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听到贾诩的这一番话,李忧顿时恍然大悟,因为只有这一种可能,才会让刘备支支吾吾,不去和李忧说出事情,
李忧很了解他的主公,那么同样的,他的主公也很了解他!
刘备知道,李忧这人,对什么功名利禄啊,那是一点都不上心,说句实在的,你就是一辈子让他当个县丞,他也能乐乐呵呵的,根本不会有丝毫的不满,但偏偏,这孙子还是大汉再度开国的最大功臣,
要是不给他像样的封号,别人或许没什么说的,但刘备绝对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道坎,而一个太平王爷,绝对是刘备心中最适合李忧的封号!
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刘备能够确认,他自己麾下的那些人,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这事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刘备麾下那几个人,根本不可能有一个人,会在这件事上唱李忧的反调,
文臣,
荀攸、贾诩、郭嘉、徐庶,
有一个算一个,
全都是那李伯川的死党,唯一看李忧不顺眼的,估计也只有庞统了,当然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李忧把他当骡子使,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候给李忧下绊子,
人家再怎么说也有凤雏之称,真不至于这么小心眼,
再看武将,
武将之首的冠军侯,就是人家岳父,关羽、张飞和人家兄弟相称,常胜侯爷赵云更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一口一个军师叫着,还有诸葛亮、姜维什么的,那都是人家岳父一门传承下来的方天画戟,
就算刘备不去交代,你也根本找不出一个人会反对这件事,尤其是李忧本来的功绩就完全够得上这所谓王位的情况下,
唯一需要刘备担心的,
就是李忧自己本人的意愿,和曹操麾下人的反对!
所以刘备才没直接和李忧说清这事,而是先想着将曹操推上王位,就像郭嘉所说的,这就是刘备给曹操麾下众人的封口费,
意思就是告诉众人,
我刘备这人讲究,不会玩什么功高震主从而惴惴不安的把戏,该封曹操为王就封曹操为王,
可如果这一次你们同意了,下一次我想推荐别人封王时,你们就全站出来反对,
那就是没把我刘备当人,
要是这样的话,
那可就别怪我到时候不讲情面了!
想到这里,
李忧很快便将整件事全部串联在了一起,
“所以,玄德公之所以这么坚决的要给曹公封王,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在我身上?”,
“当然了!”,
贾诩翻了个白眼,一脸理所应当的说道,
“如果单论给曹公封王的事,完全可以不必这么着急,毕竟人家曹公还在西征呢,一年两年肯定回不到长安,我们只需等着水到渠成,自然可以促成此事!”,
“但要是给伯川你封王那可就不一样了,这种事,最怕的就是不体面,玄德公绝对不希望在他提出给你封王这件事后,朝堂上有一人反对,有一句反对的声音都不行!”,
“这才是他如此大费周章的真正原因!”,
说罢,
贾诩才重新扭头看向李忧,轻声说道,
“现在,你能理解玄德公的良苦用心了?”,
“唉!”,
听闻这话,李忧不由得长叹一声,他当然知道,刘备对他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看重,封王这种事,他自己本人或许并没有那么奢求,但刘备却会始终觉得,如果做不到这件事,就是愧对李忧!
这就是他使出全力促成此事的原因,
仔细想想,
刘备能够动这么多脑子,只为让李忧能够成为大汉的太平王,怎么想,都严重违背了他只想开宴会的慵懒性子,
说实话,
这还是李忧第一次在刘备身上看见如此明显的帝王权术!
“玄德公于我之恩,实在是无以为报啊!”,
只见李忧摇了摇头,感慨说道,
“早知如此,当年从贵霜回来的时候,我就应该再发发力,多给玄德公带些舞姬回来的!”,
“你现在发力也不晚啊!”,
郭嘉翻了个白眼道,
“罗马的舞姬玄德公还没见过呢,你一会去和你三哥知会一声,让他回来的时候带上一些不就好了!”,
“这种事交给谁也不能交给他啊!”,
李忧瞪了郭嘉一眼,
“他挑出来的舞姬哪能有人样啊,我都怕他举办个什么比赛,谁骂街最狠谁就能进入舞团,到时候那就不是挑选舞姬了,简直可以说是泼妇评比!”,
“你这是要让我恩将仇报啊!”,
“倒......倒也不至于这么抽象吧,三将军只是喜欢骂街,又不是脑子进水!”,
徐庶嘴角抽动,有些无语的说道,
“实在不行,你就让子龙将军办......”,
“不对,”,
“怎么突然就被你彻底给拐跑题了,咱们现在应该商议的是你那太平王的事,说实话,伯川,你自己是咋么看这件事的?”,
“还能怎么看,自然是听玄德公的了!”,
李忧摊了摊手,理所当然的说道,
“我承认,我对所谓的王位并不热衷,但人家玄德公为我尽心尽力,希望我能够更进一步,你总不能让我告诉玄德公,他做的这些,都是用热脸去贴冷屁股吧?”,
“那也太畜生了!”,
说到这儿,李忧不由得顿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
“之前我没看出来玄德公的想法也就算了,现在既然看出来了,身为臣子,自然是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而不是非要去和人家唱反调,只有那群儒生才能干出来这么荒谬的事!”,
“那你就错了!”,
贾诩摇头笑道,
“这种好事,真要是落在那群儒生身上,能有几个拒绝的?”,
“不过你这么想倒是一件好事,也省的我们和玄德公为你操心了!”,
“问题不大!”,
李忧定声说道,
“先搞定曹公的事!”,
“我这王爷,等到曹公彻底平定罗马在当,也为时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