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绘熊岳河之战的油画,那个骑着白马,戴着双角帽的就是高司令,他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
管委会会议大楼的一楼历史展览厅里,张家伟指着墙壁中间的巨幅油画,自豪地对朱淑英介绍道:“那一仗我也在,我们当时只有两千人,后金的小辫子兵是我们的十倍还多!
可是我们还是打赢了,把他们杀得屁滚尿流!
小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朱淑英盯着那巨幅油画中心那位骑在马背上,向前挥舞着指挥刀追赶八旗兵的英武大汉,以及他身后扛着燧发枪的东华骑兵和步兵,尝试答道:“……是因为武器?东华军的武器要比后金八旗先进很多!”
“武器是很重要。”张家伟点点头,然后又轻轻摇头道:“但更重要的是制造先进武器的能力和敢于迎战的勇气!”
他把手搭在小女皇的肩膀,低头看着她的眼睛,说道:“记住!在真正成熟的文明国家面前,野蛮人的悍勇不值一提!
哪怕他们暴虐残忍,数量超过我们十倍,在绝对的科技和火力优势面前,也不过是等待射杀的炮灰而已!
科技和文明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朱淑英想起东华军吊打八旗军和碾压明军的战绩,重重点头。
她去年在京城郊外看过驻京东华部队的演习……在东华军的火枪火炮和火箭弹的优势打击下,除非是另外一支与东华军武器相同的军队与其对阵,否则这个世界恐怕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抵挡得住吧?
不过她随后又想到东华军来到辽东之前,大明官军面对后金时的惨败,不禁疑问道:“……可是大叔,如果按照你的说法,那大明的文明程度要远远高于后金,人口土地也远远超过,为何官军还会屡战屡败,连辽东也沦陷了呢?”
张家伟咧嘴一笑,他就是喜欢这丫头的机灵劲,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坐在一旁椅子上作陪的鲁择就嗤笑道:“……哈!真是笑死我了!你还真信这家伙的忽悠了!小丫头,你没上历史课吗?
难道不知道战争的结果,只取决于军队的强弱吗?
大明文明程度更高有什么用,明军那么烂,打败仗不是很正常吗?”
张家伟瞪了眼鲁胖子,不满道,“……我说铁公鸡,你要不会说话就闭嘴,别在这误导人!”
鲁择原本手上一堆工作,却被拉过来陪一个小丫头,心里正不爽呢,闻言立刻反唇相讥道:“……张大诗人那你说说?我哪句话说得不对?”
张家伟一边摸着小女皇的脑袋瓜,一边哼道:“铁公鸡你是管钱的,我是带兵打仗的,比算账,我不行,论打仗,你也是外行!
以前的明朝,不光是军队.烂,上上下下也已经烂透了,军队战斗力拉稀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实际上要真的比较明朝和后金,其实还是后金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当一个王朝内部充斥着贪.官.污.吏,特.权阶层肆无忌惮地挤占普通人的生存空间,却不承担义务,最高决策者昏庸无能,看不到严重的社会危机,普通百姓对朝廷深深绝望,恨不得掀翻它……
这样一个帝国,恐怕也很难称得上先进和文明,在战争中输给野蛮人,也并不太令人惊讶,与其说明朝是败给了后金,不如说是明朝败给了自己内部的蛀虫和吸血鬼。
这也是所有君主专.制王朝面临的问题,皇帝需要爪牙和官.僚治国,但是爪牙和官.僚的贪欲是无穷的,而且还会快速地自我繁殖,最终必然侵害百姓的利益,从而导致王朝覆灭……”
说着他低头看了看有些懵懂的朱淑英,“……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君主立宪制,就等于把国家的统治权,永久地承包给了议会和责任内阁,由民.选的议会和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内阁行使统治,再由各方势力在宪章的规则下,通过博弈后形成稳定的权利和利益的均衡……”
小女皇努力理解了一会儿,然后摇头道:“不明白……”
“……等你再过两年就明白了!”
张家伟也不强求,而是朝对面的鲁择走过去,低声道:“老鲁,我这次回本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所以想把手上的产业交给你照顾……”
鲁择一愣,随后恍然笑道:“……你可是个大富翁啊!就不怕我偷偷转移资产?”
张家伟嘿嘿一笑:“不怕!我给政经学院和会计师协会都捐了不少钱,有他们看着,不怕有人偷我的钱!”
“合着你都想好了,就准备让我白当保姆啊!”鲁择不满道。
他知道张家伟这些年陆续买入了辽东和大明的一些矿山,还重点投资了十几家大型工业企业和航运企业,以及几家农业开发公司。
如果再算上他在东方基金会的份额和在本土的投资,这家伙很可能是共和国排名前三十的有钱人……当然,鲁择自己也不差,同样也是最富有的那批人。
“……我只能保证会公平对待每一家东华企业。”鲁择考虑一下,主动承诺道。
“这就够了!我在太平洋银行给你闺女开了一个账户,每个月一万,算是我给她的压岁钱吧!”张家伟笑着点点头。
两人随后默契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随着东江管委会的经济快速发展,许多最初参加远征舰队的开拓者如今都收到了丰厚的回报,不过元老公民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本土之外的殖民地工作和服役不能连续超过十年,在管委会主任和委员等重要工作岗位上不能超过五年。
因此如何在回本土后安排自己在海外领地置办的产业,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虽然海外领地基本有完善的公司和产权法律,也有初步成型的经理人规范,但人走茶凉这个规律也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在殖民领地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标方面,更是需要考验公司的影响力。
刚刚张家伟拜托鲁择照顾自己在东江和大明的产业,其实也只是要求公平竞争,鲁择也是看在张家伟背靠高文亮和陆军,便宜岳父又是农业执委柴国富的面子上答应了下来,否则一个月一万对鲁择来说,真的只是九牛一毛。
……
八天后,6月5日,中午。
新洲共和国联合航运公司的第一艘远洋蒸汽邮轮,排水量高达4000吨的“信使号”终于如期抵达了复兴港。
这还是第一次有本土的远洋蒸汽邮轮到访复兴港,听闻消息,至少有五万市民赶到码头围观。
见到“信使号”黑色的钢铁船身和冒着白色水蒸气的三根白色大烟囱,人们兴奋地议论着。
“好大的船啊!这一次能装多少人啊?”
