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对两个女知青的气都散了不少。
周文娟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她上前一步,胸前的像章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你说什么?\"
“我说你们狗撒尿呀,还划地盘。”周翠红重复道。
“有种你再说一遍。”周文娟拿出在京市搞运动的架势。
卫华菊看了一眼,这把稳了,周文娟这模样一出,路上不知道吓倒多少人。
现在人人自危,谁也不想凭白惹一身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模样他们熟。
谢昭昭笑意微敛,语气凉凉,不紧不慢地接过话茬,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说你们属狗的,还想撒尿画地盘。这个寨子是你们家的吗?不许人来?\"”
真刚。
温婶子惊讶地瞪大眼睛。
没想到这些平时温温和和的大学生,怼起人来这么犀利
她还没说话,怎么两边就呛呛起来啦!
虽然看周文娟两人不顺眼,但温婶子更担心事情闹大——她那个当大队长的大爷最头疼处理这种纠纷。
卫华菊没想到谢昭昭他们不害怕,这些人哪里来的?
难道乡巴佬,没见过这种阵势?!
“你们这么辱骂我们,真当我们没人好欺负?你们等着。”
卫华菊放下狠话,转身跑走。
周文娟和她有默契,知道她回去干啥了。
她从兜里掏出个红本本,熟练地翻到某一页:\"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你们这样破坏知青团结,是要负政治责任的!\"
谢昭昭饶有兴趣地看着她表演。
这姑娘显然是把大串联那套搬到了云省,可惜这里山高皇帝远,傣族老乡根本不吃这一套。
再说,这套他们玩的更溜。
周文娟在他们面前属实班门弄斧。
“这是干嘛?周知青,谢同志他们确实不是寨子的知青。他们是隔壁.....”温婶子见事情不好,连忙道。
周文娟打断她的话,“够了,我不管哪来的,欺负人就不行。”
她没注意温婶子说的是同志而不是知青。
听到隔壁两个字,自动当做隔壁寨子。
知青点离得近,卫华菊回去将事情一说,知青点的人全都出来了。
即使看不上两人的做派的人,也不由自主的跟过来。
老乡们抱团,很排斥他们,他们自己再不团结,得被当地人欺负死。
人与人之间相处,就是一个互相试探底线的过程。
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卫华菊就带着七八个知青气势汹汹地往回走。
温婶子瞧见走出来的知青,心里一个咯噔。
这群人聚在一起,她大爷都得考虑考虑。
“谢同志你们稍等,我去找我大爷过来。”温婶子道。
怎么一转眼事就变大了,早知道同意带这两个知青上山就好了。
温婶子懊恼的离开,一溜小跑去找温队长。
领头的是个戴眼镜的高个男青年,白衬衫口袋里别着两支钢笔,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
“怎么回事?”李东升过来后问道。
卫华菊回去只说她和周文娟被欺负了,赶紧来帮忙。
周文娟看见救星一样杨迎上去,恶人先告状,“她们五个别的寨子的知青,让温家婶子带着上山,我们碰到问了一句,她们就骂我们是狗,只会撒尿划地盘。”
李东升听了不高兴。
他们想跟寨子上山,被温队长为难拒绝。
宁愿带外人也不带他们。
若不是因为不认识野菜菌子,吃了会中毒,他们才不会求这些村民。
不过,这几个人是怎么让这里的人带他们上山的?
这些本地人固执的要命。
李东升推了推眼镜,目光在谢昭昭几人身上扫过:\"请问...\"
“我们不是寨子的。”张艺下巴放在谢昭昭肩膀上,笑嘻嘻的回答。
“温婶子说了,他们是隔壁的。”周文娟道,看他们的眼神好像撒谎精。
“你们是怎么让老乡带你们上山的?”
李东升没问出口的话,其他人问了出来。
几个人没说话,李东升眼神转转,看向貌似最好说话的杨秋露。
杨秋露......
杨秋露看了同伴几眼,道:“多处处,关系好了,自然就带。”
......
骗子。
“知青来武定的时间一样。”李东升默默地注视杨秋露道。
“那就要问你们自己啦。到底怎么做的?短短时间让老乡这么不待见你们?来了有没有为打好双方关系努力?”
谢昭昭顺着他们的话道。
“大爷你快点,我怕他们打起来,我现在算是看出来,这些外来的没有一个好相处的。一个个说话冲得很。”温婶子催促温队长快跑。
以前连里的同志都客客气气。
没想到还有这样一面,说话跟下刀子一样不留情面。
温队长双手撑着腿呼哧呼哧喘了几口粗气,“我喘口气,你别瞎说,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离老远看见对峙的两方人马,温队长心惊胆战、撕心裂肺的喊道:“都住手,有话好好说,谁再闹,往后别想上山!\"
温队长跑的满头大汗,烟袋锅都拿不稳了。
“啧,温队长这威胁.....”周翠红道。
谢昭昭点头,年代文里面的威胁多是挖水渠,挑大粪之类,怎么到了温队长这里变异了。
温队长....
和你们汉人说不清楚。
他们不喜欢大粪。
没有那肮脏东西。
水渠,他们水多的是,不用挖。
种地,他们自己只种一季多了懒得种,够吃就行。
还能有啥威胁人的手段。
这群知青心心念念的就是上山,只能拿最在意的事情威胁了。
果然。
这句话比什么威胁都管用。
知青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李东升先服了软:\"温队长,我们就是来讲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