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阳、平壤明军北撤回国整训,此事是真是假?真倒是真的,只不过整训并非主要目的罢了,高务实此时调他们回辽东,目的很简单:让朝鲜延续壬辰年的失败,等到了战况危急、朝鲜主动请明军救命之时再说。

这个主张在朝廷中引起过争议,因为朝廷中下级臣工并不知道高务实的计划,简单的认为他此时不把尚且滞留在丹东的大军派往朝鲜本就有些说不过去,居然还把原驻汉阳、平壤的守军北调搞什么整训,至少这个时机就非常不合适。

要不是高务实在军务这一块的威望实在太高,恐怕就凭这一手,朝中就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指责他胡乱指挥或者畏敌如虎了。

即便如他这般威望,也有人上疏指责他只顾军事、不顾宗藩之谊,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政治敏锐性,忽视了和朝鲜两百年的友好关系。对此,高务实的回答是:“宗藩之谊若何,该员可曾问过宋应昌、李如松等?”

高务实之所以懒得正式自辩,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决定有人背书:在命令下达之前,皇帝是举行过文华召对的,而且在高务实的要求下,这次文华召对并不对外公布议题和讨论结果。

事实上也正是在这次御前军议中,高务实说服了皇帝与诸位内阁同僚,坚持所谓宗藩之谊大不过宗藩之别,即宗主就是宗主,天下间万无宗主国大军不能指挥藩镇、藩王之兵的道理。

故,朝鲜既然不服皇命,那就让他们吃点苦头,以免又如前次一般分不清主从尊卑,连君君臣臣的道理都不明白。所谓恩威并施,即是如此。

宋应昌这次回到丹东速度很快,而且高务实许诺的加强和整训也的确不是说说而已,戚金、吴惟忠等都获得了补充,不仅换掉了损坏的军械,还额外补充了部分偏厢车。

在前次的实战中,明军发现戚继光力推的车阵对于日军那种也有不弱火绳枪装备的军队很有效果,可以显着降低自身伤亡,因此高务实立刻要求顾养谦在蓟辽赶制了不少,这次一并送来加强援朝大军,戚金等也就都分到了应得的部分。

宋应昌到了丹东之后还发现一件事,李如松的直属嫡系主力虽然都去整编了,但包括杨元在内的部分李家军宿将却带着本部留了下来,他们仍然要在朝鲜再次作战。

宋应昌很快明白,这是高务实故意的。这么做的目的是一边通过战争将这批李家军宿将拖在辽东,给李如松有时间恢复实力、继续保持李家军整体的实力平衡;

一边是李家军既然投靠了实学派,那当然不能因为前一次那几千人的损失就全员溜号,接下去该他们出力的地方还得他们上,别想趁机偷奸耍滑。

当然,伐元之战胜利之后九边防务体系变动,九边兵力相比此前要吃紧一些,朝鲜这边还是需要辽东军出一把力的原因大概也是有的。

总之这一次兵力汇总之后,不算陈璘所统帅的水师方面,仅麻贵统帅的援朝大军全军就有一共十万零七千人,两倍于第一次援朝。看得出来,这一次高阁老是要彻底解决朝鲜问题了。

宋应昌觉得有些庆幸,得亏了自己是实学派中之人。否则前次打成那样,没有完全达成战略目的将日军赶下海,大军内部还闹出南北军矛盾,那自己大概率是要负罪回国接受惩处的,现在高阁老依然坚持用自己为平倭经略,这是莫大的信任。

他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一定不能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每一场仗都必须打得小心谨慎,万万不能再出纰漏了。好在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麻贵虽然也是勇将,但至少比李如松的风格要稳健不少,这次应该不会搞出第二个碧蹄馆之战了。

宋应昌可能不知道,他的想法与麻贵竟然也不谋而合,只不过双方的出发点倒是略有不同。

前次伐元之战后论功行赏,除了高务实作为整个战争的全局策划者和总指挥得到了最高程度的封赏,直接一战获封侯爵之外,以下便是戚继光获封伯爵。除了他们二位,其余有功人员的封赏就“平平无奇”起来了。

