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姓封王的事,在洛阳城掀起轩然大波。
一些忠心汉室的官员奔走相告,一起在相国府外堵着董卓,妄图说服董卓不要胡来。
但是却根本不起作用。
在董卓以及董卓麾下一众人,巴不得天下各处异姓王尽起。
那样他们也能顺理成章称王了。
一但称了王,那后面再进一步还远吗?
不得不说,李儒此计当真狠辣阴毒。
圣旨几乎以不可抗拒之势,出了虎牢关,向冀州、豫州、徐州、青州而去。
……
“什么?朝廷要封我袁术为韩王?”
豫州,汝南郡,州牧府。
袁术惊喜看着从洛阳来的袁家人,惊喜万分道。
奢华亮丽的大殿内。
张勋、李丰、梁纲、乐就、陈纪、刘勋、纪灵、雷薄、陈兰、杨奉、金尚、张范,杨宏、阎象、舒邵、韩胤等袁术麾下文武此时亦是惊喜的看着袁家来人。
袁家来人是个青年,名为袁吊。
袁吊,袁术自是认识,是他的一个表兄弟。
袁吊此时也是开心,对袁术道:
“恭喜兄长,朝廷的圣旨应该已经出了虎牢关了,应该再往豫州这边来了,正是封兄长为韩王的,家主让我先行一步,提前让兄长有个准备。”
袁术以及麾下一众人,听着袁吊确定的话,立即兴奋一片。
不过,这时,袁术麾下文臣阎象却是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说道:
“大汉祖制,异姓称王,天下共诛之。这事情,袁家主应该知道,怎么真封韩王了?”
阎象倒是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兴奋冲昏头脑,而是对那袁吊说道。
随着阎象话音落下,众人皆是一怔,紧接着也有些反应过来了,就连袁术脸上的激动与笑容,都是戛然而止。
他虽然兴奋难耐,但是也明白异姓不得封王,封王天下共诛之。
一众人皆惊疑看向袁吊。
那袁吊也不怠慢,忙道:
“家主自是知道异性不得封王,但是,这次董卓挟持汉帝,封的不是一家之王,兄长封韩王,本初兄长封齐王,冀州韩馥封晋王,就连徐州陈珪都封了一个鲁王。”
“洛阳那边是吵翻天了,但是,家主说,只要不做第一个王就行了,让韩馥或者陈珪先称王,那样,我们再称王,这样的话,天下出了四个王,便谁也阻拦不住了。”
袁吊说道。
听着袁吊的话,袁术这才明白是何意思。
这时,阎象眉头微皱,叹了一口气,道:
“既然是这样,那看来,异姓称王是再也阻拦不住了。”
顿了顿,阎象有些感慨道:
“乱天下者,非董卓莫属啊!”
袁术听明白了怎么回事,这时也不管阎象怎么说了,又激动了起来,说道:
“袁绍竟然还封了个齐王,这董卓真是瞎了眼睛了。”
“好了,吊弟,我明白什么情况了,放心,我绝对不第一个称王。”
“韩馥和陈珪两个人,陈珪聪明,心眼子也多,要想让陈珪先称王是不可能的,韩馥倒是可以忽悠一下。”
袁术一边合计,一边看向麾下一众文武,说道:
“你们谁有主意,让韩馥先称王?”
刘勋这时站了出来,对袁术拱手,嘿嘿一笑道:
“韩王,末将有一计,不若我们与韩馥、陈珪还有袁绍那边一同约定,称王日期,一同称王,但是,到称王的时间了,我们先不称王?”
袁术一听刘勋立即眼睛大亮,不得不说,刘勋对他袁术直接称韩王,还有直呼袁绍名讳,乃至出的计策都非常不错。
“好,此计不错,就这么办,刘勋此事就交给你亲自去办。”
袁术颇为满意对刘勋道。
“尊命,韩王!”刘勋大声道。
“哈哈哈,韩王,好!”袁术大笑。
……
就在董卓的封王圣旨传向冀州、豫州、徐州、青州,也掀起巨大波澜时,洛阳消息也传到了云中郡天盛城。
云中郡,天盛城。
武王府,议事大厅内。
冯文、刘和、贾诩、甄逸、糜竺、郭嘉、戏志才、岳云、罗成、关羽、典韦、高宠、杨再兴等一众数十人,把整个大厅都挤的满满当当的。
一众数十人都看向上首位置。
刘裕坐在王座上,还有皇后何莲、太子刘麟。
只是,此时皇后面色却是带着温怒。
“武王,你一定要给大将军和大皇子做主啊,这董卓太大胆了,他竟然软禁大将军,挟持大皇子,真是罪该万死!”
