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老夫受教深矣~~~”

受教?

殷清风放下茶杯。

不玩儿深沉了?还深矣?矣毛啊~~~不咄咄逼人啦?不问什么狗屁世家啦?继续啊?别换套路啊?来~~~咱们继续怼!

“老夫苦读先贤典籍多年,又以先父的《兴衰要论》和胞弟的《续六经》、《中说》为傲。不曾想,是殷侯点醒了度。度,愧对先父啊~~~”

泥煤!请继续!

王度眼神涣散,像是自语,“兴与衰,天命之。武功强,天下得之。天下败之,武功弱矣...错矣~~~”

什么鬼?还信天命?你不错谁错!

殷清风端起茶杯,不想搭理这个疯老头子。

“天下大势,合与分。

夏为合,商为合。西周为合,东周为分。秦汉为合,五胡为分。隋为合,隋末为分。李唐,合矣~~~~

夏一千四百年、两周八百年、两汉四百年...”王度眼睛雪亮,“李唐只有两百年,对不对!对不对!”

他痴狂的盯着殷清风,“李唐,两百年!”

这娃儿有病!

殷清风掏了掏耳朵,“两百年?你甘心两百年后你王氏的子孙身遭刀兵加项?你甘心,但小爷...本侯还不想。”

你敢用殷侯,小爷就敢用本侯。敢怼小爷,小爷就怼死你。

“不甘心...”王度的眼神又涣散了。

殷清风不想喝茶了,肚子胀。

他把《书记》拿过来。

他还想在过年前把《史记》断好呢。

不过,这《货殖列传》的第一句就没道理啊。

还“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什么是货殖?经商营利啊。老死不相往来还货殖个毛啊~~~

再看下一句,“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最愚蠢的办法是禁止他们与百姓争利?

“不与百姓争利”可是宋朝以后读书人,尤其是明朝人,对抗朝堂最犀利的武器。但,这句话,只能用“呵呵”来形容。

商业,发展到最后,就是夺权。这是历史证明的。

但司马迁绝不会看到这一点。

在封建思想下...封建?

实际上,从西汉景帝平定七王之乱之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建了。

封建这个词,出自于《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真正的含义是指:封邦建国。

夏商周有封邦建国,西汉有封邦建国,但之后就没有了。没有了封邦建国,何来封建一说?

所以,殷清风以为,史书中所有的汉景帝以后,凡是带有“封建”字眼儿的,都可以用君主制、帝王制来代替。

封建思想、封建习气。封建社会、封建王朝什么的,全都要更名为君主制思想、君主制习气、君主制社会君主制王朝等等。

在君主制的思想下,司马迁以帝王为首重、权贵为次重,至于百姓,呵呵呵。

司马迁看到了“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的耳目尽情地得到音乐和女色的享受,使口中尽多地品尝牲畜肉类的美味,身躯尽量安处于舒适而快乐的环境。”

也意识到了:“精神上还要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才能的荣耀,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经很悠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样微妙的言辞逐家逐户地去劝说他们,终究也不能使他们的精神淳化。”

但他解决的办法是:掌权者对于人民,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来束缚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

这个最高明的办法,实际就是最愚蠢的办法。反而诱导和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至于什么与民争利,就是狗屁。

殷清风在断句之后,把心得写在另一张纸上。

与民争利是个大话题,宋朝之后,义利之争达到了顶点。

唐人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不迂腐,但他也准备围绕着这四个字,好好的撰写一篇文章。

文章的名字嘛....

“敢问殷侯,这天下大势的合与分,是出自太子还是殷侯之口?”

思路被打算了,殷清风不恼,恼的是,王度的问题问得太蠢。

“有什么区别?”

王度一怔之后,颓然道:“是老夫愚钝了~~~”

不管这句话出自谁之口,最少李世民、陇西李氏是明白这句话的。

殷清风不理他,继续思考文章的题目。

利之所在?何为利?君与民争什么利?谁与民争利?还是...

“度,请殷侯赐教。”

靠腰,还没完没了了啊?信不信小爷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殷清风没好气的放下笔,“万事有规律。找到了规律,也就找到了分析问题的本质。”

“万事有规律。找到了规律,也就找到了分析问题的本质...”

王度痴痴的重复着殷清风的话。

殷清风不爽的嘟囔了一句,继续落笔。

假使王度是现代人,一定听得懂“规律”二字。

可惜他不是。

在唐朝,“规”,有法度也。与“矩”合用为“规矩”。

而“律”,均布也、法也。

“规律”在唐朝解读为:有规范的律法也。而不是‘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也不是,‘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

但王度并不蠢,他联系上下句,很快就想清楚了整句话的含义。

“找到‘规律’,就能得到‘分析问题的本质’...规律是什么?本质又是什么?如何去找?又如何去确定正确与否...”

殷清风不为所动,就当没这个人一样。

当他放下笔,揉手腕的时候,看见的却是眼珠子通红的王度。

靠了小爷的老腰,这娃儿魔怔了?

