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东林党?”

听到李逍的话,朱元璋情不自禁的出声附和道。

东林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党派、一个利益团体。

这让朱元璋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以前自己当皇帝的时候,自己那帮被称为淮西勋贵的人。

对于朝堂之上的党争,朱元璋向来都是深通恶绝的。

不管是历史上记载的朝代,还是他自己在起义军之初。

朱元璋都见识到了不少因为党争造成的恶劣后果。

严重点的,甚至会因为党争而造成王朝覆灭。

所以,朱元璋在他自己做皇帝的时候是最讨厌看到朝堂之上有什么小团体存在的。

这也可以算作是他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了。

他就是想要监视天下官员们,看看他们到底有谁在暗地里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朝中官员之间拉帮结派不但影响内部的团结,更是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毕竟,当一些手握重权的大臣们全部都站在一起的时候。

就算是皇帝对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

而且朝堂之中一旦有好几个党派的话,他们这些朝臣就会只顾着打击异己而忘了整理朝纲。

不管是治国、治天下,还是为了能够稳固老朱家的皇权。

搞党争、搞小团体,都是朱元璋所不能够容忍的。

所以在洪武一朝,朝廷的那些官员们一个个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根本就没有什么党派一说,更不会出现党争。

甚至一些官员连交际访友都特别的克制。

可没想到,到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手上,什么幺蛾子都出来了。

不管是后宫干政还是宦官当权,现在连朝堂之上的党争都出来了。

“唉”

朱元璋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老朱家的这些后世子孙们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

瞥了一眼朱由检,朱元璋眼中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但朱元璋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保持了安静。

他打算继续听李逍说下去。

一边的朱由检听到‘东林党’三个字也是心头一跳。

关于东林党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评价。

当年的朱由检心中也很清楚,朝堂之上是不能够一家独大的。

所以,即便是他将东林党的那些人放了出来,他一样是扶持了其他人来制衡东林党。

但是他还是小觑了东林党的实力了。

最后的朝堂之上还是被东林党给一家独大了,很多国家大事基本都是东林党的官员们在拿主意。

甚至可以理解为,原来的朝堂是魏忠贤一个人专权。

而之后的朝堂就变成了东林党一群人专权了。

面对这些东林党,朱由检也是有心无力。

东林党可比不得魏忠贤。

魏忠贤不过是个太监,即便再怎么权力滔天,也不过是皇家的奴仆罢了。

要弄死魏忠贤,说到底还是皇帝几句话的事情。

而东林党就不同了。

他们是整个文官集团,是江南的那些世家们抱起团来的利益集体。

一旦要动,那就是人头滚滚了。

那动静,肯定比要比办了魏忠贤大上无数倍。

况且,那个时候的东林党在文人圈子里面的地位很高,几乎是有话语权的。

或者说在当时是东林党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的。

那些个自命清高的文人们,一旦开骂起来,那是一个比一个利害。

当年弹劾魏忠贤的十大罪就是出自这些人的手笔。

如果朱由检真的要对东林党动手,只怕天下的文人士子们会将自己给骂死。

所以,对于东林党朱由检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甚至于到了后面即便是恼怒不已,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说起来,这东林党可比魏忠贤要难对付多了。

对于大明朝堂之上的东林党,朱由检的确承认自己的手段浅薄了一些,没能将这些人给驾驭住。

朱元璋和朱由检两人神色上的变化被李逍看在眼里,但是李逍并没有在意。

他仍然自顾自的说道:“东林党就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

“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志同道合的人在其中讲学。”

“逐渐的就拉拢、结识了一批有着共同政见的官员们。”

“这些人以东林学院作为自己的派系,自称东林。”

“同时出自这些人门下的学生们入朝为官后,也以东林党自居。”

“逐渐的随着成员越来越多,东林党日渐势大。”

“他们成功的击垮了朝堂之上的其他对手,隐隐成为了朝堂之上最大的一股势力。”

“直到魏忠贤的出现,才死死的压住了东林党一头,甚至差点将东林党彻底抹杀。”

“可朝堂如果只有一个声音、变成了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的一言堂的话,那对于朝廷、对于百姓来说总归是不好的事情。”

魏忠贤倒下,由被平反的东林党把持了朝政。

这个时候朱由检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朝廷内部的,而是来自于朝廷外部的。

崇祯初年最大的难题是收复被后金占据的辽东地区。

朱由检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曾在天启末年相继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原任辽东巡抚袁崇焕。

袁崇焕此前因私下议和与不救锦州而被弹劾,不得已辞职返乡。

可是最终朱由检还是力排众议,重新启用袁崇焕。

朱由检以袁崇焕取代王之臣,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

面对朱由检的信任,袁崇焕也没有含糊。

直接在朱由检面前表态‘五年复辽’,在五年之内就收复辽东地区。

朱由检听了之后大喜过望,让所有衙门给予袁崇焕特事特办,给予其最大的方便。

并且赐予袁崇焕尚方宝剑,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先斩后奏。

袁崇焕到任后,整顿防务,委任祖大寿守锦州、何可纲守宁远、赵率教守山海关。

对外联络明朝藩属哈剌慎朵颜三十六家、,开市给赏,加以安抚。

崇祯二年六月初五日,袁崇焕以先斩后奏的方式杀东江总兵毛文龙于双岛,接着上疏请罪。

朱由检起初得知毛文龙被杀,感到十分震惊。

单就从品级这一条上说,大明律有规定:“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奏闻请旨、不许擅问。”