皇后很快便得知了洛阳发生的情况了。
董卓兵变,直接控制了何进和刘辫,掌控大权。
刘裕闻言却是撇了撇嘴,要不是他怕闲话。
他都不愿意让皇后、刘麟在他们议事的时候,来大厅。
当初他迁都时,何进、刘辫不愿意来。
现在知道董卓不是好货了。
让他去出头,现在去出个锤子头啊,为了一个草包大将军何进和董卓去火拼吗?
若不是他刘裕这层关系在,恐怕何进早就被杀了,现在只是软禁,不愁吃喝,已经不错了。
刘裕内心暗戳戳想着,不过,念及皇后在床上的表现,嘴上却是说道:
“皇后稍安勿躁,大将军和大皇子肯定是要救的,不过,并不是现在。只要本王在,董卓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动大将军和大皇子一根手指头。”
“毕竟出兵并不是一件小事,董卓麾下也有数十万大军,因为两个人出兵,造成生灵涂炭,恐怕北方百姓以及一众文武心中皆会怨念大皇子和大将军吧?皇后恐怕也不想这样吧?”
刘裕对皇后安抚道。
这时,坐在刘裕身边的太子刘麟起身,对皇后劝道:
“母后,麟儿感觉义父说的是,大军出动非同小可,义父大军在北方屯兵,那董卓定不敢胡来。麟儿感觉这董卓野心很大,性格粗犷,董卓后面定然会出祸事,那时候,便是出兵之时。”
刘麟对皇后躬身,言语肯定,言之凿凿。
大厅内,刘裕、冯文、刘和、贾诩、甄逸、糜竺、郭嘉、戏志才等人看着少年刘麟,眼中均是闪过一抹讶异之色。
少年刘麟料定董卓后面定出祸事?
冯文、刘和、贾诩、甄逸、糜竺、郭嘉、戏志才有些惊异。
倒是刘裕看着小刘麟,有些好奇。
董卓现在的表现,还没有太嚣张太过分。
小刘麟是如何判断董卓有祸事的?
董卓有没有祸事,他刘裕自是有预感,董卓那劣性根,出事是必然的。
但是,小刘麟如何这样说?
“麟儿,你怎么会这样说?董卓现在的表现,会招致祸事?”刘裕开口对少年刘麟问道。
面对刘裕问话,少年刘麟又看向了刘裕,恭恭敬敬施了一礼,沉声道:
“回义父,麟儿如此说也是麟儿自己的推测。”
“董卓独霸朝纲,但是出身低微,势必引起世家豪族出身朝臣的不满,因为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员,皆不会与那董卓一心,乃至会看不起董卓。这是董卓的巨大隐患!”
“董卓拥立大兄为帝,天然与襄阳的朝廷对立,刘表、刘焉等人势必要与董卓争个高低,这也是董卓面临的威胁之一!”
“当然最后一点,是义父的态度。义父的态度也对那董卓影响很大。”
“这次,董卓冒天下大不韪,对袁术、袁绍、陈珪、韩馥四州州牧异姓封王,是在挑战大汉根基、权威。若是义父对此事态度反应柔和,那么,义父将是董卓的又一大威胁。”
“而若是义父反应强烈,甚至以义父出兵威胁董卓取消封王,那么,董卓还真不太一定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麟儿以为,世家的清高不会真心臣服将是董卓的一大隐患,随时可能爆发。董卓拥立大兄为帝,天然与襄阳的朝廷对立,这也是董卓面临的威胁之一。义父的态度又将是董卓未来面临的挑战。”
少年刘麟尊尊敬敬对刘裕说着自己对董卓的分析。
大厅内,冯文、刘和、贾诩、甄逸、糜竺、郭嘉、戏志才、岳云、罗成、关羽、典韦、高宠、杨再兴等一众数十人惊呆了,呆呆看着身姿笔挺,面若白玉的少年刘麟。
这是一个少年该说的话?
冯文、刘和、贾诩、甄逸、糜竺、郭嘉、戏志才等一众谋臣皆知道刘麟聪颖,但是,也没见过这么变态的少年啊。
刘裕看着自己儿子,眼中说不出的喜悦。
“啪啪啪!”
