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万四千四百两。”高务实默念了一下,开口道:“这是按白米白面的价格大致估算的,不过我看不必拨付现银。辽东苑马寺去年的玉米和稻米都颇有盈余,本来应该是今年拿去卖掉入账的,现在不妨换个思路,直接从苑马寺拨付食物。

七三开吧,七成玉米配三成大米。目前玉米比面粉便宜不少,可谓量大管饱,换了玉米之后还能给干活的人多吃一点。

另外据我所知,以往辽东徭役用工,服役之人需要自带盐巴,这一次算皇上恩赏,盐巴就由辽南盐场出了吧。这件事我会行文盐场,运费也不必工部负责,京华商社将顺道送去铁岭与开原。”

前面说的那些也就罢了,无非是高务实精打细算。但盐巴由辽南盐场提供这话一说出来,众人就连忙发出一片赞誉,连石星也不得不附和一番。

大家都是明白人,高务实说是说“算皇上恩赏”,可那辽南盐场里皇上只是占干股,根本就不管其中的运作。现在虽然是挂皇上的名头发盐,其实东西都是高务实自己出。

盐在后世显得不值几个钱,可在此时却不便宜。当然,价格这东西是比出来的,那不妨比一比。

后世曾有一张房契,上头写的是万历十五年七月,安徽境内许姓居民买到一别墅,该别墅占地五亩,有楼房三间,平房二十八间。

像这样一处别墅,放到后世的北京或上海,价值数千万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即便在安徽,售价怎么着也得数百万以上吧?可人家许先生只花了纹银一百零六两。

一百零六两银子价值几何呢?万历十五年夏天,江南斗米二钱,按粮价折算下来,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后世160元左右。也就是说这一百零六两银子还不到软妹币两万元,放在高务实穿越那会儿,这么点钱甭说买别墅了,就算是普通商品房,也是连一间厕所都不够的。

由此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大明的房子很便宜,至少南北二京以外的房子显然很便宜。

同样在万历十五年,同样在安徽,人们买一斤盐,却要花三钱银子。按每钱银子折合十六元计算,每斤盐卖到了四十八元,而后世的加碘食用盐,平均每斤只卖一块多钱。

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万历年间的盐是很贵的。

其实,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官方向“灶户”(专门负责制盐的农户)征购食盐,每四百斤仅支付大米一石。

明代一石大米重约一百九十斤,按每斤一块六毛钱计算,一石也就是三百零四元。官方用三百零四元就能征购四百斤盐,说明“灶户”每生产一斤盐的成本决不会超过一块钱。

那么问题来了,市面上的盐价怎么会涨到四十八元一斤呢?

问题出在流通环节。假设你是万历年间一位老板,想弄些食盐来卖,那么你首先必须向盐运司申请盐引,也就是经销食盐的许可证。

凭盐引支到盐后,还必须到批验所接受检查,然后你必须去指定的地点卖盐。卖完了盐,还要把盐引交给当地衙门。

这一整个过程不但麻烦,还要花不少额外的钱——此时的衙门吏员明面上的福利待遇普遍拉胯,就等着从别处找补贴了,你主动送上门去,他们自然要用拖着不办的方式提醒你,直到你主动把白花花的银子送进他们的腰包。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很多年前高务实就曾经和高拱说过,盐商虽然赚得多,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花销又转给了“其他人”,因此不能光逮着盐商痛斥。盐商当然可以骂,但更关键的是,秉政之人一定要思考这一整个产业链到底问题出在哪,不然就不可能根治。

回到盐价,此时食盐的生产成本虽然很低,但附加在运输和销售环节的成本却是非常惊人的,那些卖盐的老板们吃了这么大的哑巴亏,岂能不将盐价连翻几十个跟头?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盐商把盐价定得很高,那干嘛不甩开盐商,直接去找灶户呢?这主意不错,可惜完全不现实,因为中国自汉武帝以后就几乎一直实行食盐专卖制度,除了持有许可证的盐商,其他人是不能找灶户买盐的,大明当然也不例外。

