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酸味的暴雨击打在陈诺身上,清凉的雨水并没能冷却他热切的心情。
抬起头辨别了方向,陈诺就沿着水流暴涨的河流往下游走去。
航天工程,哪怕以前地球上的人类文明,这也只有几个大国有资本和技术实力参与。
现在陈诺想要航天逃离这个星球,就算凭借身体恐怖的适应进化能力基础,走生物进化路线,一些该走的步骤还是要走,一些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
科技莫过于材料,只有材料问题解决了,技术才有实现的基础。
沿着河流一直往下,走出暴雨的范围,转过几次地下暗河,一个月之后,陈诺到达了目的地。
噗呼呼呼......
一片白茫茫带着硫磺味的雾气,剧烈的喷气声宛如星球在放屁,隔了十几公里都能听到。
“这条河流的终点不是海洋,而是一条地震产生通往地壳深处的大裂缝,河水灌进去,地底高温形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喷射出来。”
“这么强烈的蒸汽喷射,裂缝深处的岩浆温度至少有2000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普通地表岩浆的温度。
下面大概率是一条地底岩浆河,还必须是流动活跃的岩浆,不然在河流的浇灌下恐怕早已经冷却熄灭。”
受到地裂缝高温蒸汽的影响,周围的气温已经很高了。
陈诺逐渐适应高温,来到裂缝数百米之外,看着裂缝的蒸汽喷射量在估算分析裂缝深处的情况。
“这种蒸汽弥漫的高温高压环境就像一个高压大蒸炉,我是进不去了,真要进去了,估计不用几秒就能熟透。
要是不小心掉进岩浆,哪怕身体遇到伤害不会死亡,这也抵不住全部细胞包括骨骼都被岩浆融合的下场。
就是不知道这个裂缝到岩浆河有多深,如果太深的话,恐怕能量苔藓一边生长一边适应地底高温环境,蔓延下去估计都要数百年。”
“要不放弃这里?
我记得北半球还有一座活火山,那座活火山的山脚下也有一条小河流能够满足生物繁衍进化的水分所需。
只是这些脱离分化的生物,需要我散发信息素才能正常生长。
我不能离开能量苔藓网络太远的距离,这样要过去北半球,意味我要一边种能量苔藓一边前进,到达那里至少要百年时间。”
看着蒸汽在呼呼呼喷射,宛如星球在放屁的大裂缝,陈诺眼睛闪过一丝纠结。
要想进化出耐高温的生物材料,这就必须提供高温环境去逼迫生物适应进化。
可在他的印象中,这个星球上附近能够提供充足水源的高温环境就只有两处。
一处是这个大裂缝,一处是北半球的一座活火山。
“再想想其他办法,再想想其他办法......要是地球的生物圈跟蓝藻菌没有被摧毁就好了,空气充满单质氧,我随时可以燃烧获得稳定的高温环境。
有了燃烧,甚至我还可以尝试烧制出玻璃,用玻璃制作透镜建一个太阳炉。
就是南极的环境温度太低了,光照强度也太低,冰块透镜聚集的光照辐射还不够环境吸收......等等!”
“透镜......玻璃.....火山琉璃?”
“对!就是火山琉璃!”
陈诺脑海中灵光一闪,惊喜道:“火山琉璃算得上是一种粗制的玻璃,打磨一下也能制作出简单的透镜。
火山琉璃的透光率不行,但我可以用更多的琉璃透镜叠加建造出太阳炉。
有了稳定的高温,这就可以进一步烧制出玻璃,制造更好更稳定的太阳炉……”
“天无绝人之路,果然只要肯动脑子,世界哪里都是希望。”
......
清晨微凉的风,吹动平原的能量苔藓,带起一阵阵粉末般的孢子。
这是陈诺最先种下能量苔藓的地方,同时也是陈诺主要的能量生产基地。
进化的材料2号和一直需要补给的南极区域,大多数的营养能量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再运输过去,并且这个平原的能量苔藓,还以一小时30米的速度向外扩张。
在平原中间,陈诺拿着一个材质细腻的打磨石和水,在打磨一片超过4平方的火山琉璃。
虽然现在的地球活火山难找,但死火山不缺,只要是火山环境,这就不难找到一些火山琉璃。
这片琉璃的原形就是陈诺在一座沉睡万年的火山,找到的最大一块琉璃。
长有两米多,宽也有一米五,高将近一米,足以称得上是一个琉璃砖。
当时找到的时候,这快琉璃绝大部分是埋在地底只露出一个头,如此才逃过被风化的劫难。
为了不浪费这么大块的琉璃,陈诺还用材料1号做了个超大型的半截拉瓦尔喷管配合液压机的巨大液压力,简单组成了一个纯机械的水切割设备把这个大琉璃切开分成了七片。
拉瓦尔喷管,一般用于火箭发动机的喷嘴结构,不过这次陈诺制作的是半截加改良品,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圆锥和圆柱组合的几何体。
在这个几何体内灌满液体,通过液压活塞封住缺口,用强大的液压力推动活塞向前,这样几何体里面的液体就会从圆锥小口高压高速的射出达到水切割的效果。
“oK,完成了,今天还是一个大晴天!”
最后一个镜片弧度打磨完成,陈诺扔下手中的工具用水把琉璃透镜清洗干净,对着天上的恒星开始把透镜立起来。
镜片支撑架是使用材料1号制作成的三角支架,如同小孩子玩的积木,通过凹凸结构进行衔接固定。
面对这样每块都几个平方大小,厚度将近10公分的琉璃镜片,陈诺不得不采用杠杆和能量苔藓坚韧根须编成的绳索做辅助才能立起来。
最大一块是超过4平米的主聚光镜,六块超过3平方米的定日镜。
定日镜作为反射镜负责把光线反射到聚光镜上,经由聚光镜进行聚焦形成高温焦点。
由于缺少跟踪系统,这个简陋太阳炉的定日镜无法根据恒星角度进行自动跟踪调整,这样当恒星角度发生变化后,光线就不能反射到聚光镜上面,导致温度无法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打磨定日镜时陈诺采用了一个蠢办法。
那就是牺牲最大面积的反射,根据这个星球现在季节的恒星运转角度,提前在定日镜上面打磨出弯曲率经过计算的曲面。
即面积超过3平方米的镜片就算调整好角度,实际也只有1.6平方米左右的区域才能把光线反射到聚光镜上面。
不过随着恒星角度变化,当现在的反射区域失去反射角度,镜片其他不同反射率的区域又会获得反射角度把光线反射到聚光镜上。
这样做的效果,虽然失去了最大面积的反射,但却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跟踪反射,保证了太阳炉功率的持续稳定。
“先把聚光镜立起来,在聚焦点放上一块石墨台。”
陈诺借助杠杆和绳子把巨大的聚光镜立在支撑架上,确定了焦点位置后放下一块熔点超过3600摄氏度的石墨,这是支撑台,也是模具。
“接下来就是见证真正奇迹的时候!”
陈诺用绳索滑轮把一块定日镜在支撑架上摆放好,对着天上的恒星照射角度调整角度。
“一股烧焦的味道......”
刚摆好角度,陈诺就闻到一股烧焦味,仔细一看是能量苔藓的一个叶片落在石墨台上,在聚焦的光线下缓慢变焦碳化。
“空气没有单质氧,无法燃烧,只能直接高温碳化。”
陈诺摇摇头摇头,继续摆放其他的定日镜。
一块......两块......三块......
花费了一个小时,六块定日镜才被完全摆好,平原中央直接亮起了一个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