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封王大典
整个流程是极其复杂和严肃的。
三天前,郭图拿着一些笔记,开始给士颂进行演练,哪里下步辇,哪里停,哪里跪,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还有整个封王仪式的流程,到什么时间要完成哪一步,都做了细致的安排,这让士颂非常头疼,但是又不得不一一熟记。
没办法,这已经是按照士颂要求剪简化过的,如果按照完整的流程,至少要三天时间。
士颂可不想浪费三天时间,让所有人放下事物陪他玩。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在正午之前,一定要完成整个封王的流程,剩下的就是阅兵仪式。
而各个诸侯听闻士颂会举办阅兵仪式,大致了解清楚后,会派人过来参加。
曹操更是派了他的长子曹昂前来观礼。曹昂是曹操最看重的儿子,在外常常说曹昂类我之类的称赞话语。
而且曹昂本身无一不弱,在军中威望仅次于曹操,是曹操默认的接班人。
不过曹昂在诗文儒经上不是很感兴趣,十五六岁,就在曹操麾下效力,一路征战。
曹操能有今天的我成就,因为有一部分操昂的功劳。
所以,曹操派曹昂过来,就是让曹昂带着眼镜来,多看多问多学多思考。
而孙坚也派了孙策前来,孙坚其实比较冒险的,两个儿子全部在广信,要是士颂有些其他想法,直接扣押了,那么孙坚将面临后继无人,被士颂拿捏的窘境。
但是孙坚要表明姿态,自己理解了士颂的意思,要表达足够的善意。
程昱专门给这些诸侯使者搭建了观礼台,远远的一角,完全可以观看到士颂称王流程的全过程。
士颂士颂走下步辇,对百姓们左右回了挥手,然后踩着用红色丝绸制作的红色地毯,一步步往前走。
观礼台两侧全部站立了一百多名上了品级,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他们满脸喜悦,一脸期盼地看着士颂走到他们面前。
士颂来到百官正前方,然后缓缓转身,先是对着北方一拜,显示士颂对汉朝正统刘宏的敬意,然后供者身对着百官呈现三十度的鞠躬,以显示士颂对百官的敬意,感谢他们一路辛劳。
百官全部呈现九十度的鞠躬,回敬士颂。
然后围着册封高台绕行一周,不过每走几步就会停下,对高台躬身,行礼,一周下来,正好是四面八方,以显示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然后由士家长辈拿来一把荆棘,由士颂背着再次反方向绕行一周,以示自己将会守一方职责,会帮助天子,安民守土。
又过了一个时辰,士颂终于完成一个又一个庄严的过程,解下荆棘,开始登上八尺高台。
高台高八尺,皇帝举行登基或者是祭典,才会用九尺高台。
八尺高台已经是极限,在高可能被人指着逾越。
高台上有一长方形供台,已经放好了牛头、羊肉、马头、鹿头等八大牲口。
这些都是昨天已经准备好了,稍微烤炙到浑身黝黑,半生不熟的样子。
中间放着五谷杂粮,用八个青铜小鼎装着。
而正中的放着一个香案,里面用五谷杂浪混合,作为插香的媒介。
在香案前面,放着崭新的藏青色的王冕服、头梳和王印。
在香案后面,竖着两个檀香制作的屏板,上天雕刻着四爪金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
而屏板正中分别雕刻着皇帝和炎帝。
士颂走上高台后,恭恭敬敬先给两位贤帝上香。
上完香后,由之前的天使走上高台,宣读士颂被册封的诏书,告知天下人,士颂封王,其正统性无可挑剔。
天使是之前士颂接受封王,就被留了下来,好吃好喝地供着。
正好留在今天派上用场。
士颂恭恭敬敬接受了诏书,并且捧着诏书往四方分别一拜。
然后转过正面,天使再拿起诏书,士颂四肢、后背、前胸分别轻轻拍打了一下,告诫士颂,以后要身体力行,不可荒废无道。
士颂再次接过诏书,将诏书供于案台上,焚香告慰天地。
士颂开始转身,对着百官说道:
“吾士颂,四岁启蒙,七岁于雒阳,拜于蔡邕、卢植、韩说、马日箪为师,时年十六加冠,取字公为。
时十七,拜为前锋将军,携王师剿灭黄巾叛党无数,杀张角、张梁………”
士颂开始诉说自己的前半身,总结一句就是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直至平叛伪帝刘焉,累功至封王。
一步步,走到了这一步。
当时颂话毕,所有百姓全部欢呼起来。
连观礼台上的曹昂、孙策都莫名地激动起来。
孙策大声说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士颂用事实告诉所有人,王侯将相,靠着自己的努力是真的可以的。
百姓们高兴和激动,之前虽然也受着士颂的统治,但是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现在士颂封王,建立夏国,走到哪里都可以自豪地告诉所有人自己是夏国人。
仪式还没有结束,此时士颂说完,除了关于和程昱,时候人全部跪下,百姓们自发地跪下。
关羽和徐庶一人一步,走几步便对着士颂八拜,总共停顿八次,六十四拜。然后两人分别从左右上了高台。
士颂展开双臂,昂起头。
两人对着士颂躬身跪下,叩拜八次。
然后起身开始给士颂脱去外袍,露出里面白色的里衬。
然后从案台上,恭敬地拿起王冕袍服,换上。
上面用金丝金线绣着四爪蛟龙,无比威严。
带上王冠头梳,为士颂整理好妆容后,赶紧后撤下了高台,来到百官之首。
为什么是关羽和程昱?
关羽跟随士颂最早,武艺最强,深得士颂的信任,无可厚非。
程昱跟随士颂时间也不短,这些年矜矜业业,不敢有任何懈怠。
士颂在外征战,都是程昱留守,调派物资,而且老城干练,是士颂之心肺。
关羽和程昱跪下后,带头向士颂高呼。
“夏王千岁,与国无疆!”
百姓们也跟着一同欢呼。
士颂高喊:
“重卿平身!”
至此,礼成,士颂进位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