毛文龙被斩时的官位是钦差平辽便宜行事总兵官征虏前将军左军都督。

其中的“钦差平辽边宜行事总兵官”属于“使职差遣”,即临时派遣的职务;“征虏前将军”、“左军都督”才是官位。征虏前将军不常设,左军都督是职事官。

即毛文龙真正的官位为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为正一品。

从这一点上说,就算毛文龙真有过错,袁崇焕也只能是“奏闻请旨”、“不许擅问”。

即便袁崇焕手握崇祯赐予的尚方宝剑,但是面对毛文龙这样的重臣,也应该提前知回朝廷。

毕竟,尚方宝剑更多的只是一种象征,而不是真的先斩后奏。

朱由检虽然对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的事情感到震惊,但是人已经死了,他也没有办法了。

辽东地区还是要收复的,此刻也正值用人之际。

况且朱由检还天真的对袁崇焕的‘五年复辽’计划有所期待。

所以对于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这件事情就没有怎么追究,也没有怎么责备。

崇祯二年十月下旬,后金大汗皇太极在西征蒙古途中决定掉头攻打明朝。

兵分三路突破大安口等处长城关隘,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战死于遵化。

袁崇焕率关宁军从宁远回防蓟州镇,亦堵截失败。

后金军于十一月二十日兵临北京城下,是为己巳之变。

袁崇焕率军救援北京,在广渠门外与后金军激战,迫使后金军退却。

可就是这次金军的直逼北京城,也让朱由检对袁崇焕起了疑心。

大金军队浩浩荡荡直接从蓟州而过,袁崇焕居然视若无睹,就这样让大金的军队兵临北京城下。

而这样的情况一共出现了两次。

并且朱由检还听说了袁崇焕私自和后金议和的消息,这让朱由检彻底失去了对袁崇焕的信任。

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后,毛文龙的手下耿精忠、尚可喜带着兵马投降后金。

没有了皮岛在后方的威胁,后金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而大明这边则更加被动了起来。

造成这个局面,都被归咎于是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导致军心不稳。

在加上之前袁崇焕私下议和,后金军队两次平安无事绕过蓟州兵临北京城下。

朱由检便已经对袁崇焕动了心思。

崇祯三年八月,朱由检以谋反大逆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此时正值辽东战事胶着的关键时刻,但是主帅袁崇焕却被凌迟处死。

辽东的局面越加恶化,大明朝廷彻底陷入了颓败的局面。

另一边,因为小冰河期进入比较严重的阶段。

引发灾荒频繁、粮食歉收,西北和中原受灾尤甚。

而田赋加派依然不减,甚至是越是饥荒而赋税越是繁重。

再这样的局面之下,社会矛盾彻底激化。

遭受大旱的陕西澄城爆发王二起义,他们杀死知县、啸聚山林,拉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因为朝廷没钱、没粮,所以也开始削减了开支,开始裁撤一些衙门和衙役。

首当其冲的便是各地的驿卒。

陕西各地走投无路、已经饿的受不了的农民与边镇逃兵与被裁撤的驿卒等合流,纷纷揭竿而起。

这些起义者各自为战、流动性强。

有了这些人的带头,各地饱受压迫的百姓们也纷纷响应。

一时间,大明朝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各种暴动或者起义。

这些起义军里面就有一个被裁撤的驿卒,他叫做李自成。

内有农民暴动起义,外有后金虎视眈眈、侵扰边关。

再加上小冰河时期,全国的粮食欠收,很多地方更是颗粒无收,导致出现了大量的灾民。

大明朝廷也是入不敷出,完全顾不上这些了。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大明王朝开始飞快的坍塌了。

河南地区自崇祯以来“竟无乐岁,旱蝗相继,灾异频仍”。

崇祯十二年以后趋向严重,崇祯十四年更是发生“大饥疫”,到六月“死者无算”。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饥民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使其不断壮大,开始被称为“闯王”,牛金星、宋献策等知识分子也投奔李自成。

崇祯十四年以前,内外局势虽然对明朝愈发不利,但尚未失控。

崇祯十四年以后,内外局势急转直下,明朝加速滑向崩溃的边缘。

皇太极已经开国,国号大清。

对大明朝廷的攻打越发猛烈。

即便有孙传庭这样昙花一现的将领,但是依然挽救不了大明朝廷的颓势。

内有各地农民起义,甚至还有拥兵自重的封疆大吏叛出。

外有大清挥兵直下、猛烈进攻。

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大明朝廷,面对这样的两线作战已经是岌岌可危。

在两端作战之下,更是加速了大明朝廷走向灭亡的进程。

崇祯十四年,是大明朝廷走向衰败的一个标志性年份。

这一年,李自成率领的叛军日渐壮大,都已经打到了河南的地界。

崇祯十五年,大清直接打到了松山城,洪承畴被俘投降。

同年,清军攻克锦州,祖大寿投降。

面对两线作战的大溃败,大明朝廷已经到奄奄一息的地步了。

明朝覆亡之象显现,朝野人心亦日渐离散。

朝廷上下、就连民间的百姓们也是人心惶惶。

就在这个时候,朱由检打算和大清议和了。

但是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导致议和不了了之。

皇太极见和议破裂,于十一月第六次发兵入塞,是为壬午之变。

此次入塞的经过与之前几次如出一辙。

清军在饱掠数月、攻陷八十八城之后,带着三十六万九千名俘虏和三十二万余头牲畜等战利品扬长而去。

清军的这一次劫掠彻底的将大明的士气给打垮了,也将大明的人心给打散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自立为帝,建国号大顺。

同年三月,居庸关破,唐通投降。

同样是三月,李自成的先锋抵达京郊,陷昌平,焚皇陵。

三月十八,朱由检自缢于煤山。

至此,大明帝国灭亡!

(本章完)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