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朝廷赈灾,不是应该直接分发米粮给百姓的吗?

为何要标注,老弱孤寡才能免费获得粮食,青壮需要参与到朝廷的工程里面,才能换取钱粮?

而且,为何还要特意注明,朝廷这一次工程招人,工钱格外地丰厚?

这不应该啊,一旦这份诏书颁布下去,激起民变就不好了。

回到刺史衙门,张涛才要准备写一封文书,询问一下户部,是不是真的要按照诏书说的那样做,谁知道,来自户部的文书,就送来了。

雍州最靠近长安,所以长安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是最先送到雍州来的。

令他意外的是,原本赈灾的话,百姓能领到勉强吃得不至于饿死的粮食就算是不错了,谁知道,这一次,户部拟定的赈灾单人份额,竟然格外地优厚。

可以说,这一次的赈灾,得到朝廷接济的百姓,至少一直到秋收,都不必为饿肚子发愁了。

只是....

一想到能够得到赈济的,只有老弱孤寡,张涛却发愁起来。

他很难想象,朝廷的这份诏书公布以后,会引来什么样的反响。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文臣就没有这个资格了。

最晚明天,户部指派的官员,就会将粮食运到雍州境内。而他的文书,走正常的渠道,却不能送到长安。

粮食运来了,却不开始赈灾,有几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难道,真的要按照诏书上面的内容,进行赈灾?

这一夜,张涛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亮,张涛就起床开始穿衣吃饭。

一晚没睡,再加上心里思虑颇多,黑眼圈儿,自然是逃不过去的。

顶着两个熊猫眼的刺史,跟平日比起来,没了一点威严。

但是,他今天本来也不打算表现的多威严。

毕竟,朝廷的政令,这一次,不是一般的离谱。

诏书昨天就张贴出去了,还派遣了书吏,给百姓讲解。大唐百姓识字的人,几千个人里面也找不出半个来,如果没有书吏讲解,张贴出去了也没用。

一晚上的时间,在这个大灾的时间段,已经足够将消息传遍雍州府周围了。至于别的地方,很快也会知晓。

一想到百姓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失望的神情,张涛就觉得一阵的无奈。

这场旱灾,已经不是州府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了。而自己作为刺史,只能接受朝廷的命令,按照朝廷的章程来。

走出大堂,别驾方寒也走了过来。跟周涛一样,他也是一晚上都没睡着。

作为随时准备顶替周涛成为刺史的官员,他已经完全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周涛能看出来的事情,他又怎么看不出来。

相见拱手行礼以后,方寒叹息道:“周刺史,真的....”

周涛叹了一口气,吩咐衙役把刺史府的大门打开。他已经可以预见,外面不是石头,就是木头疙瘩,在等着自己。

百姓要是闹起来,可不像平日里那样平眉顺眼,就算自己是刺史,也会被砸。

看了一眼方寒,周涛不由得把自己的身子,稍稍调整一下,好帮他遮挡。

自己被百姓砸倒砸死泄愤也就是了,赈灾的工作,还需要方寒来做。

然而,伴随着刺史府大门的打开,令周涛和方寒始料未及的情景出现了。

刺史府外面不是没有人,正相反,外面简直是人山人海,雍州府外面,本就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外面聚集了这么多的人,并不意外。

令人意外的是,外面的百姓,都很平静,依稀能看到,他们都是排着队的。大队伍领先的,是当地的县令,往后,各个小队的队首,必定是当地的里正。

秩序....正常得令人害怕。

见刺史出来了,两个县令就匆匆的赶过来,行礼还没结束,就询问道:“周刺史,朝廷的文书,所言可真?老弱孤寡,真的能得到这么多的粮食?”

周涛点点头说:“朝廷断然是不会在诏书上作假的,既然说了是那些,就不会有错。”

令周涛意外的是,听到他的话,两个县令,却欣喜的跳了起来。

见两个人的欣喜,不似作假,周涛不由得疑惑道:“以往赈灾,都是以户为单位,不曾特定到老弱孤寡的身上,为何你们还这么高兴?要知道,青壮的口粮,还需要自己去挣啊!”

