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对抗轮回?难道轮回是个坏事?”余士林不解地问道。
关于轮回桥,之前在黄泉路忘执亭时,余士林胁迫熬汤管事吐露了一些鬼界的信息。
但是熬汤管事对轮回桥知之甚少,余士林只知晓表意,就是几乎所有鬼魂都怕去轮回桥轮回。
此刻,伏允带他来到了逆轮大矩阵的阵法中枢,再次提及了轮回桥,余士林便趁机将心中的疑惑向这个铸器大能问了出来。
“我并未进入过轮回桥,但经过我在鬼界数万年的观察,轮回,绝非像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意思。”
“伏前辈,既然轮回并不是真正的轮回,那该是如何?”余士林紧接着问道。
伏允默然片刻后,忽然道:“余小友,可有兴趣听听老朽的经历?”
“当然!晚辈乐意之至!”余士林连忙答道。
伏允生前乃是道号器圣的仙帝,即便证道失败后,一丝残魂飘零至鬼界,亦修炼至了鬼帝之身,如此大能,他的经历余士林非常感兴趣。
“三万年前,我专注器道,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子,到达了仙帝之境,并还在问道石内问道,获得了器圣道号。”
“对于修炼,我可能是个外行;但是对于器道之感悟,老朽可以说,天下无人能出我其右。”伏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强大的自信,又带有一丝缅怀之意。
见余士林凝神倾听,伏允突然谈兴大起,微微一笑,道:“余小友,可愿意听老朽叨扰几句器道?”
“前辈请讲,晚辈自当洗耳恭听!”余士林心中一喜,伏允愿意传授一些器道感悟给他,这对他的修途肯定大有裨益。
“余小友,你对器道可有心得?”伏允话锋一转。
“呃。。。”余士林顿感尴尬。
蒙沧浪留给他的传承记忆中,虽然有着些许浅显的器道理论;但在伏允这个器圣面前,余士林岂敢轻易卖弄,一个不好,只会徒增笑柄。
“晚辈对器道属实生疏,还望伏前辈解惑。”余士林只得不好意思说道。
“看得出来,你是专注靠功法修炼一途。”伏允点了点头。
“其实,在我铁匠铺中的修为灌注室,已诠释了器道的精髓。”
“修真一途,无非就是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强大自身,以窥见天地间的至高奥秘,余小友,你以为然否?”
余士林点了点头,伏允的修真理念跟他非常一致。
“常人修真,大多是靠功法,领悟功法中的天地运行之道,掌控天地之力为己所用,提升自己、开拓视界,一步步走向强大。”
余士林再次肯定地点了点头,伏允说得非常贴切,一语道出了修真的本质。
“这是十分普遍的一条路,领悟天地之道,以己为基,掌控天地之力并运用,凝练出各种法技,我们可以单纯称其修士。”
“绝大部分修士,虽也用器,但是只是简单当成法器来用,此乃粗显的器道。”
“而真正的器道,乃是在领悟天地之道的前提下,以器为基,万千天地之力,无不可以用器转化!”
“伏前辈,你设置的修为灌注室,就是这般道理?”听到这里,余士林忍不住插话问道。
“呵呵,余小友,你倒是非常通透,一点即明了。”伏允呵呵笑道。
“我们修真,是靠功法修炼,提升修为;而伏前辈,则可用器替代功法,生成修为,直接灌注吸收?”
“没错!就是这样!”伏允笑了起来。
余士林无语地摇了摇头,这他么也太硬霸了吧,简直就是个作弊器。
“余小友,你可别认为打造出这样的器,是件轻松之事。”伏允瞥见余士林的神色,知他心中所想,连忙正色道。
“这是一条蹊径,同时也是一条捷径,但也是一条极其坎坷之路。”
“器道之难,难于登天,需要杂糅贯通所有修真理论,方可有所成就。”
“这也是为何有无数修真之人,但铸器师却寥寥无几的原因。”
余士林倒也同意了伏允的观点,以己为基修炼,简单粗暴,只要有一种合适的功法就行。
但是缺点就是成长较为缓慢,而且比较艰辛。
以器为基修炼,见效快,可前提得是器道得达到大成,能打造出类似于修为灌注室之类的辅助修炼之器才行。
再通俗点说,将修炼比作挖洞。
前者就是拿一把锄头直接开挖,效率低,耗时长,能挖多深的洞得看自己的天赋体质如何。
而后者,就是打造出一台钻机,利用钻机来挖洞,这两者的效率可谓是天壤之别。
可后者的前提是,你得懂诸多的铸器知识,还得有能力造出一台钻机才行。
后者的难度跟前者相比,同样是困难了无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