或许是因为眼前的景象晃动,王度的神志开始慢慢恢复。

王度起身行礼,“度向殷侯请教,何谓本质,又如何找到规律。”

听着王度的沙哑的声音,殷清风感觉自己的心有点儿软了。

之前,王度只是史书里的一个符号,刚才,最多他就由符号变成了活生生的,陌生人,而已。但依然与他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也没有。所以,他怼起来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

可眼下嘛,用光头教的说法是,他和他之间已经有了因果关系。

看王度那疯狂和执着的眼神,他若处理不好,王度真能豁上老脸,和他纠缠到底。

罢了,谁叫小爷刚才怼得太狠了。

他把笔筒推到王度面前,“请问老先生,这个笔筒值不值二十贯。”

王度佝偻着身体,将笔筒拿在手中端详,“度以为,五十贯也可。”

“在本侯的眼里,它就是泥巴烧成的文房用具而已。

不管它是出自哪个工匠名师之手、又耗时多久、上面的纹饰多精美、是否是太子赐下的的等等,它的本质不会变。

绫罗绸缎和葛麻粗布制成的衣裳,改变不了它们是保暖身体的本质;篆书、隶书、草书等不同的笔体,改变不了记录是书写的本质;草庐与宫殿的本质都是让人们免受风吹日晒。

同样,龙肝凤胆和五谷的本质一样,使人果腹;步行与骑马的本质一样,都是为了让人去到何处。

其中的区别是,多了一些享受,快捷、美感和高人一等的傲慢而已。”

王度猛地一抬头,“敢问殷侯,世家的本质是什么,王朝的本质又是什么?请殷侯赐教!”

殷清风心里叹口气。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接见王度,更不该卖弄了。现在好了,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吧。

还赐教,你要不要跪下拜师啊~~~

“世家和所有家族的本质一样,都是同一个姓氏的人丁集聚在一起。区别只在于每个家族的底蕴不同。像,世代武将的武勋家族、世代经义传家的书香门第、累世高官的官宦家族等等。

若是没了这些,他们和寒门庶族有什么区别?都是有一个家主或族长,都是有几百几千的子弟,都是要让每一个子弟吃饱穿暖...

而王朝的本质...”

王朝是指诸侯国或附属国。在王朝之上还有皇朝。

皇朝就是大一统的朝代。

如:战国时的秦国只能称呼为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因为秦国是全中国级的朝代,就可称为秦皇朝。

同样,历代为中国附属国的朝鲜从来不是皇朝,而是王朝。

此时王度口中的王朝是指国家,而不是某个朝代。

国家的本质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但这话怎么和王度解释?生搬硬套的话,又得解释一大堆。

“由皇室、官吏和百姓组成。

所以,从国家的本质来说,世家与百姓没有区别,都要服从皇室和官吏的管治。

若是谁认为自己是武勋家族、官宦家族出身的子弟,就能高人一等,就能对抗皇室。最终的结果,要么推翻皇室,要么被皇室推翻,不外如是。”

王度的身体,慢慢的软在了椅子上。

以前,他以为阿耶的《兴衰要论》和三弟的《中说》,都是可以让以后的历代帝王大治天下的学说。

三弟在《中说》里写到: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

三弟还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人与天地、万事万物的发展、如何求学、以及对以往历史的总结等学说,

这些,是他和所有太原王氏子弟引以为傲的学说。

所以,哪怕其他世家想对抗李氏,太原王氏也只是冷眼旁观;所以,当别的家族对李氏的统治越来越安稳而感到不安时,他想着是要来到长安,给太原王氏找一条新的出路。

在进入那座府门之前,在进入这座书房之前,包括他这一路走来听到的、看到的,都没有动摇他此来的目的:说服这个少年、从他口中探知李氏更多的消息、借他之手献上“续六经”和《中说》...

他根本不相信这两年的变化与这少年有任何的关系。他就是李世民推到世人面前,混淆视听的傀儡、他就是李世民为其以后出仕推出来的傀儡。

当然,他现在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说他只是个少年,就以他庶子的身份,是不可能得到殷氏全力的教导的。更何况,殷氏也没有这样的底蕴教导出这样的后人来。

三弟为实现济世安民的报复,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

辗转几十年,奔波几万里,觉得略有所成后,才开始模仿孔子,作《续六经》、才开始在白牛溪聚徒讲学...

这少年明明就没有离开过长安城,就算有名师指点,他的才能也有限。

但现在,他不得不承认,他轻视了这少年。

他寥寥的几句《本质论》像是黄钟大吕一般,震荡开山顶上的雾霭,使人得以俯瞰世间万物....

三弟集三十年所学,才有了《续六经》有了《中说》,可这《本质论》,没有五十年的博览群书、没有走遍千山万水、没有感悟世间沧桑,如何能说出“本质”二字?

由《本质论》为本源,可以推导出,入仕的本质是求官求财求家族兴旺,与忠君安民无关;择徒授业的本质是留一家之言以万世,与教化万民无关;科举考试的本质是选用符合皇室要求的仕子为官,与士族争夺利益无关...

这样的结论,真是太可怕了...

他如此年纪,怎么就能如此犀利的看清万事万物的本源呢?谁是他的授业恩师?那人还传授他什么学说了?

本以为暗中观察他多年,对他已经很了解的。但短短的接触之后,他竟如笼于迷雾中一般,让人不可捉摸。更让人心生畏惧的,是他身后的恩师...太可怕了~~~

那么...以前对他的推断,都要否定了重新来过。以前,对他抱有的目的,也要重新更改...

要找到他身后的恩师,要重新理清与他的关系,要...从新开始...

但眼下该如何继续和结束?

现在某的心已乱,再继续下去,某的心不但会更乱,甚至会被他蛊惑...可是,起身告辞...再见他一面,恐怕就更难了。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权行天下大唐静等李二杀兄大明不怕!有我在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