您要问为什么,或许大明的官员会给您解释:从盐商那儿买的盐叫商品盐,从灶户那儿买的盐叫小产权盐,商品盐才合法,小产权盐是不合法的。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高务实作为户部尚书,合法不合法这个问题只要皇帝不插嘴,那他就是最终定义人。他说从辽南盐场支给,那这批盐的去向就一定合法——但是别忘了,省掉中间环节之后,这批盐的成本并不高。

权力为什么值钱?高务实这番操作就是生动范例。

灾后重建的人力问题解决了,但还有其他问题不好办。石星等大家安静下来,又开口道:“阁老仁慈,不过当地房屋垮塌如此之多,工部在辽东却没有多少木料库存,这重建所需的物料却不知该从何获取?”

石星这么一说,高务实还没回话,却惹恼了户部四侍郎中排名最末的赵于敏,他面色不豫地道:“此乃工部当管,大司空怎好一句话便推得一干二净?”

石星知道自己在实学派面前早就不可能洗白了,因此也光棍得很,当下便呵呵一笑,道:“赵少司徒要这般说,本部堂也无甚可辩,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赵少司徒不会不知吧?

工部自打交了财权,如今连多存一根木头都得先报户部审批,而户部却似乎总觉得工部存储太多,不仅有浪费之嫌,甚至是故意从中渔利。

因此,这些年来工部在各地仓库所储的木料石材那是一年少似一年。以如今工部在辽东所储物料而言,我看顶多也就够重建两地的城门楼子,那些衙门、仓库、营房什么的……恕本部堂无能为力。”

赵于敏冷哼一声,道:“有那么艰难么?就地烧砖、就近伐木,难道不行?”

“赵少司徒官宦出身,对建材物料看来不甚了解。”石星哂然一笑,道:“不知赵少司徒可否听过这么一句话:‘槐木椽,榆木梁,柿木柱子夯土墙’?”

这说法赵于敏还真没听过。他赵家乃是山西长治名家,其父赵希夔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历任直隶安州知州,山东东昌府同知,四川、云南佥事,贵州参议,湖广副使,陕西按察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

换句话说,他爹退休的时候已经是从二品的高官,他家什么条件还用说吗,怎么可能去了解民间建房要从什么物料?

眼见赵于敏迟疑,石星语带不屑地笑道:“槐者,怀也,有念旧思古之寓,即不忘祖宗是也。而槐木又是‘鬼伏之木’,将槐木当作盖房的椽子使用,可以利用‘家鬼’来抵御‘外鬼’之侵袭,因此可以镇宅。故在建房之时,民间喜用槐木做椽子。

榆,木材纹理通直,花纹清晰,弹性颇佳,更重要的是不易变形,亦不易开裂,而且耐湿耐腐。即便屋顶出现漏雨,短期内也不至于使榆木梁腐朽。另外,榆和‘余’谐音,有‘家有盈余’之意,因此民间喜用榆木做房梁。

柿木即黑柿木,自古以来就被尊称为神木,亦有趋吉避凶之功用。此木质地坚硬细致,纹路曲折变化多端,黑褐色的木纹有直线细纹、卷曲云纹、山水状纹,可谓万般变化,因此能使屋中更具生气,民间故喜用柿木做梁柱。

至于夯土墙……莫非赵少司徒不知砖屋贵于土屋,且土屋颇有冬暖夏凉之效,民间疲敝,可比不得赵少司徒家中可以夏取镇冰、冬烧地龙呀。”

