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说教
没过多久,小晋侯便来到了这处庭院。
小晋侯低着头,没有任何傲气,入门之后便向姬昱行礼问好。
“拜见太傅。”
“我也在此见过晋侯。”
赵盾开始为夷皋介绍起姬昱的学识和智慧。
其实也不用赵盾过多说明,姬昱在晋国已经十分出名,贤名都已传遍了整个晋国,晋人没有不知道姬昱的。
夷皋也在宫中听闻过姬昱的名声,自然不会对其陌生。
只是作为新任的太傅,赵盾总该是要说明的,也不至于在朝会结束后就马上进行授业,那样也就体现不出礼仪的存在了。
尽管周礼在一些方面已经不再适用,可对于能够彰显身份的事务,权贵们比谁都看得重。
礼崩乐坏,不止是说礼乐不适宜这个时代,而是被权贵们带偏上升为维护利益的工具,对于繁琐的杂事选择性的不遵从,只有彰显出身份地位之类的周礼才得以保留。
周公所致成的周礼中,善制被人遗漏,对于等级的区分却在这个时候放大,成为身份等级的象征。
赵盾在送来夷皋之后没多久也离开了,只是并没有走远,折返回来从后院走近沿在窗边视察姬昱会怎么教导夷皋。
作为晋国的掌权者,赵盾需要考虑很多事物,他不会将事情一味推卸给他人,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和依据进行合理的调度。
晋国在他的管理下愈发风声水起,这也是赵盾的有效管理所带来的功劳。
姬昱作为赵盾的友人,赵盾自然知道姬昱的品性,可位置高了,所担忧的事物也多起来,赵盾忧心姬昱能不能将夷皋教导好。
所以他潜行到了窗边偷听墙角。
姬昱向夷皋问道:“晋侯,您平日都学习过什么?”
夷皋内心不待见姬昱,可还是用尽全力进行伪装。
“我学习过周礼和数道,只是都没有学深,听闻您对于礼仪和数道有着很深的见解,不知道您要教导我什么?是数道或是周礼?”
姬昱浅笑道:“自然是您来决定,这些知识我都会授予您,只是您有没有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
夷皋挠了挠头,思考许久之后还是想不到自己想学什么。
“我不想学习,只是我知道我必须学习,您问我的,我现在没有答案。”
姬昱也没有对夷皋进行否认,平静的说道:“没有关系,要是您觉得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可以问询我,我所知晓的都会授予您。现在我要考效一下您对字和书的理解。”
夷皋有些惊慌失措,他所擅长的本就不是书,字虽然已经认识,可少有温习已经忘却了不少。
“您为何不考效我周礼?我每日都会诵读周礼,以往的太傅也都是监察我对于周礼和一些书的认识,不会考我还没有学到的。”
“既然要考效您,那必然不能以常理衡量,这世道的许多事物,都不会在您已经做足准备之后再考效您。要是晋秦边界发生矛盾,您又应当如何制止?要是国内发生瘟疫,您又该如何医治疫病?要是黄河之水泛滥,您又当如何梳理?”
姬昱一连串问询让夷皋接连后退,脸色都带有十足的恐惧。
“你...你...当真无礼,为何这样逼问我?我不知道啊!”
蹲墙角的赵盾满意的点头,起初他还担心姬昱对夷皋的教导有所保留,可在听闻了姬昱的教导之后,内心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
要是往后夷皋学习有这劲头,何愁晋国不能强盛?
室内的夷皋被姬昱的问询逼问险些落泪,他也只是一个孩童,受不得人的说教,在长久的压抑之下内心更是空虚,引发情绪的紊乱却是正常的。
“您是晋国的国君,所要承担的事务就是整个晋国,您要是没有具备才能和智慧,如何守护晋国先君留给您的基业?您又如何在死后奔赴黄泉之时面见先君和您的祖辈?”
姬昱对夷皋的教导没有过多的保留,他只需要做好一个严格而又博学的太傅,既能在晋国生存。
而他给这位小晋侯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树立他的威严和借用所有人对他的期望对他进行道德绑架。
虽然这会使得夷皋内心十分不安,可在这样环境下姬昱只能以如此的方法进行教导,让他懂得礼仪,知道仁爱;姬昱知晓他年幼的遭遇,知道这样的人没有进行引导会误入歧途,所以姬昱打算以这般强硬的手段教导他。
就算以后会被晋侯厌恶,他也要这么做,这也是姬昱计划的一部分,要是少了他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
夷皋正想抽泣,可见到姬昱一副看笑话的样子,顿时脸色涨红到极点。
“我是不会哭的,你不要小看我。”
“我自然是知道晋侯您不是一般人,请您做好听讲的准备,我要开始考效你了。”
“你尽管说吧,我都会作答。”
姬昱的博学虽不如阅夫子,可作为洛邑守藏室第一智者的弟子,跟随阅夫子的时候也通晓《虞书》、《夏书》、《商书》等书义,随意抽查一个没有正式学过《书》的人实在是轻而易举。
夷皋在姬昱的提问中全然不知该说些什么,姬昱所说的问题都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
“尧典中尧帝为何说他的儿子丹朱不通四时,说共工花言巧语?”
“不知....”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尧帝分明四方,令羲仲、羲叔等人制时令,从而有历法;而在问询放齐善于四时之人时说自己的儿子 说话虚妄,好争辩;在问驩兜善于处理政务的人是谁时,说共工心气甚重,处理政务阳奉阴违;这些都在说明无德之人不当其位,我们作为后人要牢记前人的过错从而引以为鉴。”
“舜典中为何说明......”
“不知...”
姬昱随即又开始对所说的事物进行解释,还时而传授他应当要向什么样的人学习。
蹲墙角的赵盾也听得很满足,他没有学习过夏书,对上古之事也只是一知半解,年幼之时生在狄国,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返过来听还觉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