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诚当封伯!”

大明京师皇城乾清宫的暖阁内,崇祯皇帝一锤定音,可见他激动的心情仍未完全平复下来。

在场的大臣和内监,也都是心中欢喜,尤其是王承恩、王德化等内监,他们伴在崇祯皇帝身边时间最长,且将其视之为自己的主子,对其也是最为忠心。

而各位阁臣中,却是表现各异,每人皆有所不同,反倒是举人出身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可能才是最为真正开心喜悦的那个人。

但即使如此,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一句话,他也是不敢轻易接言,还是要等一等,听听首辅、次辅和其他各位阁臣是什么态度。

可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稳坐钓鱼台,却无一人发出只言片语,所有人在这一刻都成了哑巴,一言不发。

周延儒,万历四十一年时连中会元、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中允、左庶子、少詹事、正詹、礼部右侍郎等职。

他善于迎合崇祯帝旨意,于崇祯二年十二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

第二年的二月加太子太保衔,改任文渊阁大学士,九月就升任内阁首辅,并加少保衔,进武英殿大学士,崇祯五年二月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大学士。

然而好景不长,在崇祯六年的六月时候,他因被言官陈赞化揭露曾私下称崇祯帝为“羲皇上人”而被迫辞职。

可是,老天爷竟然不愿意让这位周大先生好好的安生休息。

崇祯十四年五月,时任内阁首辅的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范复粹,在借崇祯皇帝大赦天下之机,释放了众多被囚禁在狱中的官员后,辞官告归。

而早在四月的时候,崇祯皇帝还未同意首辅范复粹辞官之际,便已下旨召前大学士周延儒、张至发、贺逢圣等三人入朝。

八月十二日,周延儒与贺逢圣二人奉旨到京,而张至发则因年迈,又是病魔缠身,未能奉召进京。

而就在周延儒与贺逢圣二人到京的次日,立即就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召见,他们二人随即入阁,周延儒不但是官复原职,更直接出任内阁首辅,接替了范复粹原来的位置。

其实,周延儒的复出早有预兆,复社成员礼部员外郎吴昌时在此前,就曾给周延儒的门生、复社领袖张溥写信,劝他怂恿周延儒复出。

为此,吴昌时、张溥等人更是花费六万两白银,倾尽全力结交崇祯皇帝身边的宦官王德化、王裕民、王之心等人,一心推动周延儒复出。

当然,最终决定权永远在崇祯皇帝本人,但他也是有意再次起用周延儒入阁,所以周延儒才能顺利复出,二度入阁拜相。

而复社领袖人物张溥,在周延儒尚未复出之前,便已经给他密疏了救时十事,要他若果真如愿再出,必要照此行之,周延儒自然是慨然允诺。

话说那张溥所陈的十事,确实都是针对大明当下时弊的良策,实属治国要典一般。

就在昨日,周延儒入京后首次朝觐崇祯皇帝时,就已把张溥所言十事,换成自己的话向崇祯皇帝作了简明陈述。

其中诸如释漕粮白粮欠户、蠲免民间积年拖欠赋税、凡兵残岁荒地方减免今年田赋、宽宥戍罪以下人犯、复诖误举人、广取士额、召还因言事而遭贬谪的官员等。

崇祯皇帝也是无不应允,并赐宴为之洗尘,待周延儒退辞离去后,崇祯皇帝更是大喜道:“还是他!”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对周延儒还是寄予了厚望的,也十分期盼在他的辅佐下,自己能够干出一派大明中兴的气象来。

正是由于周延儒复出后,兑现了他当初的许多承诺,更提拔了一批有声望的士大夫,也取得了一些政绩,以至于被朝廷内外称赞为贤相。

而崇祯皇帝更对其极为推崇,总是称呼他为“元辅”、“先生”,而从不直呼其名,每每朝觐之时,也是频繁的赐坐、赐膳,圣宠日隆,直追当初的杨嗣昌。

但是,崇祯皇帝所不知道的则是周延儒索贿之诸事。

大明首辅周延儒,在利用张溥所陈十事博得崇祯皇帝好感,从而把持朝政之后,便在利用吴昌时、董廷献等亲信,一面结交内侍,一面大肆索贿,进而加剧了大明朝政的腐败。

然而,现在这些事情都还只是刚刚开始,不说崇祯皇帝还不知道,就连京师中的朝臣,以及那些疆臣、抚臣,再有各地方知府、知州等官,也只少数得利者才知晓。

而张诚自打穿越之后,素来就有“烧冷灶”的习惯!

