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秦琼,伍云召等人都在帅帐内等着宇文士及的到来,都想知道此时城中的那位萧皇后派人前来究竟想和他们谈一些什么。
宇文士及被士兵带进了帅帐,李靖便挥手让士兵退了下去,他起身含笑和宇文士及打招呼道:“宇文大人不知今日前来是为了何事?”
宇文士及和李靖客套了几句就表情严肃道:“我大隋可以想大唐投降,不过我家太皇太后却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由你们的那位陛下亲自前来谈判,不然娘娘宁愿带着传国玉玺一起去见先帝。”
李靖几人面面相觑,这事他们并没有答应的权力,毕竟涉及李密,此事必须禀报李密,由李密来决定才是。
想来这也不会是江都方面的缓兵之计,因为他们无论如何拖延都注定要被消灭,若是没有谈判之事,过两天陛下安排好的内应也会打开城门迎接他们入城,到时候大隋的都城也会成为他们的掌中之物。
“宇文大人,你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不是我们这些领兵的将领可以答应的,所以请你再次等候两日,不知你意下如何?”李靖问道。
宇文士及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笑着点头道:“如此也好,不知我能否趁此机会参观一下你们大唐的军营呢。”
这一点李靖自然不会拒绝了,有些东西让人亲自感受一下,比说什么都管用。
他相信自己若是让宇文士及看到一些东西,宇文士及自然就会意识到他们现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投降了,不然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
李靖看向伍云召道:“云召就由你陪同宇文大人参观一下我军的军营吧。”
“好。”
等到伍云召陪着宇文士及离开后,秦琼不解道:“靖兄你为何要让云召去陪宇文士及,他和宇文家可是??????”
李靖点头道:“我明白,但是心结终究是需要解开的,宇文士及应该明白我这样做的用意,他们宇文家怎么也应该给云召一个交代才是。”
秦琼这才点了点头。
李靖当即修了一份奏折,通过军队内部的渠道火速送到李密的手中去,接下来他们就是等着李密的决定了。
不过李靖心里却清楚自家这位陛下一定会答应的,江都城的富庶比之长安和洛阳都还要富庶几分,能够和平接收江都城也是一件幸事。
更何况杨广的子孙都已经全部被诛杀,剩下一个皇帝也只是外孙,年龄还小的可怜,又能翻起什么风浪来,陛下当初既然有魄力将杨侑给放了,现在放过一个懵懂无知的小皇帝又算的了什么,大唐只要有陛下在,任何人都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虽然江都距离长安路途遥远,但是李密还是在两天后就收到了李靖的奏折,看完奏折内的内容后,李密将奏折递给了房玄龄道:“玄龄你认为如何?”
房玄龄看后奏折的内容后就笑道:“现在的江都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我军就算是不再攻城,只是大军围攻,再过些时日江都城内部也会土崩瓦解,他们可是连粮食都没了,可是江都城那么多的百姓和士兵,他们拿什么养活,到了那个地步就算是上面的人不投降,下面的百姓和士兵也会和他们离心离德,只要我军稍微用些手段,萧皇后他们恐怕就会直接被人绑到我军阵前。到了这个时候江都方面,除了投降已经没有了更好的选择。”
“而且萧皇后必须要为她的女儿外孙,还有萧氏族人着想,总不能让他们跟着她一起毁灭吧。”
李密反问道:“玄龄你的意思是萧皇后不会自己是不会归降我大唐的?”
前世在网上可是有不少关于这位传奇皇后的绯闻的,所以李密也很想见识一下这位充满传奇的女性。
“只要陛下答应了她的条件,她估计会去地下追随杨广,而不是苟延残喘的活着。”房玄龄似乎特别确定这一点。
当然了李密对萧皇后是没有什么想法的,那些电视剧和小说里面说的李密和萧皇后之间的那些事情纯属扯淡,自己i可是完全继承了他的记忆,在他的记忆里和萧皇后是没有任何交集的,更别说发生什么超越友谊的关系了。
“那你认为朕应不应该答应?”
房玄龄笑道:“陛下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轻轻松松拿下江都城,不是更能彰显陛下的仁德吗?”
“哈哈,好,朕这就准备动身前往江都,这次也正好试试墨家研究出来的热气球是否能让朕满意。”
在李密那些技术的支持下,墨家在木鸟之外,又鼓捣出了热气球,并且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热气球技术已经比较熟练,不过他们研制出来的这种热气球使用的次数多了却容易爆炸,为了保证乘坐人员的安全,每个热气球上都配备了足够数量的降落伞,每个乘坐人员在上热气球之前就在身上绑上降落伞,一旦发现热气球出现异常时,就直接跳伞求生。
只是这热气球注定无法大规模使用,因为它所需要的材料过于特殊,根本无法量产,所以只能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就比如这次李密急着前往江都。
热气球无法量产,这是李密心中的一大遗憾,他组建空军的理想泡汤了,他只能寄希望于从系统里面兑换研制飞机的工程师,让他们为自己生产飞机了。
不过系统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没有解封,不知到了猴年马月才会对自己开放这方面的技术,实现自己在大唐乘坐飞机的伟大梦想。
这次和李密一同前往江都的有三个人,一个是雷震云,另外两个则是房玄龄和魏征了。
李密打算等控制江都后,就让魏征这个人镜留在江都,担任江都留守一职,这样也能让自己耳根清净一段时间,他相信凭借魏征的能力是完全可以做好此事的。
杨广在江南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魏征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江南的子民不断认可大唐,将自己视为大唐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