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负荆请罪(上)
“听闻养地多为善射之人,我不精通射术,以后请你教我。”
“这...道长您为学问之长,我教您不合适吧?”
“达者为师长,我在学问超过了你,可你在射术上也能够超过我,你不会是不懂得射吧?我可是听闻养地的人眼尖手快、力气大,善于射术。”
“自然不是,我们养地从小就有射箭之比,我还曾是乡里有名的神射手。”
“当真没骗我?”
.......
养广父应下了姬昱学习射箭的事宜,他也被姬昱开导,想象着该如何扬名让世人改观。
一切似乎都随风而去,又似乎并不平静。
姬昱教导他的学子们要用心看待事物,不能因为他人的话而改变自身的看法,心学本身就是以心去了解和改善人的天性。
做事也好、任职也罢都是在外获得的过程,都是学做人适应人世的过程。
其中又有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种种原因影响着个人的性格。
道德与学问都是外来的,而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人天生向往美好的东西,而从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就是这样的道理。
一开始就有着奢侈的生活很难做到从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对抗人的天性。
那些去游乐室的贵族不知道去那样的地方有错误吗?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是他们改不了,就算改了也还会有奢侈的东西在不断引诱着他们。
就在卜氏三子哼着小曲,怀念着昨夜的温存,却不想在卜氏的大门前看到他们所惧怕的人。
郭偃拿着柳条坐在木几上,旁边是他的木杖。
年迈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呼吸略有不畅,一手捶胸,一手拿着柳条想着怎么鞭打三子。
听亲信说那三个不孝子将学习王孙心学的弟子狠狠的侮辱,这让他很生气。
他可是知道姬昱不是单纯的一个仁者,要是因此而让卜氏和他闹出矛盾,在他死后说不准会受世人的批判。
现在这般阻拦他的学子进行实践活动,就是为以后埋下祸患。
郭偃知道心学的潜力,更知道他这种思想会成为主流,而当此类发展壮大之后,必然会使得之前诋毁它、侮辱它的人付出相应的代价。
像他这样的智者知道势力庞大之后带来的影响,别看这只是书籍传播和知识传播,更是一种针对思想上、道德上的重新规划。
以往周礼约束着各国,因为周公的死去,他的那套方法逐渐的失去了作用。
而姬昱此番作为就是要取代周公,开创出新的一套体系,用这样的思想裹挟民众,当他成功之后,那他做什么事情都是正确的;
哪怕是灭掉一个国家、杀死一国之君,只要合乎道理,一切都由姬昱所说。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对周礼的完善和利用。
只要立足于周礼,能传播给各国,那他的思想就会有人不断的学习信奉,到了那个时候,他无需成为天子就已经成为了“王”。
将来太过可怕,郭偃已经时日无多无力去阻止。
他却知道这般行径有着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需要名,也需要理。
没有名在,姬昱的思想就不能传播;他的道理不够正确,也不能够服众。
可郭偃知道得太晚了,昱的名声已经传播到了各国,贤名一旦作实就很难去破坏,除非他出现了不可饶恕的过错,又或者他的名义在没有成型之前被国君扼杀。
不过郭偃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动用他所有的力量去将姬昱吹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一个人被他人吹捧成圣贤,百姓太过于追捧一个人来解决问题,且要求其圣人一般的品性,就是那个圣贤堕落的开始。
百姓会在那享受着那圣贤所带来的一切,却不会因而去将圣贤当做一个人。
他们会将此人敬奉成神灵一般,不允许神灵有任何过错。
一旦姬昱出现一点瑕疵又或被人污蔑不明所以,就会进行自发性的极端抨击。
过去的郭偃也只是想着利用名义的合理正确让姬昱之名能够利用,没想到到头来还是要扬名使其败坏。
郭偃本不想阻止姬昱的道路,可是那样的未来太过可怕,他不想让其有着顺利的开始。
所以他要往其中拱火。
看着回来的三子,他是真的恼火。
看看人家小师弟,年纪不大都想着改变天下,他们这些臭虫就知道吃喝玩乐!
这样一对比,他更是怒火冲心。
“咳....咳咳,你们这几个虫豸,现在知道回来?”
郭偃扶起木杖颤栗地站起身,皱脸也绷不住的直抖。
卜氏三子连忙在门前跪下,面对常年鞭打他们的父亲不敢有任何的抵抗。
卜氏左右的邻家行人都看在眼中。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可郭偃做事不留有余地,就是要让人看见才便于让心学弟子将此事翻篇。
“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郭偃颤抖的走近,一鞭打在卜大的身上。
“不知。”卜大说道。
“你们竟然当街侮辱跟随王孙学习的学子们,这不是在打王孙的脸吗!”
郭偃又一鞭打在卜二身上。
“王孙是我的弟子,也是你们的师弟,你们如此恶行也在打我的脸啊!”
郭偃止不住咳嗽起来,可手里的动作没有停缓,照样一鞭一鞭打向卜氏三子。
“我们没有错,低贱之人是不能阻碍贵人的,要是我们向那些低贱之人示好,那身份就不对等了!”
卜三受不了鞭打,每次郭偃对他下手都最重,他忍不住开始控诉。
柳条鞭在他身上停了下来,换来是郭偃的沉默。
许久之后,年老无力的郭偃才接着说道:“没有人是天生就是贵人,如果没有我,你们会是贵人吗?如果我没能担任太卜,你们在城北的事情会一直没有人找你们麻烦吗?醒醒吧我的儿,我已经快死了。”
卜氏三人无声而泣,年老的郭偃打他们并没有受到多少的伤害,可当说出他不久将死之时,三人都忍不住大哭起来。
“您的鞭打越来越没有力量了,您不要走。”
“可...咳,咳咳...人都是要走的。”
郭偃不再鞭打,周围的行人也都识趣的散开,卜氏三子跪着爬到了郭偃的脚边抱住他的大腿。
“父亲,我们以后都不会再犯错了。”
“去背上院子前的荆棘吧,我早就知道你们会犯下过错,以刑杖之刑向王孙的学子们请罪去吧。”
在卜氏院落前,有三捆荆条已经捆好,也不知道是郭偃早就预知到还是在短时间准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