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云宽和伍贵文丢下江阴城,狼狈不堪的逃回苏州。
作为统领全局的统帅章王林绍璋极为愤怒:
“”岂有此理,打仗有你们这么打的吗?你们这属于贪生怕死,溃逃“”
“”你们逃了?,破坏了老子的作战战略,赶紧给老子滚回去,夺回江阴城“”
“”否则不准回来,回来老子定军阀处置,斩你们的头“”
........
林绍章这话说的很重,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本来呢,郜云宽他们并不服林绍章当统帅,所以面对林绍章的怒骂,他们也不怂,直接反驳:
“”章王......你口口声声的说夺回江阴,你知道江阴的青妖有多厉害吗?“”
“”他们的大炮可以炸塌城墙,你见过没?
“”他们的火枪可以一击毙命,你见过没?“”
“我们的人冲上去,就死一大片,这仗怎么打?“”
.........。
郜云宽直接顶嘴,他丝毫没把林绍璋章放在眼里。
林绍章气得五雷轰........。
但是,郜云宽觉得自己的话说过分了,然后又说:
“”章王,一要我们夺回江阴,可以“”
不过,你亲自带队与我们一起去,可否?“”
........。
林绍璋当然不想去,自己是统帅,怎么能亲自上战场呢,所以他拒绝说:
“”我是忠王钦点的统帅,坐镇苏州,统筹全局,怎么能外出领兵作战呢?“”
“”作战是你们的事,我只负责指挥你们,如果你们不听令,那我只有禀告忠王“”
“”让忠王处置你们“”
.........
面对章王林绍璋的威胁,郜云宽,伍贵文,丝毫没有被林绍章所吓倒。
“”章王,你这是乱命,我们拒不执行“”
“”你要告就告便是,就算告到忠王那里,我们也是有理“”
..........
郜云官,伍贵文和林绍璋吵架,闹得很不愉快。
林绍璋没有办法,只得让自己的队伍去江阴。
结果依旧战局没有出乎所料,林绍璋的部队被李鸿章和洋枪队合力打得大败,江阴城彻底丢失。
而另一个战场上,慕王谭绍光与太平天国叛将程学启血战半个多月,本来未分出胜负。
但是林绍章在江阴城大败之后,李鸿章,刘铭传指挥淮军,以及英法联军,奔向吴江。
意图包围谭绍光。
这次记住一点,这场战斗不仅有李鸿章的淮军参战,也有洋枪队参战,关键还有英法联军参战。
属于各方势力联合作战。
英法联军参战之后,就彻底的意味着,英法国导向的清廷。
太平天国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
英法等国他们是墙头草,哪边有利他们就帮助哪边。
太平天国辉煌的时候,英法等国不得罪清廷,也不得罪太平天国,两边同时眉来眼去,从中捞出好处。
太平天国安庆丢失之后,再加上李秀成一直想打上海,而且也付出了行动,所以一下子将英法国推向了清廷。
以前英法国支持谁都是藏着掖着,现在却拿出台面,明摆着了态度,直接派军参战。
谭绍光通过探子发现,大批清妖,以及洋枪队,向自己靠拢,他大呼不妙:
“”不好.......清妖想要包围咱们“”
“”不能与程学启这个叛徒再纠缠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谭绍光当即立断,带军撤出吴江城,奔向苏州,吴江城就这样彻彻底底的送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一个月之内连破两城,实在可喜可贺。
太平军七万人马,对战李鸿章的四万人马,结果这仗打的一塌糊涂,
首先两位统帅资历不够,谭绍光和林绍章没有像英王陈玉成或者是忠王李秀成那般霸气,大家都不服。
再加上将领之间不和,不能团结一心,导致李鸿章个个击破。
..........。
忠王李秀成于七月中旬到达了天京城,还没进入城内。
此时天京城已经被曾国荃挖的长壕围了四分之三,情况已经是十分危急了。
天王洪秀全得知,忠王李秀成到达天京城外围,他高兴的手舞足蹈:
“”哈,哈,哈,哈,太好啦“”
“”李秀成终于将苏州的兵马带到天京城了,我天京有救了“”
.........
可后来朝臣天王洪秀全禀报:
“”此次忠王仅带了一千余人到天京,他没有带大部队过来“”
.......
洪秀全傻眼了:
“”什么?.......他带了一千人过来?他过来干嘛?
“”过来气朕吗“”
“”李秀成,这是什么意思?“”
.......
天王洪秀全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中王李秀成能带兵前来,可没想到李秀成仅仅带了1000多人过来。
洪秀全的心情瞬间由天堂跌入地狱。
可忠王李秀成来都来了,总不能不让人家进城吧。
.........。
忠王李秀成带着军马,趁着夜里,从天京的北门入的城。
入城之前,李秀成本想最起码有一番恶战,他也做好了与清妖血战的准备。
可没想到,天京城北门大开,李秀成并没有受到清妖的阻击,进去很顺利,这倒让李秀成有点怀疑人生。
好像这个时候的湘军他们根本没想打仗,他们每天躲在营地里,除了挖战壕,挖地道,就是睡大觉。
战争好像停止了一样。
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个时候湘军这边也过得也很难,很难。
大家别以为曾国藩身为两江总督,以两江总督的权力搞钱,搞搞粮食应该很顺利,包围天京城的湘军,最起码每天有白米饭吃吧。
其实不是的。
曾国藩掌管的这几个省,打仗打了十几年,商业,经济,农业全部被摧毁。
再加上瘟疫横行,百姓们饿死的饿死,能跑的都跑了。
所以筹措军饷,筹集粮食对曾国藩来说,比打胜仗还难。
连两江总督都搞不到粮食,那么前线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湘军缺粮食缺到什么程度?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
曾国藩为了节省粮食,他将包围天京城的部队抽走了一大半,仅留一小部分人留守。
这样做纯粹就是为了节约粮食。
当然,南京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建立,都是按照当时世界最高标准构建而成,城墙不仅高而且又厚,大炮根本轰不动。
曾国藩也知道没个一两年的功夫,根本打不下来,这是个打长久的包围战。
所以没有必要留那么多人包围,把人撤走,顺便还可以节约点粮食。
........。
留守的湘军士兵他们吃木薯拌稀饭,或者吃草根,他们的伙食也仅仅比城内的太平军好那么一丢丢。
湘军在吃的方面都变成这个逼样,那么南京城内太平军他们的情况可想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