户部挪借军饷,工部积蓄已竭,只能慢慢造一点,发一点。

正当多事之秋,又出一件乌龙事件。辽阳城管理不善,出现火灾,引起城里火药库爆炸,把城墙都炸毁了。辽阳城中兵、民死伤无数。这一炸把辽阳的火药库存都炸没了,连城头的火炮都无硝黄可用。

熊廷弼只好向工部求救,接济硝黄。工部尚书嘿嘿一笑,现在知道有求于我,不骂骂咧咧了,放心吧,老熊,已经发了五万斤细药,五十万斤硝黄,在路上了。

虽然离熊廷弼要求的十八万大军的目标还有距离,但在兵、户部的合力下,截至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初三,辽地已集聚名士兵,还在赴辽路上的有名士兵,合计十五万兵力,远超杨镐经略时期。

而在大兵云集的时候,熊廷弼却已萌生退意。熊廷弼奏道:“今索兵,徒发无用之兵;索将,皆留可用之将;索道臣,杳无莅事之期;索犒赏,吝啬一纸票旨。就连求一圣谕慰劳官军,也不得。不知道陛下是不是打算将辽地拱手让贼”。

这是熊廷弼第二次想辞职。

万历皇帝自然又是一顿安抚,说辽东空缺的官员我已经批了,很快就上任,犒赏也发了。可以说万历对待熊廷弼,可比大学士方从哲,兵、户、吏部的尚书好得多,基本上是有奏必复。

但熊廷弼不久还是以病笃为由,第三次辞职,万历依然不允。

正当熊廷弼满腹牢骚,心存去意的时候,万历嗝屁了。万历真名叫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干了很多神奇的事,真不愧是神宗。下面回顾下神宗的几宗“神”来之笔。

万历的第一宗“神”来之笔是推翻张居正的改革新政,亲手打断中兴局势。万历年幼继位,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

大学士张居正在李太后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下,改革嘉靖以来的弊政,整顿吏治,推行“考成法”、“一条鞭法”等新政,打击贵族、地主隐田漏税的行为,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商并重,主张“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张居正推行改革的十年,太仓充盈,国库不再赤字,存银达八百万,黄、淮两河得到治理,多年弃地变良田,漕运复通,南粮可北调,废黜辽王,打击宗藩黑恶势力,启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征倭寇、御蒙古、平西南。

虽然张居正的改革还不够深入,但已经有振衰起弊、富国强兵之象。如果后来者能够继续深化改革,中原文明或许将再次走向辉煌。

但这一切努力都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中道而止。万历十年,58岁的张居正劳瘁而死。19岁的叛逆皇帝万历开始对改革派进行清算。先是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冯保被贬,次年去逝。

万历十二年,张居正府被惨烈抄家,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不堪受辱悬梁自尽,三子张懋修投井,张府被饿死的有十余人。

万历十三年,张居正最器重的门生戚继光被罢免,在政敌的攻击中,这个曾经为帝国转战南北的名将不久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随着张居正去世,戚继光下野,戚家军后来也遭到坑杀。

平壤战役时,朝廷许诺先登上平壤城头的所部官兵赏银万两,戚家军果然首先登上城头。然而,战胜后却并不兑现当初的承诺,加上后来朝廷欠饷不发,引起驻防在蓟镇的部分戚家军聚众抗议。

最后,大夏朝廷在蓟镇石门寨,以造反为由,诱杀了3000名戚家军,余部被遣散回南方。时人冤之,“人心迄愤惋”。 失去戚家军的蓟镇后来形同虚设,完全没有起到拱卫京师的作用,也再不复戚继光时期九边第一镇的名声。

纵观戚家军数年征战史,几乎百战百胜。就是这样一支忠心耿耿、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军队,最后因不兑现战功奖赏,拖欠军饷等原因哗变,朝廷就不顾情面直接屠杀。

张居正的系列改革,在万历的反对下,大部分不能持续下来,但为国库注入白银无数,强行为衰弱的帝国续命数十年。“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当然,张居正主持改革时也有一些不当之处。然而,张居正在时,无人言其过;张居正死后,无人言其功。

“当其柄政之时,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至于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举其功。皆非其情实矣。”

扳倒张居正改革派之后,万历心中舒坦了。张居正在世时,要求皇帝削减宫中一切无益之费,什么御膳之用、灯火费、花灯费等全减了,还不允许大兴土木造宫殿。

这些都让万历极度不爽,暗中憎恨张居正。张居正去世后,万历逐步实现花钱自由,从此再也无人约束他了。朕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万历的第二宗“神”来之笔是首创了“不见面也不审批”制度。万历执政后期,开始了二十八年不长朝。这二十八年里,万历不郊、不庙、不讲、不见、不朝、不批。