例如麻贵,最终论功时他排武将第三,仅次于戚继光、李如松。但问题在于排在他前面一位的李如松也只捞到“叙伐元功,升一级,荫一子锦衣卫指挥同知世袭”,另外再升授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那么很显然,麻贵的功赏不可能超过他,实际上麻贵的功赏和李如松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最后的“中军都督府”换成了“前军都督府”,而都督同知换成了右都督——正一品的右都督当然高于从一品的都督同知。

不过,这样的封赏可不是功赏倒置,而是麻贵资历比李如松老,他此前就已经是都督同知了,这次要升只能是右都督。

然而,戚继光既然获封伯爵,目前在军中综合考虑下来又最有资格接替戚继光的将领恐怕就是麻贵,那么麻贵自己当然也会有些希求“进步”的想法。

武将要“进步”,最稳妥的就是凭借战功获封,但战功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先都不必说打不打得赢,你至少首先得有仗可打才行,而这有仗可打……那不就得指望高阁老器重栽培?

现在高阁老的器重栽培已经就位,麻贵当然更想打好这一仗。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次援朝第二仗着实非同小可,不仅出兵超过十万,而且有一个关键点是不同于前几次在高阁老麾下作战的。

前几次高务实用兵出兵人数也很多,他本人自然也是以文官身份统兵,但有个相对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高务实带兵时手下的总兵们互不统属,朝廷或者说皇上并不在这一群总兵中指定一位提督统管军务。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么做是为了让高务实更好指挥,当然也意味着皇上认为高务实本人就能统管军务,不必另外从总兵里挑一位出来。然而在朝鲜的作战却不同,前一次有李如松提督援朝平倭,这一次则换成了他麻贵。

总兵可以做提督,但提督未必一定得是总兵,例如高务实上次平定西北的时候,就是以文官身份提督西北军务。故而可以这样说,麻贵还是头一回提督方面军务,这是一种资历,也是一次莫大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打得好,参照目前皇上和朝廷对朝鲜战事的重视程度来看,恐怕也有机会捞个伯爵当当。

前文曾有详述,大明早年武将封爵容易而文官甚难,到了后期则反过来了,变成文官依靠军功封爵的还能找出几个,武将封爵的抛开上次的戚继光之外却只有一个李成梁——甚至李成梁一开始还只是流爵,是后来再有了其他功劳才积攒成世爵的。

也就是说,武将封爵反而比文官依靠武勋封爵更难了。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他麻贵也能趁着此次援朝之战的机会捞个爵位,那可就真是光宗耀祖了,也让“东李西麻”真正变得名副其实。

有了这样的奋斗目标,麻贵虽然按照高务实的要求尚未南下进入朝鲜,但却已经做足了准备。

他不仅亲自检验了各部武器装备、后勤粮饷等配备,更是时刻不曾放松训练备战,还从被调来他麾下的辽东军口中详细问明了朝鲜的山川形势等相关事宜。另外,对于日军方面的情况,他更是着重了解、研究,针对日军此前的表现,做出了好几套战争预案——这是多年来跟随高务实打仗学来的。

这种战前预案在南疆早已普及,因为南疆的各大警备军都已经有了参谋部的正式编制,但在大明军事体系中暂时还不曾推广。

大明这边的改革到底不比南疆,可以由高务实一言而决,大明朝廷的改革一贯有赖于高务实本人的地位提升,此前他还搞不了这种在全军上下直接改革制度的大事——祖制嘛,虽然高务实也改过不少,但总体而言想要绕过去也是需要前置条件的。

现在宋应昌来了,这是实学派的自己人,所以麻贵也没什么顾虑,直接拿着几个预案就去给他看。

宋应昌一个一个认真看过,惊讶道:“为何这些预案全都是在朝鲜几乎全境沦陷的情况下才开始算的?”