想不到一句话没说好竟然被石星一顿嘲讽,赵于敏面色涨红却不知如何反驳。其实他家虽然条件不错,但也只能做到“夏取镇冰”,那“冬烧地龙”却是真不至于。

这玩意即便因为这些年煤炭产量飞速提高而降低了使用成本,但除了皇上、王爷、勋贵们之外,一般也就只有高阁老这种不知自己有多少钱的人家才烧得起。

然而石星居然还没说完,他继续道:“另外,这建房的木料可并非随砍随用的,各型木料均需提前风干,而且风干所需时间也各不相同,有的需要三月,有的需要年余,甚至还有一些需要更久。

若是未能风干便在建房时用了,轻则发霉长出蘑孤来,重则几场暴雨积水便会垮塌……所以,赵少司徒所谓‘就地烧砖、就近伐木’,还真是不行的。”

赵于敏被石星说得面红耳赤,不知该如何回答。与会众人里头自然有懂建房的,也不是不能想出办法来,可是无论怎么想,到底也摆脱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但凡户部不肯批银子,说什么都是白搭。

而现在的问题是,大伙也都知道,没有哪个地方会专门存放大量的建造用木,因为木料也是要占库房的,放那么多存着,仓库和看仓库不要成本的吗?

换句话说,现在的问题其实还不光是户部肯不肯出钱,而是辽东本地估计一时凑不出那么多合用的木料。那么,如果这些木料还要从关内运输过去,那可真是豆腐捧成肉价钱,太不值当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好半天,愣是没商量出个结果。眼看着事情纠结在这种细节上,高务实忍不住拍了拍桌子,道:“肃静!”

众人一齐住口,目光都朝这位大明财神望去。

高务实当然变不出木头来,不过……他也不必变,因为他有。

“辽南盐场附近有京华的一处造船厂,原是为辽东建造内河船只所建,规模不大不小,其间存放有不少木料,应该大部分都是已经风干的。”

他叹了口气,摆手道:“如今春节虽过,但辽东却还冷得紧,若是不能早些重建,不知有多少百姓要冻毙于我等束手无策之下。

建材之木就去找船厂要吧,倘若辽东船厂不够,我便着人从山东再送一些,价格么……就按市价七成来算吧。”

这话说完,自然又引来一片称颂,甚至高务实自己都觉得自己真是个大善人。木料这玩意儿,市价七成基本就是成本价了,而高务实既然答应由京华来提供,那么根据经验,这运费也会由京华自负……那就是赔本赚吆喝啦。

对于这个结果,石星是很满意的。他虽然在任何方面都完全不能和高务实比,但既然双方肯定是无法妥协的,那么通过此事恶心恶心高务实,似乎也挺让人开心。

辽东灾情说完,大家自然又商议起浙江和南直隶的灾情。南方出现冰灾在大家看来自然很少见,不过高务实却不觉得奇怪——小冰河期嘛,降水线南移,低温范围也随之南移,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现在的麻烦不在于已经报上来的两处灾害,高务实更担心的是南直隶与浙江其他离省府较远之地其实也受了灾,只是还没来得及上报。

按照一般经验来看,这两省其他地方的灾情恐怕也轻不了。那么如果真是大范围的冰灾,南直隶、浙江两地民间必然因此损失巨大,不仅势必会影响江南经济,更可怕的则是大把灾民出现在江南腹地。

“江南灾情恐怕非止两处,现在大家商议救灾,也该把这一点考虑进去……”

高务实这般说着,众人也都看着他,但是就在此时,外头忽然匆匆跑来一位户部司务,很少见地顾不得规矩,在门口便叫了一声:“阁老,宫中急讯:东厂提督王安自缢身亡!”

东厂提督王安自缢身亡?

这消息传来,与会众人顿时一片哗然。堂堂东厂提督,而且是年纪并不大的东厂提督,居然就这么突然死了?

与众人略有不同的是高务实,他关注的重点在于“自缢”——不是意外,不是他杀,当然也不是被赐死,王安是“自缢”的。

高务实微微眯起了眼。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肥柴不乐”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早上7点,大伙儿应该还没醒吧,那我这时候更新出来似乎也不算晚?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