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静修得知
一个貌似读书的人,从来瞧不起真正读书的人。
一个貌似有道德的人,从来瞧不起真正有道德的人。
他们像乌鸦一样,呱呱叫的同时在那说:“他在那里装什么?这样有意思吗?”
真正有道德的人身上所带有的光,映照到那些貌似追求道德的人,他们会自卑、会嫉恨、会鄙夷,凭什么他有道德?
而一个追求高尚的人是愿意追随有道德的人的,在随行时,道德的光会照到内心的黑暗,照出内心的伪善。
貌似有道德的人会产生一种自我的厌恶,从而转变成针对他人的恶意,从而获得一种道德上的平衡感。
道德的光刺痛了他们已经腐化的内心,他们会说:“凭什么他那么高尚?我也追求道德也不像他那么装,我一定要把他拉下黑水,要是他反抗或者真被拉下水,那就说明他就是黑的。”
所以喜欢给他人泼脏水的貌似有道德的人,通常自己都极其肮脏,不惜代价想要把好人拉下水。
人心是难测的,道德是可拟化的,事物的评判标准不会相对统一。
(历史是可书写且后知的,谁也不知道孔子那样的思想家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他只是一个庶出的私生子,生于丘野之中,没有能力去学习,年少的时候还被身为门客的阳虎鄙视,在没有做出成就之前,貌似有道德的人都会抨击他,正如想要处死苏格拉底的人。
站在历史的角度之后来看只能看到前人顺风顺水的一面,因为写历史的人不会把圣贤的悲惨经历全然写出,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得而知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圣贤的光鲜一面,不思考其背后的经历;老子在守藏室待了大半辈子,孔子在没有传播贤名之前因为身份受尽鄙夷,庄子居于乡野同样受苦难。)
有道德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只想着情欲、利欲这般私欲。
私欲和杂念也因此称为修道者的祸因。
多出了杂念,修行也就停歇不前。
今日是嬴叔虎和养广父归来的时日,姬昱也带着一众心学弟子来到涯山下迎接他们。
在山上的两人,以刻石记录太阳每日落下的时间作为知晓时间的信息,至今已经有了三十日,按照约定,今日的隅中就是他们下山的时候。
涯山位处绛城之北,在上河邑的西北部,山崖巨石林立,山郊只有松柏和荆藤,旁无杂树。
姬昱和众人就在山下等着。
等了许久,两个衣衫褴褛的“野人”大笑着走在山路上朝着山下缓缓而行。
姬昱远远的就看到了两人爽朗的笑声,当即也能断定两人在山野之中收获不少。
“可是广父与叔虎?”
“正是我等。”
两人一身破旧的衣物身上无一处完整,披头散发,杂乱的须髯随风摇曳,不修边幅的样貌像极了两个野人。
不过这两个野人的笑容表明了他们并不在意这幅模样,他们在山野之中得到了他们的答案。
“你们在山上悟到了什么?”
公输造连忙追问,他迫想要知道这两个同道是否得道,悟到了什么。
作为最好学的人,他没有一同入山潜修,可作为“同居舍友”,他显然在平常之中也担忧两人。
“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我们知道了为何学习道、追求道。
脱离了世俗我们才发现,道长原来说的那些道理其中所包含的深意。”
姬昱问道:“现在还要我告诉你们为何你们学不进道理了么?”
“是因为我们两人杂心太多,贪心得到更多的知识而忽略了原有的知识。在您的《朝三暮四》中也有一样的道理,可是我们不知足,不去钻研已有的知,反而去乞求更多的知。
在山上,我们两人以野菜和草木为食,又根据您说的道理辨认各种植物的价值和功用,在山上搭建了庇护所,又利用树绒升起火,烧制沸水和山野的野果,要是有机会狩猎到了野兽,我们在晚上都能睡个好觉。
这样的生活满足之后,我们发现不再去纠结是否懂得更多道理,能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
您说的道理我们两人还没有研究透彻,在火堆旁我们得知了一个道理,做人要学会知足。”
姬昱欣慰的点了点头,要是所有的心学弟子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他们有朝一日还真有可能会达到他刚悟道的境界,至于追赶上他,姬昱还是不相信的。
毕竟不是谁都如同姬昱这般有挂。
人的认知也是有限的,就算这些哲学家、思想家再思考也不会想到在日后会成为资本的时代,人们将他们总结的道理抛之不用,只遵从金钱至上的原则。
“你们在我这里学到的东西要是细心钻研,已经能够用一辈子了。
在场的人都想想,你读的第一本最有感触的书籍现在是否已经忘了?”
公输造不解道:“我还记得我阅读您的《樵夫问道》深有感触,其中说明了是非对错的关系和对万物的思考理解。”
“那你还记得上面的文字内容吗?”
公输造茫然的点头。
“忘记了。”
“这是正常的,人的记忆是有时效性的,我们的心在一日要处理太多事务,经历太多就会选择性的遗漏一部分的记忆,可熟练了技艺却能在反复的实践中做到深久的保持。
在年幼的时候学习说话,一直说话也就记住了语言而不会生疏。认识文字、读书、农桑、百工都是如此。
道理也是这般道理,只要不断往复的钻研磨炼才能有所收获,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将知识不断打磨,最后才能雕琢成智慧。”
公输造点头称是。
“学而时习之,乐矣!”
养广父和嬴叔虎听得痴迷,只不过身上的汗臭味使得周边的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臭味,一开始只觉奇怪,可有人点醒之后才齐刷刷的看向衣衫褴褛的两人。
姬昱捂着鼻子对两人说:“先回去给你们二人梳洗一番再说。”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都有些不好意思。
在山上,他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不爱沐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