两世为人的他,自然懂得个中的道理,若真个是财大气粗的话,他就会在烧冷灶的同时,继续做到老宝也押,热门也赶。

但如今的张诚,虽说也算是家大业大,钱粮充足,且每月又是进项颇多,可他的开销用度也是十分庞大呀。

咱且不说麾下有近三万大军将士,更有多少匹战马、骡马要养,而且张诚麾下的宣府将士,还个个都是实兵全饷。

再者,云州工坊更是日夜不歇,加班加点赶制着大军所需的盔甲军械、火铳火炮、战车辎车,同时每日里,还要耗费各项资财进行着无休止的改进和研发试验。

就算手里有云州卷烟、烧刀子、细盐、白糖、玻璃奇货可居,基本不愁卖,只愁生产速度跟不上,可即使是如此赚钱,也完全顶不住张诚那庞大的开销。

而他在宣镇之所以还能很好的维持和发展,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银票、粮票、布票,以及银元的被认可和广泛使用。

或许在外人看来,张诚手里不缺赚钱的法子,也不缺赚钱的手段,但他们却不知道,其实这些银、粮、布票,才是支撑张诚麾下庞大开支的基础。

张诚在宣北起家的时候,拢共也就是不到两万两的银子,正是因为强行使用银票与粮票,才能在初期维持住募兵和营操的开销。

所以,张诚的银钱都用在了刀刃之上,哪有多余的银钱处处打点,而“烧冷灶”就省钱多了!

毕竟他们都还处于没有飞黄腾达的阶段,有些人甚至地位和势力,都没有张诚强大,因此胃口也不是很大,比较容易喂饱。

“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这才是张诚所信奉的处事原则。

不过,这冷灶也不是那么好烧,毕竟就算张诚是一个来自于后世的异类,但对于大明历任首辅却也并不尽知。

但有一件事,确是张诚所熟知,那便是崇祯朝的大明首辅,似乎除了温体仁之外,再无长久之人。

因此,当范复粹还在任首辅之际,张诚便已开始攀附下一任内阁首辅,只不过,他也没有想到卸任首辅周延儒竟会复起,梅开二度,再登相位。

所以,他烧的这个冷灶乃是内阁次辅陈演,然而即使是聪明如张诚一般,也没有算计到,陈演这个冷灶,可是真冷啊!

果然,不上供便没有好话。

只听崇祯皇帝耐不住了,他面色一沉,问道:“元辅,以为如何呀”

被皇上点了名字,周延儒此刻也知不能再继续装聋作哑,但辽东的军事,一直都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单独负责,且在他复任首辅以前,就全都谋划好了。

如今,就算有天大的功劳,他也是难分润一分,就算有所分润,又怎比得过为此日夜操劳的本兵陈新甲呢

虽然在表面上一团和气,然在内心中,周延儒也与众人一般,打心眼里看不起举人出身的陈新甲。

而且,他对于陈新甲也是更为嫉妒和防范,因为他此前也听到一些消息,陈新甲在崇祯皇帝跟前,同样极为受宠,时常被单独召见。

现在这个在辽东立下辉煌战功的选副总兵张诚,却正是陈新甲一手培养起来的嫡系,若继续任其自由发展,恐怕不久的将来会威胁到自己的相位。

周延儒略一思索,便欠了欠身子,却露出座椅上羊毛垫子的一角,纵观乾清宫中的各位阁臣,也就他一人有此待遇。

只听周延儒轻声回奏道:“皇上,臣初回中枢,对辽事知之不详,想先听一听各位阁老的意见。”

“这个老狐狸真是狡猾!”

