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
其意来自于两重佛门境界。
即是自修义与度他义。
自修义是指,观世音于自身所修。
佛门认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所以生起烦恼并促成恶业,从而受轮转生死的苦报。
而观察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能不受所动,即可达到“如如不动”大解脱境。观世音于贤劫之中成就四大菩萨,向世尊阐述自身境界,称己身已然臻至如如不动之境界。
世尊称赞其神通,故赐名观世音,传遍十方诸界。
而度他义,则是指观世音为他人所修。
相传观世音能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并救拔其苦。
《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大乘佛法,度己度人。
无论从度己还是度人,观世音的佛法都堪称精深。
而且,这位也是四大菩萨之中,最近人间的菩萨。
大智慧的文殊师利,过于高深。
大精进的普贤菩萨,过刚易折。
大宏愿的地藏菩萨,安忍不动。
相比之下,都太过于远离凡俗。
在人间,大慈悲,有应必显化的观世音菩萨,才是香火最盛之人。
智悲行愿四大之中,观世音菩萨原本之列第二。
可由于其度己度人,慈航普度,在民间编撰的西游记之中,甚至将文殊师利七佛之师的名号移转到观世音身上。
世间佛门香火,世尊之下,首推观世音。
若是让人知道了李公甫的狂言,信佛之人必将其视作仇敌。
即使是无信者也会惊异于他的胆大包天。
毕竟,这是一个神魔现世的世界。
渎神之举,可是当真有业报现世的。
所幸,李公甫面前的林恒,并不信佛。
一个身上背负着灵山,敢和世尊合作的武夫,便是观世音当面,又能如何。
相反,他倒是对李公甫的言行颇有些赞赏。
世间武夫,可无通天彻地之修为,然绝不可无遇敌一战之血勇。
即使三教道祖立于身前亦可出拳,方可称大武夫。
祖宗不足法,天道不足畏。
这也是林恒之所以没有在吞天灭地七大限之中留下任何强烈的个人印记的原因。
从这一点上来看,钱塘城南之事,反而对李公甫而言是一件好事。
“本帝,倒是没有机会和这位观世音真正当面。”
林恒抿了抿唇。
西行纪世界是世尊的道果演化。
彼界的一切,算是超脱于诸天。
所以,才会有疑似证道彼岸的孙悟空,依旧可以在那里出现独立意识的存在。
元始大天尊,才会在那里进行灵宝元始权柄之置换,培养做减求空的鱼。
自然,那杀心观音,也不可与诸天之中的观世音一概而论。
“果然,连您也无法解答这个问题吗。”
李公甫叹了口气。
握紧观世音吊坠的手,无力垂下。
林恒却是摇了摇头,缓声说道:“虽然本帝没有和那位观世音照面。
但是本帝可以告诉你,无论仙人也好,观世音也好。
自今日起,祂们再也无法插手人间之事了。
无论祂们有没有慈航普度之心,祂们也做不到了。”
话语虽然淡然。
可是其中的肯定之意,却让李公甫心中一紧。
这只言片语之间,他似乎察觉到了天翻地覆。
“此话,怎解?”
林恒摇了摇头,缓声说道:“就好像王朝会有更易。
人身会有生死。
世界,也会毁灭。
无论是怎样的神话。
最终都有终末之时。
劫数一到,仙神如雨落,自身尚且难保,何谈庇佑。
李公甫。
世界,变了。”
李公甫打了个冷颤,望向那七具干尸,涩声道:“您的意思是,这就是那劫数?”
“只是开始。”
林恒不置可否,缓声道:“不仅仅是钱塘。
人间各地,都会有这般诡异不祥出现。
这干尸,不过是最最低劣的诡异不祥。
会有更强,更可怖的不祥,或是借体降临,或是直接显化。
纵横人间,肆意杀戮。
直至将人间化作炼狱,而后,破灭众生,于死寂之中,诡异归一,不祥加冕。
于世界废墟之中,独守帝座,享寂静大破灭之道果。”
李公甫双眼瞪大。
在将吞天灭地七大限第七式破海与钱塘江意相合之后,虽然没有了林恒的真气加持,他不可能催出方才的七斩一刀。
可仅凭自己的一些底子,李公甫也有自信,凭借这门绝世刀术,便是整个天下,自己也称得上是一流刀客。
可只有真正斩杀过干尸的李公甫才知道,这干尸肉身之兼顾。
便是一线潮之利,若是没有林恒的一点降解降解再降解的真气助推,凭他手中的腰刀,也不可能伤害到这干尸。
相传江湖之中,有外家横练宗师。
可就是将所有横练功夫练到极致,也不过就是干尸这般了吧。
可一个横练宗师,江湖多少年才能走出一位。
然这干尸,竟不过是最最低劣的诡异不祥?
若是今日钱塘没有林恒横空出世。
仅凭这七具干尸,就可以将钱塘一县之地,化作死地。
若人间处处皆有诡异不祥。
苍生何辜!
“不要太悲观。”
林恒说道:“若是那道士没有干预。
这诡异不祥,是会自行积蓄力量的。
毕竟,这人世间,还是有些真修。
仅凭干尸的形式,会被修士们消耗大量底蕴。
它们会慢慢积蓄力量,吸纳丝丝缕缕渗入的诡异不祥气息。
直到它们觉得足以将世间真修横扫。
便是大劫将起。
算起来,还有些时日。
你,或者说这个人间要做的。
就是尽快积蓄力量。
在诡异不祥聚沙成塔,彻底爆发之前,拥有足以庇护这世间之力。”
李公甫这才想起。
江湖,依旧在山下。
这世间名山大川之中,有真修驻世。
近的不说,那镇江金山寺之中,就有一位高僧大德,相传有移山填海之力。
不对,还有更近的。
李公甫眼神一凝,望向林恒。
“若世间当真即将坠落苦海。
您呢,您不出手吗?