“哈哈,好!麟儿分析的很好!”
听着刘裕的夸奖,少年刘麟这才行了一礼,坐了下来。
这时候,皇后也不闹了,有些欣慰满意拉了拉少年刘麟的手。
她并没有听懂少年刘麟说的是什么,但是懵懵懂懂也明白了,就是董卓可能有大祸了。
“行了,今天召集你们来,是因为董卓异姓封王的事,你们以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裕对众人挥了挥手,对冯文、刘和、贾诩、甄逸、糜竺、郭嘉、戏志才等人问道。
只是,听着刘裕问话,郭嘉却是苦笑道:
“主公,太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关键是在于主公想如何对待董卓。”
“对此事态度反应柔和,那么,董卓便是危险了。”
“而若是主公反应强烈,甚至出兵威胁董卓取消封王,那么,主公便是放那董卓一马了。”
郭嘉的话,让贾诩、刘和、戏志才皆是点头。
他们都听懂了少年刘麟的话中的意思了。
无疑,若是刘裕对此事怀柔,让董卓异姓封王进行下去,那么,异姓封王这件事,将成为刘裕日后随时可以轰杀董卓的铁证。
但是,若刘裕反应强烈,直接威胁董卓取消封王,那么异姓封王不成立了。
那么无异于相当于刘裕放了董卓一马。
所以,关键是刘裕看想怎么对待董卓。
刘裕听着郭嘉的苦笑,微微一怔,随即便笑容满面了,继续说道:
“那你们以为,本王该如何态度应对这事呢?”
刘裕再问,郭嘉这次不说话了,眉头紧皱,看向刘裕目光有些犹豫。
刘裕内心是如何想的,是什么态度。
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是。
这事。
他们不能说出来啊。
因为。
这话。
大逆不道!
大厅一时没人说话。
岳云、罗成、关羽、典韦等一众武将瞪大眼睛看向文臣,指望着文臣说话。
他们这些武将,听的迷迷绕绕的。
似乎刘裕已经有了表态,但是,没说?
按照他们想的。
这董卓这厮,竟然敢异姓封王,罪该万死,当然要强烈斥责,甚至出兵威慑这厮。
怎么没人说话了?
就在没人说话时,贾诩站了起来,对刘裕拱手道:
“主公,太子乃储君,当应该对此事有主意,不妨问问太子意见?”
随着贾诩说话声落下,郭嘉、戏志才、刘和眼眸立即一亮。
随即,齐刷刷看向正襟危坐的少年刘麟,郭嘉、戏志才、刘和笑了。
是啊,太子的态度可是很关键的。
正好借此看看太子的态度。
刘裕看着鸡贼、老奸巨猾的贾诩,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刘裕还是看向太子刘麟,眼眸微闪,问道:
“麟儿,你听到了,你说说这次本王应该如何反应?”
这次,刘裕看向刘麟的目光都有些郑重。
究其原因,这是一次态度的表态。
太子刘麟似乎早有预料有这一天,显得并不慌张。
刘麟深吸一口气,对刘裕郑重行了一礼,道:
“义父,自先皇登基以来,国力持续减弱,朝政昏暗,各地世家兼并土地,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接着黄巾之乱爆发,提州牧制度,袁家、杨家、陈家等各大世家豪族野心滋长,董卓蛮横,也只不过是一个野心的冒头者而已。”
“大汉一朝两皇,一个太子,大汉已经很混乱了,但是再混乱一些又如何,让这把火烧的更激烈一些岂不是更好,这个大汉又不会崩塌,相反混乱中识忠臣,野心家冒头者不妨一一记下来,待来日,一扫而空,重铸一个新的大汉。”
“所以,麟儿以为,义父不妨发严厉诏斥责董卓,令董卓立即收回异姓封王圣旨,我们暂且坐看大汉变化!”
大厅内,太子刘麟声音前面凌厉,后面便平缓了起来。
一众文武皆是瞪大眼睛,被刘麟的表态而震动。
刘裕亦是看着少年刘麟,眼眸激起道道波澜。
“这是你自己的想法?”
刘裕轻吐一口气浊气,对太子刘麟问道。
刘麟忙对刘裕回道:
“回义父,这是麟儿与鲁肃、周瑜、诸葛亮商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