跟周涛最熟悉的县令罗子敬拱手道:“刺史有所不知,以往,就算是以户为计量散发赈灾的粮食,百姓依然要挖野菜、啃树皮,因为,分发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但是这一次,却不是拨来粮食,再分散下去,而是固定了每个人,能得到多少的粮食。如果朝廷所言非虚,至少,老弱孤寡,就算是不去挖菜,也能果腹了。”

另一个县令也说:“至于青壮,既然朝廷要开工,在工地干活,怎么也能吃饱。如今旱灾之下,无处可去,他们能在工地混饱肚子,家里的老弱也能凭借救济吃饱肚子,灾难不就扛过去了?”

周涛也不是蠢蛋,这么一计算,顿时发现了不一样。

可笑自己自负聪明,竟然没有发现这一点。

如果真的是这样,百姓能够接受,也不是令人意外的事情啊!

说起开工的事情,罗子敬就拱手道:“刺史,下官辖境内的青壮,已经收拾好了行囊,只要帮助下官把赈灾的粮食运回去以后,就会前往长安。您看看,刺史府是不是派遣一个官员,专门带队?”

周涛这才反应过来,看了一眼别驾,还没开口,就见别驾方寒拱手行礼了。

“带领青壮去长安做工的事情,就交给下官吧。”

周涛笑着点点头,说:“这次从长安带队回来,你怎么也该顶替本官的位置了。有这份功劳打底,你这个刺史,也更能服众啊。”

方寒抬起头,脸上的笑意简直浓郁到化不开。

雍州周边的众人,并没有等待多长时间,户部运输粮食的队伍,就赶着驴车,将一车车的粮食,运到了刺史府门前。

没有争抢,两个县令和各自的里正,报上各自辖境内的老弱孤寡人数。签字画押以后,就由各自的青壮,用驴车或者干脆抬着、扛着的,把粮食带走了。

而两个县的百姓,都得到粮食以后,因为旱灾持续到现在的紧张情绪,就像是夏日的冰霜一般,飞快的消散。

至于青壮,则每人带了一点口粮,就汇聚到刺史府,准备等到雍州境内所有的青壮都聚齐以后,前往长安....

有人笑,就有人哭,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

百姓在得到朝廷赈灾的粮食以后,都笑得开怀,而长安周边粮店的掌柜,则痛哭流涕。难得等到了一场旱灾,准备大赚一笔,谁知道,朝廷的赈济粮,这么快就散发下去了。而他们的粮食,连零头都还没有散出去,只是坑了一部分富商勋贵或者富户而已。

最惨的,还是散尽家财,全部买成粮食,准备大赚一笔的家伙。他们用高昂的进价,从世家的渠道,购买到了粮食,又加上了高额的利润,准备大赚一笔。然而,伴随着朝廷的动作,他们的粮食,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无人问津了。

粮食没人买,那就是废物,自己家吃的话,吃一百年都够了。而酿酒....灾年,朝廷必定颁布禁酒令,不能酿成酒,这些粮食也只能烂在仓库里。

而若是平价售出,他们一枚铜板的利润都得不到,反而家产直接缩水了一半以上。

不止一个普通的粮商,大醉之后,痛哭流涕的询问周边的人:“老子的家产,去了哪里?”

