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讲解古代哲学、讲《大学》和《中庸》,不喜欢的朋友可以跳过。)
关于“尽”的阐述,殷清风有所保留。
他没说,人的心态和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探究出的结果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他也没说,通过什么方式去探究。
礼佛、崇道、尊儒是一种手段、游览名山大川是一种手段、深入市井生活是一种手段...
听起来有些像修真小说里的情景,但真实就是如此。
一个人的思想体系要建立起来,就要饱览群书。想要自己的体系成熟,就从大自然当中体会、从生活琐事当中反思。
眼下,如果殷清风真的把这些向燕敬嗣一一说明,恐怕就是一场哲学的辩论了。
中国古代哲学分“先秦的百家争鸣”、“汉唐的儒释道三玄”、“宋明清的儒学”、“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
从魏晋以来,因为长久战乱的缘故,本来在两汉时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变成了释道儒三派哲学分门对抗的格局。
道家哲学是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道家有三大分支:以黄帝和老子思想为核心的黄老学派、以老子和庄子思想为核心的老庄学派,以老庄学派加《周易》为核心的玄学派。
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存在的黄老学派,因为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主要侧重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
先秦之后,每个发明家都会自豪的说,他们是儒家子弟,而不是杂家或墨家。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学派认为君“无为”,臣以法律手段治理而“有为”。
君主不要对百姓有过多的控制与干涉,给百姓以更多的生存空间,以使社会恢复并保持和谐与秩序。
黄老学派也意识到,仅靠“君无为”并不能保证社会秩序正常,必须要采用法律的手段维护。
到东汉时,黄老之术与新产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的道教来。
老庄学派重视“不言之教”,反对礼教的虚伪性和反对儒家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人伦教育,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要求摆脱经验知识的束缚,实现对自然本身的直觉体悟,通过学习自然而返归与保全人的素朴本性。
与黄老学派的积极参与国家社会的治理,老庄学派更注重个人的身心修养、清静无为,信奉我命在我不在天。从而衍生出胎息、辟谷、导引等养生功法。
在现代,那些整日躲在终南山等深山老林修炼的道士,以及修真小说里的修道士,大多来源于这一派的思想。
玄学又称新道学,其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立言要玄妙,行事要雅远玄远旷达。
玄学的本质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指以孤立、静止、片面、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进而夸大主观作用的思想。
所以,后世人称玄学者是一帮坐而论道之人。
儒学的世界观,第一是对天的理解,第二是确定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思想范畴,“天”既“天道”。“天道”又简称“道”。
从后世研究古人的“道”来说,儒学与道学,以及诸子百家的区别,就像《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一样,在于认知、求证的方向和结果不同,他们追求和探索的目标都是相同的。
儒家认为,“天”作为实体的自然界,其意义主要在于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的对象与源泉;另一方面,就“天为至善”的理想境界而论,“天”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了终极目标和典范。
认知“天”、探寻“天”、达到“天人合一”,是儒家永恒的的追求。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指,一个人尽全力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就能与天地存在的意义同样伟大。
佛教的哲学大体可归纳为“缘起性空”四个字。
所谓“缘起”: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既“一切有为法”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之为“缘起”。
所谓“性空”: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作为一个普通人,哲学既在我们身边却又晦涩难懂。若是按照唯心主义和唯物理论来区分释道儒三派学说的话,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一些。
黄老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三不朽这些可以看做是唯物理论思想,其他的可视为唯心论。
唯物和唯心理论思想,没有谁好谁不好,谁好谁更好的区别,只是认知万事万物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当然,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
作为一个普通人,能明白“人存在的意义”就可以了。
只要人生有目标的活着,就能对个人对家庭负起责任。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活着再累,心是无愧的、是有动力的、是能创造奇迹的、就是有意义的...