麻贵轻咳一声,道:“这个……是侯爷的意思。”

“啊……”宋应昌眼珠一转,试探着道:“侯爷这是故意要整朝鲜?”

麻贵忙道:“侯爷高瞻远瞩,岂是末将能深解其意的?不过前次作战朝鲜争权干涉之举确实令侯爷颇为不满,此番若说是借日军之手敲打敲打朝鲜,末将觉得也是情理之中、理所当然之举。”

“敲打朝鲜诚然必要,不过……真要敲打得如此厉害,让朝鲜再一次近乎全境沦陷才足够么?”宋应昌有些担忧地道:“做到这个程度,敲打肯定是敲打够了,但岂不是也加大了我军光复的难度?

而且,前不久我还听说朝鲜王将咸镜道等地的一些矿山开采权卖给了京华九十九年,若是任由朝鲜全境沦陷,那这些矿山又该怎么办?”

麻贵道:“这些问题侯爷倒是并未提及,不过依末将来看,那些买卖才刚刚谈下来,京华做事就算再快,现在也不可能就已经动工了,所以应该不至于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宋应昌想想也是,稍稍放心了一些,但又问道:“那么从军事角度来说呢?咸镜道方面大多都是山地、树林,上一次日军是由于要收缩战线力保汉阳,这才将加藤清正调了回去,主动撤离了咸镜道。

那么这一次日军万一吸取了教训,死守咸镜道不肯退缩,那么先不说几座城池好不好打,至少在那深山老林里行军就很不容易了——毕竟我军炮兵、骑兵远比日军要多呀。”

现在这个年代,炮兵机动力是个大问题,就算京华改进了一些炮车结构,但总赶不上后世的机械化,甚至比一战乃至近代战争时期的马拉大炮也要更加惨不忍睹一些,如果真要搞一支明军大兵团带着上百门大炮在山沟里打转,那还真是个大问题。

相对而言,骑兵虽然有“逢林莫入”之说,但只要有路存在,好歹还是能走,而朝鲜怎么说也是有官道的,不至于让他们钻树林机动,总比炮兵部队好办。

不过麻贵听了这话却笑起来,道:“这一点经台倒是不必太担心,首先日军在咸镜道就算要坚守,其能派驻的兵力也必然有限;其次我军也不必非得亲自去处理咸镜道的日军。

按照末将的计划,我军主力只要如前次李总戎的打法,由西线一路南下即可,不必去管咸镜道的事,那边的战事交给女真联军去办就好。”

“女真联军?”宋应昌深吸一口气,迟疑道:“真要让他们单独负责方面之战?且不说朝鲜一直反对女真出兵救援,就算朝鲜不反对了,我看这女真联军的首领必然是努尔哈赤,这恐怕也……麻提督,你应该知道侯爷对此人是相当提防的。”

“不错,经台所言句句在理。”麻贵先肯定了一下宋应昌,然后又道:“不过侯爷也说了,他就是想看看女真和日本交战的结果。另外,侯爷虽然没说,但末将总觉得……侯爷可能是不希望努尔哈赤闲着没事做。”

“不希望努尔哈赤闲着没事做?”宋应星细细品味了一下这句话的含义,缓缓点头道:“我明白了,李如松所部颇有损耗,萧如薰这边的兵力又有很大一部分现在调拨到了你的麾下,这样一来辽东的兵力算是下降到了近些年来的最低程度,此时让努尔哈赤带兵南下到咸镜道作战,那他就不会有机会对我辽东本土形成威胁了。”

麻贵欣然道:“经台高见,末将也做此想。”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Dr.徐嘉辉”、“云覆月雨”、“曹面子”、“KeyNg”、“单骑照碧心”、“日月不落夏威夷”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晚上临时被通知在小区做核酸,差点耽误更新了。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权行天下大唐静等李二杀兄大明不怕!有我在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