他们的家产去了哪里?自然是进了世家的口袋。

然而,平白无故发了小财的世家,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们所有人,除了郑家,都收到了东宫的信函,要求将粮食,大量的供给给东宫,东宫准备在长安和洛阳之间,修建一条世上第一的官路。当然,名为官路,却是太子的私有物,因此,走官路的商人,是要上缴过路费的。

太子的理由,看起来无懈可击,可是跟国策联系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子在打什么算盘,但是,他们却没办法,因为,至少明面上,太子是完全遵照契约规定的内容要求的。

欢庆的日子,没有持续多少天,就在长安周边的百姓,都欢喜的时候,他们却忧愁无比。

毁约是不可能的,世家的颜面,是族人持续不知道多少代维系起来的。跟世家的脸面相比,别说这一次旱灾,没法赚太多的钱,就是倾家荡产,也不能让家族的颜面有失。

无数的世家精英,抄录了东宫跟家族的契约,夜以继日地逐字推敲,想要找出漏洞,但是,谁也没有发现。

李贤仿照后世各种合同制定出来的契约,要是能让他们找出来漏洞,他宁可相信自己可以告倒南山必月生客。

一遍遍的钻研无效之下,陇西李家家主李宝、太原王家家主王琼、范阳卢家家主卢子迁、清河崔家家主崔宗伯、博陵崔氏家主崔懿、赵郡李家家主李楷六人,只能结伴前往东宫,希望最后努力一下,至少,让东宫不要太过分。

因为,如果按照契约的规定,东宫只要出得起钱,甚至可以将他们所有世家的全部粮食,都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到长安来。

而山东、江南的世家,自知还不够资格跟皇族交锋,只能寄希望于这几家的身上。

东宫明德殿,自从招待了王琼以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次打开。

而这一天早上,李贤却很早就满怀期待地醒了过来。

对于这六家家主的反应,他实在是太好奇了。

究竟是哀求,还是威胁?今天,就能见到了。

照常的洗漱过后,吩咐厨房准备好宴席后,李贤却没有去明德殿,而是带着齐兰,先去演武场习武。

拜帖昨天就已经送到了东宫,上面署明的拜访时间,就是上午。

作为世家的家主,他们是不会让自己的礼节出现一点瑕疵的。说好了上午过来,就一定不会中午才到,当然,也不可能一大早地就来拜访。

用刀、搏击、射箭。这三项,经过这段时间以来持续不断的锻炼,李贤觉得自己已经算是登堂入室了。至少,李荇、徐泽、薛讷三个人,几乎是拍胸脯保证太子殿下已经学有所成了的。

不过,虽然有所成,但是李贤却依旧想要朝着大成的方向前进。

虽然李荇的护卫,堪称滴水不漏,周荃训练的那些宦官,也能派上用场了,但是,护卫的力量再强大,也不如自身的力量强大有用。

武艺,在这个时代的重要程度,不需多言。

辰时以前,李贤结束了自己的晨练,沐浴更衣以后,才步行到了明德殿等候。

而就在他抵达明德殿坐下后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侍卫就进来禀报,说是六家的家主,已经抵达了东宫门前。

没有去迎接,虽然这六个老家伙,是世家的家主,士林的地位,也属于泰斗的级别,但是,李贤依然不会去迎接。

怎么说他也贵为太子,况且,今天这些家伙,显然是来说契约的事情的。既然他本就立于不败之地,就没必要搞什么礼贤下士。

太子没有出来迎接,六家的家主,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在太子的面前,他们耍身份,自然是不够格,所以只能跟随护卫,进了东宫。

明德殿内,一直到六个老家主进来,行礼,李贤才站起来,微微还了一礼说:“几位老先生联袂而至,真是让孤意外,不知道几位今日来拜访,有什么指教?”

说完,李贤就坐了下来。

见太子揣着明白装糊涂,六家的家主也很无奈,只能跟着坐下。

王琼是最先跟东宫达成交易的,自从契约的问题出现以后,他也是最直接遭受其余几家诘问的。

见太子这般,他只好硬着头皮说:“太子殿下,东宫的管事,忽然跟我等提出,要巨量地购买粮食。只是,如今灾年,朝廷禁止酿酒,不知道殿下要这么多的粮食,所为何用?莫非是要散发给修路的民工,作为工钱?”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大国相督军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走进唐朝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