若是您的话,平定这末劫,也不是不可能吧。”
林恒不置可否。
虽然说毕竟是世尊遗骸陨落的气息,有着彼岸的底蕴。
但是没到最后一刻,末劫气息彻底爆发之时。
已然登临大罗的武帝,不是做不到将这诡异压制。
说到底,这诡异气息,至今没有一个统合之人,没有承载者。
一盘散沙,地藏王可以坐镇那诡异气息无尽岁月。
林恒虽然初登大罗,可他自信,不输于当世任何一位大罗。
但,他不愿,亦不能。
“本帝,不能算是此界中人。
甚至,这漫天神佛,都不能算是此界中人。”
林恒望向李公甫,轻声说道:“本帝若是出手,会有比此刻之末劫还要恐怖的存在显化。
大因果之下,本帝不能出手。”
无论是彼岸娲皇,还是弥勒尊佛。
都有必须获得此界道果的原因。
而纪元生灭,方可诞生道果。
没有纪元破灭,此界道果,就不可能完美。
若林恒真是一意孤行,彼岸娲皇未必会亲身出手,可是骊山老母必然会出手。
再加上一位弥勒尊佛。
便是地藏王菩萨真愿意帮助一个做出不符合世尊行事的林恒。
两位顶尖大罗,也足以将林恒踢出局。
所以,他做不到干预此界之事。
李公甫的眼神微微暗淡。
却也有些疑惑。
“不是此界中人,是什么意思?”
林恒撇了撇嘴。
还不是那只猴子的事情。
此界推演诸天纪元之事。
故而也有天庭地府之背景。
可这些背景之中的神邸,诞生于权柄之中,可在此界之中,却没有自行演化。
本来,作为上个纪元胜利者的齐天,是可以分封这些权柄的。
但这位却在上个纪元结束之后,直接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些天庭地府之中的神圣们,不过是推演诸天之中的神魔之印记。
林恒若是没有猜错。
等到末劫彻底爆发之事,那些神圣,印记要么被诡异不祥给污染。
要么,直接破碎。
剩下的,只有自行演化的众生了。
“你很快就会明白的。”
林恒没有解释,只是轻声说道:“你若是现在,还一心抱着求神拜佛的念头。
那钱塘迟早会化作废墟。
这座城,在未来,将会遇到一次又一次的波澜。”
钱塘,这可是白蛇传故事的起点。
许仙,白素贞,法海,这三位纪元之子,都会在这里出现。
无论是谁承载诡异,是谁行救世之举。
总归,是要将钱塘扯进去的。
林恒注视着李公甫,认真的说道:“知道为什么。
是那孩童为干尸之首吗?
照理说,孩童,是生人之中最孱弱的存在才对。
本帝告诉你,那是因为诡异不祥,乃是生之对立。
诡异,就是众生之敌。
诡异不祥,生来便厌恶一切有生机之物。
一旦化形,便会弑杀一切具有生机的存在,而后,以不祥之气息,来浸染生灵。
孩童,乃是最璀璨的生命,是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可能。
也就是,诡异不祥,最厌恶的存在。
这里,是钱塘诡异之源。
而第一个死去的生灵,必然是这孩童。
将最闪耀的生机化作最死寂的诡异不祥。
才将这孩童,化作此地,最强的不祥干尸。
若是没有人来阻止这场大劫。
人间不见新生。”
李公甫握紧手中腰刀。
身体如彻骨的寒冷。
林恒背过身去。
声音淡然如同清茶。
“能救人间的。
只有人族自己。
你是本帝收下的弟子。
你若是自扫门前雪,本帝庇护你,不成问题。
现在,告诉本帝,你的选择。”
李公甫佝偻的身子,被他有意识的挺直。
他握紧自己的腰刀。
“才看了三十七次钱塘大潮。
说实话。
没看够。”
林恒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这才对嘛。
本帝的弟子,总不该淹没于尘世之中。
林恒幽幽地说道:“你观潮三十七年,以世情入刀。
底蕴已然耗尽。
本帝不会直接给你伟力。
但若是任由你自行修行,实在是太慢。
你的吞天灭地七大限,是蚩尤刀术。
你应当听过,蚩尤有凶刀一柄,其名虎魄。
本帝可以为你取来,封禁之,待你修为精进,此刀亦会解开重重封印。
如何?”
虎魄,的确是神兵。
但林恒既然说能够为李公甫取来。
那必然会给李公甫一柄与蚩尤一般无二的虎魄。
神兵,对武夫而言,更胜佳人。
这是何等诱惑。
李公甫却面不改色,摇头道:“用这腰刀,习惯了。
这把刀,是祖上所传。
算起来,有宋一朝,我说的是开朝之时,我家就已然是这钱塘的捕头。
这刀,配了我三十七年。
从童年抚摸,到少年嬉闹,再到持刀行街。
这把刀,说是和我人刀合一,有些抬举我自己。
可若是换了刀,我反而,不会用了。”
林恒都有愕然的转身。
却看到了李公甫眼中的认真。
他想说些什么。
却眉头一挑。
他看到,李公甫身后的干尸之中,那无法被斩灭的诡异气息盘旋。
而后,竟然涌入了李公甫的体内。
李公甫体内,真气之流转,快如江河。
还有一些冲出。,居然缠绕在那腰刀之上。
林恒抿了抿唇。
这算什么。
以战养战,不祥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