“……这还不是最大的船,你们没见过那艘白色的吉龙岛号,那才是真的像座山一样!”
“……听说大明女皇上就要坐这船去新洲大陆?”
……虽然大半年前来自本土的报纸就刊登了这艘船的照片,但是模糊的照片和亲眼所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众人还是忍不住感到惊奇。
“……林主教,此船唤作邮轮船?可是通邮之意?”码头旁边的海关大楼二楼,换上了一声黑色改良汉服的刘宗周向身旁的林恩询问道。
林恩抬手遮住炽热的阳光,打量着码头里停泊的黑色轮船,点头答道:“是的,信使号速度很快,可以快速运输邮件和货物,也可以载客,本土航运协会给她的定位是大型载客邮轮,每次可以运输两千人,现在应该才下水三艘。”
“……东华匠人之技艺,真是巧夺天工啊!”
刘宗周叹息一声,这七八天他在复兴港的所见所闻,真是给了他许多震撼——工业区钢铁厂林立的烟囱、公立小学的课堂、西山大学城里充满朝气的年轻学子……但都不如这艘停泊在码头的钢铁巨舰,来更强烈更直观。
似这等巨舰,即便不安装火炮,仅以自身重量冲撞,恐怕都能将寻常的风帆造船撞进海底,更别说东华人还有传说中的铁甲舰了!
有如此强大的战船,大海必将是东华人的……
林恩希望能把刘宗周转化为一个亲东的儒家大师,便耐心解释道:“……刘教授,这不是单个工匠的手艺问题,而是标准化的思维和对机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整个船舶工业的系统工程。
一名工匠的操作再熟练和精细,也无法比拟水压机和车床的精度和标准……”
“……”
刘宗周默默点头,他发现自己越了解东华,就越是感觉自己白白活了五十多岁,蹉跎了许多光阴。
昔日阳明先生为了实践朱子的格物致知,对着柱子格了三日三夜,一无所获,最终放弃格物,转而探寻人的内心,固然取得了许多成就,却也错失了格物一道的门径。
东华人如今所建造之巨舰,不正是格物的学问得到极大发展的体现吗?
如果当初阳明先生能运用东华人的实证主义、科学精神、逻辑学和概率学等方法,大明何愁有今日的局面?
一旁的林恩不清楚刘宗周的具体想法,不过看他的神情,也猜到了他的内心已经有些动摇。
通过过去两年多的论.战,“东学”总体上对儒教是取得很大优势的,但具体负责这场论.战的林恩很明白,想要让明朝人,特别是明朝的读书人承认自己不如人,并心服口服地向强者学习,到底有多么困难!
中.国人,包括林恩自己,尽管嘴上可能不承认,但潜意识里都是非常骄傲和傲慢的。
因为骄傲,所以很多时候不愿承认自身的落后和问题,即使事实就摆在眼前……不承认存在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学习和改正的可能性。
因为傲慢,下意识地轻视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发展成果和成就,总以为自身是最优秀和最独特的……对本文明和本民.族的自豪其实无可厚非,但强烈的傲慢和自大,无疑会导致进步的放缓和停滞。
林恩在审视和剖析自己以及明朝各阶层的一些样本以后,得出的结论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集体潜意识,是因为长期的大一统帝国传统来带来中心地位认同、目光之内没有强大的对手造成的骄傲情节,以及儒家学说的影响。
简单说,就是春秋战国以后,中原王朝一直是东亚最先进的文明,而且大一统王朝占据历史的主流,这种历史惯性,给国人的性格以及民.族潜意识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华夏王朝自称中.央之国,也是这种思维惯性的体现,这固然为华夏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认同,但也成为了在变革时代阻碍华夏向更强者学习的沉重思想包袱。
林恩是知道八旗入关以后,西方掀起两次工业革命,华夏跌入谷底,而后在亡国灭种的最后关头,才抛弃一切包袱重新向世界强者学习,而后触底反弹的历史的。
当然也清楚华夏为了这些骄傲和傲慢的思想包袱,付出了多少惨痛的代价!
他不希望这个时代也重演这种悲剧……即便他已经敏锐察觉到了东华的现代文明与明朝儒家文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是的,林恩悲观的认为,东华的现代文明与儒家文明,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因为在最终目标和手段方面,两者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一个希望建设以人为目的的扁平化自由国度,一个主张建立金字塔式的宏伟帝国……这怎么能兼容?
最后要么是现代文明彻底击倒解构儒家文明,要么是儒家文明渗透进现代文明中,表面看起来沿用了现代式的治理框架,内里还是儒家文明那一套……
「希望有生之年能在明朝之外建立一个继承现代文明的诸夏联盟吧!」
林恩看着“信使号”邮轮,心里默默想着。
让几个或者更多继承东华现代文明的诸夏国家或自治领地,为东华和新明朝提供足够的外部性,这是他和宋维纶以及崔钰等人想到的最后保底手段。
因为竞争才是保证活力的前提,未来诸夏国家内部之间也需要有竞争,才可以使诸夏文明整体持续发展,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