不郊是指不亲自祭祀天地,不庙是不亲自祭祀宗庙,不讲就是不参加经筳讲座。不见就是不接见大臣,一些廷臣终身不知老板长相如何。不朝就是不召开会议研究敲定国家大事,那怕辽地一败涂地,也绝不召集大臣集思广益,研究对策。

当然,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不批。万历长期以来对大臣们的请示就是不批复。

在史官的记录中,随处可见“不报”和“留中”等字眼。“不报”即不批复。“留中”即将奏章留在宫中不批转交办。当然也不是所有奏章万历都不批。有些奏章基本上是秒回,比如向老百姓加税的,筹备亲王婚礼的。

万历的第三宗“神”来之笔是缺官不补。刚开始的时候,国家机关还能正常远转。到后来,随时大批官员的老死、病死,很多岗位严重缺员。

内阁一人成团,六部中一尚书兼任两部,中高级官员一人多职是常态,如孙居相一人兼七个职位,监察机关都察院长期空署。各地三司长官缺官高达66名。也许,万历就是想耳根清净。

万历的第四宗“神”来之笔是借国库银以充内帑。内帑是皇帝自己的私房钱。一部分是国库转给皇宫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户部拨的每年100万两金花银、助工银、买办银等。

另一部分是非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万历皇帝派太监下去收的“矿”税,还有抄大臣家产所得。

内帑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按照大夏王朝惯例,内帑主要供皇帝赏赐有功大臣,犒劳边关将士,赈济灾民。国库紧张时,内帑又常用来填补军费。说白了,内帑设计的目的是供皇帝来收买人心,弘扬皇恩的。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皇宫开支从那里来?从两个方面开支。一个是皇庄产出。不要忘了,皇帝本身就是全国最大的地主,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皇庄的面积越来越大。为什么会增大,抄家抄来的。

弘治二年时,皇庄才顷(百亩为一顷),到了正德九年,皇庄已有顷,合计375万亩。这么多土地,除了极少数向皇宫供给粮食、水果等,大部分由太监负责出租。租金叫做皇庄子粒银。也就是说,皇帝还是全国最大的包租公。

另一个是户部每年拨给皇宫二十四监局的经费。

这里顺便提一下皇宫二十四监局。皇宫二十四监局简称监局,也叫内廷,如浣衣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直殿监、尚膳监、司设监等。

二十四监局里有牛逼哄哄的单位,也有冷衙门。比如直殿监,就是专门负责打扫宫殿的,假如皇宫里直有武功极高的扫地僧,必是在直殿监无疑。

监局中最牛的当属司礼监,其他监局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弱爆了。司礼监设有掌印太监、提督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司礼监之所以牛,主要是批红权。在说批红权之前,先说下大夏的政务流程。

大夏朝主要的政务流程是这样的。各地方、各部门把奏章(相当于请示、报告、意见)报给内阁。内阁的大学士们研究后,先替皇帝拟好处理意见,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一并送给皇帝,这叫票拟。

皇帝看过以后,同意内阁大学士的拟办意见,再经过司礼监的批红后,就发给各地方、各部门执行。

以例子来详细说明一下。比如辽阳火药库爆了,炸毁城墙,城里硝黄告急。熊廷弼哭丧着脸向朝廷报告,并请工部发硝黄救急。

内阁方从哲看了,写下拟办意见:“一、老熊要抚恤伤亡人员,及时修复城墙,提防大金偷袭;二、工部抓紧运送硝黄至辽阳;三、要倒查爆炸原因,追究渎职人员责任,老熊作为第一责任人,罚二年俸禄;四、通报九边军镇,开展自查,防范于未然。”

皇帝看了,觉得内阁的拟办意见十分中肯,就让秉笔太监按照着老方的票拟意见批复。随堂太监又按照批复,抄录多份。因为要转回内阁、工部、辽东经略、九边和存档,要抄录13份。

接着掌印太监根据不同的文书类型,拿相对应的玉玺盖章。最后,提督太监过来检查一遍,确认皇帝的旨意写对了,拿一份去存档,其余的就转下去执行了。当然,要是不满意内阁意见,皇帝会转回内阁重新票拟,或者在票拟上直接涂改。

从制度设计上来看,司礼监并没有太大权力,只是替皇帝代笔、盖章、抄录、存档,且内部有分工,相互制衡。但有时候司礼监的权力会一飞冲天,隐约有和内阁分庭抗礼之势。

其原因有三。一是皇帝怠政,不看奏章,授权司礼监直接批红。二是皇帝与司礼监太监朝夕相伴,信任太监远过于文官集团。三是有的时候,司礼监太监的见识也未必低于大学士。

大夏朝司礼监的太监是饱读经史的。由大学士和翰林学士在内书房教太监读书,如果不好好读,还会遭受严重体罚。在内书房读书好的佼佼者,选拨进入文书房,再从中择优进入司礼监。

当然,司礼监太监再怎么被皇帝宠信,由于不掌握兵权,其权势远远当然不如大唐后期的大宦官。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