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在西安的消息传出去后,他没有急着离开,但也没接见西安府官员和秦藩的宗室们。也是在西安最大的酒楼,用皇太子金印下帖宴请了当地大族。还有十几位普通的百姓。
厂卫们把太子的请柬送到家门,谁敢不去呢!
他们兢兢战战地赴宴,得到了一笔比市面上田价高三成价格的卖地款、还有一份介绍他们去西安府购买土地的介绍信。
他们颤颤惊惊从厂卫手上接过太子给的银币。忐忑不安地回家。有些人一到家,把身后事都交代好了。等了几天,发现厂卫没找上门抄家。反而等到知府上门,向他们推销无主之地。
太子想要干什么?
密切关注太子动向的人开动脑筋,各种猜测纷至沓来。消息传到京师,竟然变成了太子想把整个陕西买下来,让弥勒教的人无处安身。这不靠谱的猜测信的人还挺多。
这次朱厚照没卖关子,很快揭开了谜底。未免通知经过几道手传到地方上变了味,他直接刊登在《小说报》上。
《京报》报馆在京师,稿件传一回浪费时间。《小说报》是西安本地士子们办的一份报纸。朱厚照出于支持年轻人创业的动机,主动把他的打算登在了《小说报》上。
“这是本王的突发奇想。一个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若失败,请把他当做短篇小说,博君一乐。”这是朱厚照写在《告弥勒教众书》开头的话。
朱厚照知道会加入弥勒教、白莲教各种流派的人都是最底层的贫苦之人。他们很多没有土地,像野狗一样四处找食毫无尊严地活着。弥勒教在他们最绝望的时候出现,让他们感觉有了家,有了能抱团取暖的人。
任何一个社会,包括科技发达的两个月亮世界,都会有这种现象。社会经济物质发达的地方,会有社会救济帮助这群人。太祖算是爱护百姓的,创立了照顾孤寡的养济院。不过养济院就是一个摆设,仅仅针对孤老和孤儿。众多拖家带口求生的百姓,不在救助之列。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只会把他们赶离,不会想着帮助他们给自己惹麻烦。
朱厚照在西安北侧的咸阳、泾阳买下了一万倾土地,取名“劳动营”。不用佃户,而是像作坊一样雇佣人手耕作。统一耕种,统一收割,工厂化、规模化种植。弥勒教徒去劳动营报道。工作满十年既往不咎。
去劳动营报道的人,朝廷会逐一审问,根据犯过的错定下不同的罚金赎罪。罚金只能从工钱里扣。
劳动营欢迎任何人应聘!
劳动营永远会给大家一个用劳力赚钱活命的机会!
《小说报》又火了一次。
刘健戴着眼镜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告示。
文渊阁阁老们每人手持一份,中书舍人同样各自买了一份《小说报》。太子首次承认没底的事,做好“博君一乐”的准备。如此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如何不保存下来。商承庆甚至买了两份,一份看,一份裱起来。
谢迁琢磨:“太子这是要把土地所得直接让利给底层百姓?”
“虽然没人做过,可也称不上难吧?”蔡震不解。
“是怕付给工人的工钱超过土地所得,时间一长支撑不下去?‘永远会给大家一个用劳力赚钱活命的机会’是一个相当沉重的保证。”保国公道。
大明人口众多。每一个吃不上饭的人都跑去劳动营,劳动营能接受的下?
“首辅大人,您怎么看?”谢迁问询刘健的意见。
刘健脱下眼镜捏了捏鼻梁:“太子尝试给陷入困难的人活命的机会。那就让太子试试吧。又不是大兴土木、兴建宫殿的奢侈行为。我们看着就好。不过陕西的弥勒教太多,西安知府怕是忙不过来。让三法司过去帮忙。定罪的事乃朝廷专权,太子记得清,我等也不能拖后腿。”
“这事我立刻就去办。太子应该很急,西安劳改营定下了基调,今后或许也会这般操作。”谢迁道。
他和刘健两人隐晦地对视一眼。他们都想到一个问题:太子打算建几个劳动营?
第一个劳动营由太子出资买地。将来的呢?
南北直隶清丈田亩查出来的土地,一部分分给流民,一部分充作官田,还有一部分被弘治帝收回用于赏赐。接下来清丈的地方是湖广,湖广遇到宗室的强烈抵抗,一直未能清查下去。现在趁着安化郡王反叛一事向宗室动手,宗室总算低了头。
太子会把湖广查出来、不在鱼鳞册上的土地凑在一起再建一个劳动营吗?
太子想用劳动营抵抗每一个王朝末期都会出现的土地兼并现象吗?
太子极为自负,有什么是他都没信心能做好的?怕是只有土地兼并了。
保国公和蔡震或许不会想的这一步,等湖广查出来了太子如果再建一个劳改营,他们再傻也会看明白。
刘健想的更深了一些。
太子几年前就在叫嚣官绅一体纳粮,又在民间培养了快与白莲教达到类似规模的一体党。全国清丈田亩结束,就该官绅一体纳粮了吧?
到时……刘健闭上了眼。
就在内阁集体翻阅《小说报》的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来了。
“刘首辅,传国玉玺送进京了。召些人前往集义殿品鉴吧。”李荣的脸很臭。不但是因为段聪在他不知道的时候认了他当叔叔,也是因为东厂陈宽送来的密信。
李荣避过人,偷偷把密信内容告诉刘健。“送上来的‘传国玉玺’是太子命人伪造的。那块还在弥勒教手里。万一他们跳出来把手上的一亮,又该如何?”
刘健笑道:“公公应该相信太子的能力。太子敢换上假的,定然有万全的对策不让弥勒教跳出来。”
刘健和李荣两人沟通好,随安化郡王一起送入京的‘传国玉玺’便一定是假的!
刘健召集四品以前官员到集义殿鉴别‘传国玉玺’的真假。李荣等司礼监大太监们全员到齐。顾问阁的几位老臣闻讯,也赶来凑热闹。
刘瑾当大家的面,把‘传国玉玺’从盒子中取出。
“哇!”现场一片惊叫声。
李荣脸一黑,问刘瑾,“这是哪块玉?”
“弘仁殿仿造的那块啊!工匠们翻遍史籍,参照了前几朝的玉玺做出来的。玉用的是从陕西挖出来的大块蓝田玉。”刘瑾自得地道,“这枚玉玺是我亲自从弘仁殿拿回来,一路带到陕西去的。没经过他人之手。”
李荣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刘健。
刘健咬牙切齿:“弘仁殿出品,必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