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确认了曹操已经撤出徐州土地后,孔融和田楷一起撤兵走了,这两位乱世大哥大虽然本事差点,运气烂点,命也短点,但是在讲义气方面还算不错,带着一大帮子弟兄千里迢迢来救老朋友陶谦的徐州,末了也不要什么报酬,听了陶谦父子几句没营养的感谢话,然后二话不说就带着弟兄们回去收保护费了,连茶水都没有多喝几口。

做哥们至此,在这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三国乱世里,孔融和田楷确实算得上两个难得的好哥们,所以陶应不仅记住了他们的恩情与仁义,也下定决心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他们——然后再从他们身上狠狠敲上一笔!

赵云也走了,带着刘备从公孙瓒那里借来的一千骑兵走了,离别那天,陶应拉着陶商和陶基兄弟一起去给赵云送行,看到刘备拉着赵云的手哭得死去活来,赵云也是哽咽出声,陶应就明白自己已经几乎不可能把这个超强武将拉到手了,所以陶应也懒得展现绝对超过刘皇叔的精湛演技,只是郑重其事的向赵云道谢,并且告诉赵云,赵云只要愿意,可以随时来徐州,徐州的大门永远向子龙将军敞开。赵云礼貌的感谢了陶应的邀请,刘备则在一旁暗暗冷笑,对陶应在自己面前挖墙脚的不自量力举动嗤之以鼻。

紧接着,刘备也带着关羽和张飞走了,带着他的两千多平原班底到小沛城驻扎去了,还带走了陶谦支援的九千石粮食和三十万钱军饷,此外还有大量的武器、战马、草料、军帐、镔铁和各种各样的军需物资,绝对算是捞得盆满钵溢。

曹豹和曹宏等徐州重臣都不赞同给这么多,年轻气盛的陶基更是坚决反对,觉得刘备仅有两千多点兵马,给这么多纯粹浪费,对于刚刚经历曹操之乱而元气大伤的徐州来说,更是难以承担的财政重负。

陶谦没有接受侄子和心腹们的反对,陶应也坚决站到了陶谦一边,借口知恩图报勉强压下了陶基和曹豹等人的反对,将承诺的军需粮草如数交到了刘备手里。因为陶应计算得很清楚,这些钱粮即便留在手里,短时间内也很难打造出一支象刘备军那么强悍的军队,同时还会落下忘恩负义和言而无信的骂名。所以,与其吝啬,倒不如大方一点打发给刘备这条看门狗,既可以暂时安抚住这条白眼狼兼老大克星,又可以博得知恩图报的美名,对于目前元气大伤的徐州军队有着无穷好处。

算盘虽然打得漂亮,但接下来收到的两个消息,陶谦和陶应这对忠厚老实父子就说什么都笑不出来了,第一个消息是,拥有上万奴仆的徐州首富糜竺和糜芳兄弟,借口帮助刘备屯田,为徐州百姓减轻负担,给刘备送去了两千私军和一批粮草军需,把本就已经很肥的刘备养得更肥,也直接摆出了坚决支持刘备的立场。

第二个消息更糟糕,驻守琅琊郡开阳城的徐州大将骑都尉臧霸,借口在与曹军作战时受伤,拒绝了陶谦邀请他到彭城共商徐州重建的召见,同时又派出了副手孙观赶赴小沛,祝贺刘备移驻小沛。

臧霸的骑都尉官职是陶谦在黄巾之乱时封的,黄巾起义被平定后,臧霸率军驻扎开阳,逐渐摆脱陶谦控制,等同独立,现在徐州五郡经历曹操之乱,徐州军队主力元气大伤,手握上万兵马的臧霸军实力实际上早已超过徐州军,陶谦名为邀请臧霸到彭城共商徐州大计,实际上也是想再笼络一下这个桀骜不驯的小号军阀,争取拉过来真正为己所用,而臧霸拒绝陶谦召见却又主动向刘备靠拢,其中的味道,自然是危险无比。

陶谦暗底下对臧霸再怎么咬牙切齿也没用,徐州军队现在的实力既不够教训臧霸,更不敢得罪臧霸,所以陶谦也只能忍气吞声的派出使者赶赴开阳,给臧霸又是送药又是问候,尽量维持住与臧霸的薄弱联系,确保翻脸的最后一层窗户纸不被捅破,同时又加快了重整徐州军队的工作。而借着这股春风,咱们的陶副主任,也终于被陶谦亲自任命为徐州点军司马,与徐州首席大将曹豹同时展开了招兵工作。

