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翌日,天色未明,南京城内外已是人声鼎沸,鼓乐齐鸣。鉴于此番皇帝拜谒孝陵,不仅是对表达他作为后世子孙对太祖皇帝的追思,更是对大明国富兵强的重要展示,因此,该有的盛大仪式自不会少。

经过两三日前的春雨洗礼,今日的南京已然转晴,却残留了雨水的清新。在清晨的微风中,南京城的街道上,一队队士兵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长矛和旗帜,排列成整齐的方阵,从城门一直延伸到孝陵。

这些士兵并非护驾南下的禁卫军,而是从南京各卫所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专业仪仗。他们打仗或许未必了得,但因为此刻个个盔明甲亮,昂首挺胸,目光坚定,至少看起来卖相甚佳,似乎也足够彰显大明军队的威武与雄壮了。

禁卫军当然也有,不过只有开路的一队五百余人骑兵是能让寻常人也见到的,其余部分则分别接过了南京各处要害城防、江防。按照高务实的说法,禁卫军作为朝廷直属的野战军,本职就是打仗用的,仪仗上用不着他们。

至于开路的五百骑兵,那是高务实的保险手段。换句话说,就算这支规模数以万计的仪仗兵忽然集体吃错药,全都莫名其妙的反了,那不顶用。这五百骑兵足够把皇上安全送回南京城,置于禁卫军的护卫之下。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朱翊钧在高务实的陪同下,由皇宫出发前往孝陵。皇帝车驾由十六匹骏马牵引,车身雕刻着龙纹,金碧辉煌,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车驾前方,是一队队手持金瓜、斧钺的仪仗队,他们步伐整齐,神情肃穆,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沿途的百姓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山呼万岁,声震云霄。朱翊钧端坐在车驾之中,面带微笑,向两旁的百姓挥手致意。他知道,这是他展示自己文治武功、稳固皇权的绝佳机会。

万历朝毫无疑问的头号重臣,太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靖国公高务实也在御车之上,就站在皇帝左手位置。这个位置,意味着文臣之中的“班首重臣”。在皇帝右手位置站着的,则是魏国公徐弘基,代表武臣勋贵之中的班首重臣。

其实魏国公在靖难之役后从来不算武臣班首,不过今日不必寻常,因此皇帝钦定了让魏国公站在这个位置。

这位魏国公并不是高务实早年捧起来的那位(见本书第一卷),但正常来讲他也要承高务实当年的情。

当时还是隆庆末年,高拱刚刚起复回京,正巧南京魏国公的承袭出了点小问题,时任魏国公徐鹏举有废长立幼的心思,因此玩了点小手段。高务实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使人揭破了此事,最终徐鹏举被罚,惊惧交加之下很快病死,徐邦瑞成功袭爵。

徐邦瑞于隆庆六年四月丙寅袭魏国公爵位,万历二年任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书,按照惯例慢慢升官,做到南京守备勋臣,但在万历十七年就病死了。

然后是徐维志,即徐邦瑞之子(一作徐继志),他于万历十七年九月丙寅袭魏国公爵位,万历十九年正月己酉协守南京兼领后府,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南京守备勋臣或者“外守备”。可惜这位身体也不太好,仅仅四年之后,于万历二十一年八月癸未病死。

这样就到了今日这位魏国公了:徐弘基。他是徐维志之子,于万历二十三年七月己亥袭魏国公爵位,任后军都督府佥书——注意,不是南京守备勋臣。甚至因为袭爵时刚刚成年,实在过于年轻,所以至今也没做到南京守备勋臣。

在原历史上,他是在万历三十五年开始协守南京领后府的,在万历三十七年四月还兼提督操江。一直到天启元年,他才以疾辞任,又加太子太保。崇祯十四年复守南京,加太傅,后卒,谥庄武。

这位魏国公虽然看似混得不错,但说这些大家想必也无感,那不如这样说:他就是后来那位打开南京城门,向鞑清投降的魏国公徐文爵……之父。

虽然原历史上大明的完蛋是因为内部各种操蛋事太多引起的并发症,南京失陷之前江北全丢,史可法都殉国了,这时按理说强揪着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魏国公徐文爵骂,好像也没多大意义。

但是,高务实依旧十分鄙薄此人,大明养你们徐家在南京当了两百多年的土皇帝,南京失陷时你作为徐家话事人,即便拿不出任何挽救危亡的手段,至少也应该有一死报君恩的坚定,结果就这?养你还不如养条狗,狗都比你有志气。