陈新甲仍旧是一副低首垂眉之态,但心中却已将首辅周延儒的祖宗十八辈都问候了一遍。

崇祯皇帝却并没有难为周延儒,而是转过头看向了次辅陈演,眼神已稍显冷峻之色。

陈演在心中对周延儒也是不满,但在面上却丝毫不露,他也知道自己此刻已然是不得不表态了,当下也不再墨迹。

只见他缓缓起身下拜道:“臣恭喜皇上,我大明有张诚如斯猛将,荡平流贼,收复辽东,指日可待啊!”

陈演不愧是一个老江湖,他以贺喜之名,大夸张诚之武勇,虽未表态支持封张诚为伯,但其言下之意,早已表明了心迹。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目光又向下移去,看向同样是新入阁的贺逢圣。

“皇上,臣以为不可封张诚为伯爵。”

贺逢圣起身跪拜,继续道:“张诚虽有大功与国,然毕竟年岁尚浅,恐其受此隆恩,反会心生骄狂之意,而失了进取之心,此反与国朝不利。

臣以为,可先实授张诚宣府镇总兵官之职,并拜其为镇朔将军即可,如此足矣,俟其于辽事最后功绩,再封赏其家中高堂与夫人,以使之继续为陛下效力。

其人虽对我大明忠勇可嘉,然毕竟未及而立之年,以其今日之能,将来必定还会再立殊功,若是今日封赏过隆,将来又以何封之

依臣之见,今日之功,当拜张诚为将,待其将来再立殊功,才好为其封赏勋爵之名。”

崇祯皇帝听了贺逢圣的话,心中隐隐不悦,但随即一想,贺逢圣也是出于公心,这是在为着自己着想,便即释怀。

接下来诸位阁臣各抒己见,其间周延儒是最后一个表态的,他完全支持贺逢圣的意见,而陈新甲作为本兵,原还想为张诚争取一下,也可以之示好与张诚。

然最后见支持贺逢圣的意见占了上风,且崇祯皇帝冷静下来后,似乎也不再坚持给张诚封伯爵,他便缄默不语,成为了这次朝议唯一一个一言不发之人。

诸位阁臣退出之前,崇祯皇帝又发了话:“陈新甲,兵部催一催,要张诚尽速将奴酋多铎等人尸身,运抵京城。朕要献祭太庙,告慰祖宗在天之灵。”

“臣遵旨。”陈新甲忙跪下接旨。

…………

待诸位阁臣退下之后,崇祯皇帝才对身边近臣大太监王承恩问询道:“王承恩,对封张诚为伯一事,你如何看”

王承恩闻言之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一片,他忙跪在地上回奏道:“老奴,不敢妄议国事。”

崇祯皇帝看了看跪在地上,抖如筛糠的王承恩,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但他仍是在心中有些许不甘,便又说道:“朕赦你无罪。”

崇祯皇帝虽然如此说了,但王承恩却仍然不敢妄议朝政,他用力磕着头道:“老奴愚钝,不知该如何回话。”

他顿了一下,才又补充道:“况祖宗有训,内臣不可妄议政事。”

“朕,要你说!”

崇祯皇帝已然明显表示出了不满之意,他这一句话说得阴冷无比。

王承恩闻听也不由打了一个激灵,他久伴君前,自然知道崇祯皇帝的喜怒无常,当下也不敢再拒绝,只得开口轻声回道:“老奴以为,贺阁老乃谋国之臣。”

崇祯皇帝闻言不发一语,他愣了片刻,才淡淡道:“朕乏了,都退下吧。”

乾清宫中的大小太监和宫娥们,都是就在崇祯皇帝身前伺候,自然明白这是皇上想要静静的意思,便都悄悄地退出了乾清宫。

待诸内监和宫女们退下后,崇祯皇帝才站起身,他来到雕窗前闭起了眼睛,任由夕阳洒在自己的面上,就觉十分的舒服。

又过了一会,崇祯皇帝竟幽幽说道:“功高赏轻,那张诚会否心生不满呢”

。顶点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美漫丧钟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我不是佞臣啊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征伐天下逆水行周内铁血中唐女帝太监最风流霸仙绝杀红缎军的征途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骁骑奸臣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三国之无赖兵王明贼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官居一品革清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穿越宁采臣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烟火大唐开元内卫抗命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