兴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三月初二,陶应在徐州刺史府大堂上接过点军司马牌印,正式就任点军司马一职,上任当天,陶应颁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张贴榜文,告谕徐州百姓,号召徐州百姓踊跃参军,接受军事训练,共同保卫徐州土地。

顺便说一句,陶应其实也想过回老家丹阳招兵,可惜丹阳现在的太守兼孙策的亲母舅吴景,和陶应的便宜老爸陶谦是死对头,又处于扬州刺史刘繇的控制之下,老陶家想回丹阳招兵基本上是找死,所以陶应也没了办法,只好在徐州就地招兵了。不过还好,陶应的建军理念早已摆脱了这个时代的束缚,对兵源的地域要求不高,影响也不是很大。

陶应的招兵点设在徐州东门外的小校场上,三月初三天色刚明,全身甲胄的陶应就兴冲冲的来到校场上,准备亲自挑选合格兵员,可是到得现场一看,陶应却顿时傻了眼睛,原来小校场上压根就没有陶应想象中的人山人海,还连人影都没有几个,负责登记新兵名字的徐州官员面前,也只有十来个面黄肌瘦的徐州百姓在排队,其中还老的老,小的小,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色。

“怎么才这么几个人?”陶谦震惊的向陶谦指派给自己的副手堂弟陶基问道:“是不是榜文被人撕了,徐州百姓没看到?”

陶基是陶谦硬调给陶应的副手,已经有半年多军队经验的陶基原本打算在曹豹麾下大展鸿图,根本不想给半点军事经验没有的书呆子二哥当帮手,只是不敢违背对自己有着养育之恩的伯父,这才勉强从命,到陶应麾下担任了一个牙门将——但心里自然是满肚子不乐意。所以这会听陶应问起,陶基马上就没好气的答道:“榜文贴在城门旁边,有守门将士看着,谁敢去嘶?”

“那为什么没有人来投军?”陶应追问道:“徐州刚刚经历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应该有很多人愿意当兵吃粮啊?”

“二哥,你到底懂不懂军伍?”陶基更加没好气的说道:“现在是三月,农忙季节,曹兵又退了,徐州百姓能不急着回家种点庄稼,能有几个留在城里等着饿死?还有,曹将军十天前就已经开始招兵了,那些想当兵的百姓早就到曹将军那里投军了,还等你?”

陶应拍额叫苦,暗骂便宜老爸陶谦办事拖沓连累自己,怎么会让曹豹先招兵自己后招兵,让自己从容挑选合格兵员?

“二哥,要不算了?”陶基乘机怂恿道:“把情况禀报伯父,请伯父别让你单独组建新军了,我们哥俩个都到曹豹将军麾下去任职,请曹豹将军分一支军队给我们指挥。”

“归根结底,你小子还是不愿意跟着我对不对?”陶应瞪了陶基一眼,狂妄冷哼道:“你如果一定想回曹将军麾下,我也不勉强你,不过别怪当二哥的没有提前告诉你,将来你可别后悔!曹豹手底下那帮兵,根本不够看!”

陶基把脸扭开,对书呆子二哥的狂妄言语嗤之以鼻,只是看在兄弟份上没有哼出声来,倒是陶应和陶基兄弟身后传来了大声的尖锐冷笑,“曹将军麾下的将士不够看?那什么样的将士能入二公子法眼呢?曹贼的虎豹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还是吕温侯的陷阵营?”

“来了一个懂行的!”陶应一喜,心说能知道这三支天下精兵的人,肯定差不到那里!惊喜之下,陶应赶紧回头,却见背后五六步外站有一个男子,身穿游牧民族传过来的袴褶,头裹帻巾,腰间悬挂了一柄宝剑,容貌极俊秀,皮肤也很白嫩,端的是一个少见的美男子。

“看什么看?”那美男子脾气似乎不甚好,见陶应不住打量自己,顿时有些发怒,哼道:“刚才的话就是吾说的,汝有何不满?”