因为这个关系,虽然原历史上的徐弘基好像没什么大问题,但高务实成见在先,觉得此公教子如此,自己想必也强不到哪去,只是生逢其时,没碰上生死考验罢了。

书归正传。皇帝车驾缓缓驶入孝陵,陵园内早已是庄严肃穆。陵园的入口处,是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面刻着“孝陵”两个大字,苍劲有力。牌坊之后,是一条长长的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到了这里,圣驾驻跸,皇帝在高务实、徐弘基的搀扶下下了车来,与陪驾众臣按照次序鱼贯而入。相应的一些繁琐礼仪,此处按下不表。

等君臣就位,仪式正式开始。礼部尚书于慎行再次充当司仪,高声宣读祭礼流程。他虽然年迈,但因为皇陵修建之时就考虑到了收音问题,此刻却也显得声音洪亮,一句句话都回荡在广场上空。

首先是奏乐献舞,各类相应曲目声震四野,响彻云霄。乐师们演奏得铿锵有力,展现了大明朝的繁荣昌盛。

随后,朱翊钧在高务实与徐弘基的引导下,缓缓走向祭台。他手持祭文,面向太祖陵寝,心中默念着……大概是对太祖的敬仰与感激之类的话。当他正式宣读祭文时,全场静默,只听得见他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

“朕以凉薄,得承大统,御极以来,夙夜勤谨,唯恐祖宗英明受损,百姓生计维艰。今亲至孝陵,秉虔诚之心,恭祭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之灵。

太祖皇帝开创肇始,奠万世之基,功高盖世,德被四海。朕承太祖之遗训,御极天下已三十载,夙兴夜寐,矢志不渝,文治武功,皆有所成。”

“朕闻安邦以文,因之开海通商,故万国来朝,物产丰饶;劝课农桑,故百姓安乐,五谷丰登;扶植工商,故百业兴旺,国库充盈;改革驿路,故万道顺畅,信息通达。此皆太祖皇帝之遗泽,亦朕辛勤恭谨之所报也。”

“又闻定国在武,因之收复安南,南疆重归版图;北定蒙古,草原得以安宁;痛击倭寇,海疆再无烽烟;光复西域,胡虏不敢正视;接纳朝鲜,天朝之所威光!此皆太祖盖世武功之所承,亦朕继往开来之所报也。”

“朕知今日功成,皆赖祖宗庇佑,群臣辅佐,百姓拥戴。故于今日清明,率百官拜谒孝陵,缅太祖皇帝之功德,告列祖列宗之英灵,彰大明之国威,励后世之儿孙。

愿朕子孙,勿忘祖宗创业之艰难;愿朕臣工,勿忘读书习武之本念;愿朕百姓,勿忘巍巍华夏之正朔!念兹在兹,殷之切之,其言其心,俱在此中。”

祭文宣读完毕,朱翊钧将祭文放在祭坛上的火盆中焚烧,象征着将他的祭言传递给太祖皇帝的在天之灵。随后,他再次跪拜,全场的文武百官和士兵也跟着跪拜,场面庄严肃穆,令人动容。接着,是献牲、焚香、敬酒等仪式,每一步都严格按照礼制进行,无一不体现出这场拜谒孝陵仪式的重大政治意涵。

与孔庙事件不同,此次拜谒仪式结束后,朱翊钧没有“多生事端”,而是在高务实、徐弘基的陪同下,依礼缓缓离开了孝陵。

作为一位已经被京华系宣传机构大肆宣传为万历中兴的圣君,他当然是知道轻重的。这场仪式不仅仅是一场对太祖皇帝的祭拜,更是一次对自己的政治宣传。既然如此,他有怎会在此事上横生枝节呢?平稳、顺利的完成,才是他的希求。

随着皇帝的离去,孝陵再次恢复了宁静。然而,这场盛大的拜谒仪式,固定将会被载入史册,成为万历中兴的辉煌见证。

而对于高务实来说,这场仪式的结束,也意味着他将此番南下那摆在明处的差事顺利完成,接下来就该着手处理南京官场的问题了。

从孝陵回到南京城后,高务实没有回春和宫,而是直接去了南京都察院。如今北京六部的堂上官除了少数留守京师之外,大部分都随驾南下到了南京,这就意味着南京的各部衙还得空出一些办公场地出来。

可别觉得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里头的门道大着呢。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原先的各部衙都是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来设计建造的,每个官职对应其签押房,现在北京来了一批堂上官,甚至可能还有部分郎中、主事之类,那么现在要空签押房出来,谁该让谁呢?