《论语》里有句话很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首先要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才是前提。
殷清风会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去梳理各学派的思想,进而尝试在唐初就建立一套他认为合理的思想体系。
燕敬嗣问的“尽”,可以从释道儒角度分别阐述,也可以按唯心唯物去辩论。
但他和绝大多数古人一样,做不到站到整个儒学体系之上、之外,以全局的视角去解读儒学。
所以,殷清风浅尝即止,不把话题往深里讲。
出乎殷清风预想的是,燕敬嗣在得到他的承诺后,又问道:“当初敬嗣的阿耶在传授敬嗣《礼记》时曾说道,《大学》之义概在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敬嗣虽通读《大学》多年,对此句仍有不解之处。今日得见殷侯,还望殷侯不吝指教。”
殷清风不愿意和古人打交道的原因,便是头疼这古人掉书包,句句不离子曰子曰、之乎者也。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后来被称为《小戴礼记》;戴圣的叔叔戴德所编的《礼记》被称为《大戴礼记》。
《大学》和《中庸》一样,都是从《小戴礼记》中分离出来的。
在宋朝之前,唯有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和韩愈等少数人愿意死扣这部典籍。
到了南宋,朱熹将其收于“四书”之中,才一跃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及明清时,他的《四书章句集注》又成为了科举考试的主要材料。
也就是说,《大学》在儒家体系里的思维,是朱熹活生生推上去的。
站在后世的角度来说,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里分出来,又把《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有道理的。
对《礼记》的第一个定义是: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
第二个定义:它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第三个定义: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其涵盖的内容有: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等。
想要精通这部深度与广度宏大的典籍,最好是在年过四十不惑之后,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做为基础,才能快速的理解和精通它。
但对于个人修身、个人立志而言,却需要在少年时就应该掌握《大学》。
而读《大学》,就如燕敬嗣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宗明义的解释了《大学》这本书的宗旨。
理解了这句,《大学》读起来就简单了。
殷清风说道:“清风以为,整篇《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于告诉世人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这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是一致的。”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朱熹下的定义,此时还没有。所以,燕敬嗣有些发呆,也有些敬佩。
“再仔细解读开篇之语,清风以为,“明明德”的含义是在于教人如何修养出高明的德行,对应“八条目”,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亲民”是教导人们在“齐家、治国”时应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一个人,知道该如何“明明德”,又做到了“亲民”,才能平天下、才能“止于至善”。
而反过来说,想要“止于至善”,首要的是“明明德”,再把“明明德”运用到“亲民”中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想要准确理解这一句,就要清楚“明明德”中两个“明”字的含义。
前一个“明”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明德”是高明的德行,而不是使德行高明。
如《尚书·周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尚书·周书·召诰》“饱受王威命明德”、《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等“明德”都是这个含义。”
“明明德”既,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方式,让自己修养出高明的德行。”
以殷清风这几年读书的经验来看,现代人学习古代典籍有两大难点要克服。
第一,古代词汇与现代词汇在字义上有非常大的区别,还会有通假字、异体字等情况出现。
古代至所以会出现训诂学这门学科,便是要探寻某个字、某个词汇在当时、在使用它或它们时是什么含义。
现代人学古籍,若是跟着别人翻译的白话文去学,看似简单了许多,却是被前人牵着鼻子走。
弯弯的李敖在凤凰台的脱口秀里说,《荆轲刺秦王》里“王负剑”的“负”应该做“抱”讲。
殷清风很佩服他疑古的想法,却要嘲笑他的无知。
青铜器中,合金的每种材料是有要求的。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剂;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剂;金锡半,谓之鉴燧剂。
剂,既配比配方。
青铜剑的长度,因为锡的缘故,放少了剑体发软,放多了会脆。
所以,勾践剑等青铜剑的长度不会超过六十公分。
而秦朝从秦国时就更改了秘方。
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长度是九十公分。
这个长度才造成了秦始皇不能及时拔出剑来。
若是佩剑还不足六十公分,秦始皇还能绕柱子仓皇逃窜?
而“负”从来没有用做“抱”讲。以司马迁的文学水平,会乱用字?
李敖会望文生义,是因为他不了解先秦时古人佩剑的方式。
腰间挂剑佩刀,是发端于波斯的佩戴方式。这种方式大概要到公元六世纪才会完全成熟并传到中国。
剑刀挂在腰间,遇到紧急情况要拔剑也十分简单,只要把剑一横便能很方便的拔出了
而在此之前,古人佩剑所使用的方法是一种被现代人命名为“璏式佩剑法”的方式。
这样佩剑的结果是,剑以类似于“竖插”的方式被佩在腰间。
如果剑身较短还则罢了,如果稍长,便会因为人的手臂不够长而难以拔出。
而且人们为了防止宝剑乱动或者从腰带内滑出,往往要系得特别紧,便很难迅速将剑取下。
秦始皇在面对荆轲的突然袭击一时之间无法拔剑,只能凭借大殿上的柱子躲闪。
所谓“负剑”其实就是将剑沿着皮带平移到背后的位置,这样便能大大降低拔剑的难度,顺利的拔出长剑。
第二个难点是,要理解古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与现代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代人会说某句话、某部典籍、谁谁的思想是错的,是流毒千年的祸害,但在古人生活的年代,他未必是错的。
克服第一个难点,需要手边有一部《说文》、一部《辞海》等字典。
克服第二个难点,首先自己要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再以辩证的逻辑思维去读去理解,千万不可人云亦云。
正是有了这样的体悟,他这几年才能快速的阅读大量的典籍,才有自信与古人讨论某些典籍。
在燕敬嗣尊敬的目光里,殷清风又说道:“我们知道了如何去“明”,但什么样的“德”才是“明”的?或者,什么才是“明德”?
这就要回到《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中庸》里去寻找。
不偏不倚,力求公正的“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诚”是世界的本体,“至诚”则是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
要做到“中庸”“至诚”,就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古人把《大学》和《中庸》单独从《礼记》中列出来,又把《大学》排在《中庸》的前面,便是让人容易从这两者的前后顺序当中更好的相互参照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