陶应又打量了那美男子几眼,脸上露出神秘微笑,向那美男子拱手微笑说道:“这位壮士,陶应并非不满,陶应只是觉得壮士言语非同常人,故而多看了几眼,还望壮士恕罪。敢问壮士高姓大名,家住何方?”

“林清,就是徐州本地人。”美男子林清回答得很简练,又哼道:“林清听说陶使君的二公子招兵,又敬仰二公子舍身救回徐州的壮举,本想来见识见识二公子的英雄之处,不曾想见面不如闻名,大名鼎鼎的陶二公子竟然是一位妄自尊大的狂妄之徒,实在令林清大失所望,告辞。”

说罢,林清还真的掉头就走,陶应稍一犹豫,忙叫道:“林壮士且请留步,陶应并非妄自尊大之徒,适才言语,不过是与三弟开个玩笑。”

“还不是妄自尊大?”林清又回过头,轻蔑的冷哼说道:“一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富家公子,竟然敢对身经百战的曹豹将军言辞无礼,不仅是妄自尊大,还是狂妄无知!”

“壮士教训得是,陶应确实没有上过战场,是不该对曹豹将军言辞无礼,陶应知罪了。”陶应拱手致歉,又微笑说道:“至于陶应是不是妄自尊大,是不是狂妄无知,壮士又没有见过陶应一手调教出来的精兵强将,壮士又如何能下如此定语?”

“这么说,你对练兵很有自信了?”林清似乎来了兴趣,冷笑着问道:“那二公子打算如何练兵呢?能否赐教?”

“法不传六耳,陶应的练兵之法,又如何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扬?”陶应微笑说道:“况且练兵之法,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林壮士如果有兴趣,可以加入我军之中,亲眼目睹、亲身经历陶应的练兵之法,不知壮士可有兴趣?”

“二哥,你疯了?”陶基不满的向陶应低声嘀咕道:“你看他的手臂,细得象麻杆一样,声音还不男不女的象个二乙子,把他拉进队伍里有什么用?”

“没兴趣。”林清也一口拒绝,冷笑说道:“林清如果想投军,北门大校场曹豹将军还在招兵,林清可以到那里投军,至于二公子你这里,就恕林清不奉陪了。”

“呵。”陶应忽然笑了起来,很是轻蔑的说道:“搞了半天,也是一个只会嘴上功夫的狂妄之徒,根本就没什么胆量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你说谁只会嘴上功夫,没有胆量上阵杀敌?”林清的俊脸有点发青了,怒道:“本……,本人提刀砍人的时候,你陶二公子好象还在读些四书五经吧?”

陶应把眼睛一翻,露出两个白眼仁,哼哼道:“林壮士不敢投军,陶应何必与你多言?林壮士可以请了,陶应虽然不才,但也不欢迎胆小无用的人。”

说完,陶应掉头就走,而林清脸色更是发青,忽然一咬牙大步上前,冲到了替陶应招兵的徐州官员面前,推开正在报名的半大孩子,大声说道:“我投军,徐州林清,十七岁!”替陶应招兵的徐州官员不敢擅自做主,扭头来看陶应,直到陶应微笑点头,那徐州官员才把林清的名字登到竹简上。

登记好了名字和籍贯,林清也不去领武器和军衣,只是大步走到陶应面前,咬牙切齿的说道:“二公子,我林清倒要亲眼看看,你是怎么练出一支超过曹将军队伍的精兵!”

“请林壮士拭目以待。”陶应笑吟吟的回答,又说道:“林壮士匆忙从军,想是没有知会家人,我放你一天的假,林壮士可以先回家去把家里的事安排好,明天再来军中报到,陶应给你留一个亲兵的位置。”

“谁给你当亲兵?”林清有些脸红,怒道:“我投军,是要当将军!”

“可以,不过要先从士兵做起。”陶应微笑说道:“等陶应观察了壮士的表现,然后再决定是否任命壮士为将!”

“等着瞧!”林清扔下了一句狠话,然后一甩手扬长而去。

“想办法弄到身边当亲兵,平时逗了玩玩也不错。”陶应看着林清的背影微微一笑,再回过头来看招兵点的凄凉景象时,陶应又说什么都笑不出来了,心里哀叹道:“麻烦了,还说只打算招八百人,应该一个上午就能招满,就这个情况,恐怕十天半个月都招不满吧?都说万事开头难,可我这也太难了吧?”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