比方说,现在礼部尚书于慎行来了南京,南京礼部尚书郑洛就得把自己的签押房让出来给于慎行用。但是这里其实很有一些问题,比如郑洛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资历极老,而于慎行是隆庆二年进士,虽然在此时的朝廷中资历已经挺老了,但还是远比不过郑洛。

根据大明朝的习惯,同朝为官,资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排座次之类事情的时候,是一条很重要的考虑项。但于慎行和郑洛谁让谁这个问题又不只是资历问题,还在于两人的身份。

郑洛算是实学派的人,但当年就不算高拱的嫡系,甚至也不是郭朴、张四维的嫡系,一直都算是实学派中比较边缘化的人物,可同时他自己官职不低,曾经在高务实平定西北之乱后负责拓边青海,也就是追剿蒙古叛乱余部的势力,是做过经略的。

然而,他因为年纪较大,升官的机会就不大了,因此回朝后不久便被打发到南京礼部尚书位置上来养老,现如今身子骨早就不行了。高务实依稀记得,原历史上的郑洛甚至应该在两年前就病故,这一世不知道是不是京华医药干得不错,郑洛居然已经多活了两年。

与郑洛不同,于慎行却是个中立派,也就是传统理学一派,从官多年并未加入过心学或者实学两派之中,但他又和这两边都关系不错。同时,他因为是高务实乡试时的大宗师(河南督学),在朝中也算是地位超然,谁见了他都得给点面子。

一边是资历虽老但时日无多,且手中并无实权的郑洛,一边是地位超然且有礼部实权的于慎行,他俩如果真要争一争这个南京礼部尚书签押房的临时归属,显然会是一个很麻烦的事。

好在,因为郑洛是真的老得快要油尽灯枯了,签押房什么的他都根本不去,几乎一直都在府中养病,这才让南京礼部的“换办公室危机”消弭于无形。

以上只是拿礼部举例,其他部衙哪个没有同样的问题?无非有的好解决,有的不好解决罢了。相同官职之下,南京那位如果资历不如北京那位,这情况算是最好不过。一旦南京那位的资历高于北京那位,几乎就免不了一些明争暗斗。

通常情况下,这种事是不会被摆上台面的,毕竟大家都要装个正人君不务虚名的模样来。可是,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官场上的虚名其实是不能不挣的。

“若不披上这件袈裟,世人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好在,这些麻烦事都麻烦不到高务实,只是南京城中涌动的暗流而已。对于他而言,南京户部不可能敢跟他争签押房,而且他平时也不去,只在春和宫居住、文渊阁办公。何谓超然,这就是了。

南京都察院的情况比其他部衙就好多了,因为南京虽然也有都察院,但是不设左都御史,只有右都御史、右副都御使、右佥都御史各一人,因此现任北京左都御史萧大亨到了这里,那真是妥妥的上官,根本没人能和他争。而在他的亲自带队之下,北京都察院的其他官员也都跟着腰板子铁硬,完全压着南京都察院该让的全让。

因为提前收到了通知,萧大亨带着南北两京都察院高官在衙门门口迎接。见高务实到来,他立刻率众上前,老远便长揖相迎:“下官领两京都察院各堂上官见过元辅公爷。”

“元辅公爷”,这算是什么奇怪叫法?

“总宪不必多礼,公务时称职务即可,诸位亦然。”高务实摆了摆手,请众官免礼,然后道:“此次调查,皇上十分关注,因此还需都察院多多协助。”

萧大亨忙道:“元辅言重了。下官等定当竭尽全力,以助元辅。”看来萧大亨确实也是个会做官的,一听高务实的话就明白其中意思——协助。

领导说话往往就是这样,要么第一个开口,要么最后一个开口。第一个开口,那叫定调,最后一个开口,那叫决断。元辅一上来就定调了都察院的任务是“多多协助”,所以萧大亨的回答中就很聪明的强调了“以助元辅”。助,当然就是协助,是个从属配合的工作姿态。

高务实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总宪,劳你立刻召集有司,去与东厂及锦衣卫接洽。记住,一应涉案人员,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查,但有消息,即可送与我处。”

“下官明白。”萧大亨拱手应道。

高务实又道:“另外,本阁部与皇上及陈掌印有过商洽,因东厂提督出缺,此次调查之事,厂卫方面由陈掌印委托给了内守备田义负责。”

“是。”萧大亨再次应道,心中却是一动。

调查南京皇宫修缮案,却让南京守备太监负责具体操作,那意思就是说只查勋贵与文臣,而内廷倒是提前摘出去了?呵呵,这个针对性,属实是有点太过明显呢……

高务实很满意萧大亨这副不管命令是什么,我只管听命行事的态度,扫视了南北两京都察院的高官们一眼,点了点头,简单道个别,便即转身离去。

----------

感谢书友“书友”的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阿勒泰的老西”、“胖胖龙2003”、“redcat”、“doni”、“o尚书令”、“klauszx”、“迦楼罗娜迦”、“书友”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本章正文4800+字,算是给上一章补了点。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