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付含桃打着哈欠出了卧室,发现方玉已经走了。
她没找到方玉留下的小纸条,只在客厅的桌子上找到了一张小区的门禁卡及一串挂着房卡和门钥匙的挂链。
她拨了方玉的电话,方玉的手机已经关机。
洗漱完,付含桃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带着审查的目光“奸视”房里的各个角落。
令她欣慰的是,房间里没有其他女性留下的痕迹。
不过有些地方落了灰尘,似乎很久没有人触碰过。
......
方玉出了凤栖楼,带了护卫统领张擒虎的儿子张平和几名护卫,骑着马出了金陵城。出城二十余里,方玉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夏末秋初的江南大地,本该耕种粮食的肥沃水田上,见不到几个人影。更有无人耕种的水田,长满了野草和新生的灌木。
路过的几个村子,虽有烟火之气,但出出进进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妇女。虽说赵宋战乱未停,西蜀分崩离析,但李唐一直平安无事,现在怎么如此萧条。
不见百姓耕种田地,路上的行人也很稀少,看起来凄凉之极。
“张平,最近有大事发生吗?怎么如此凋零败落。”方玉扭头向落后自己半个马身的张平问道。
“阿郎出门行商不知道吗?”张平一磕马腹,提马上前。
知道个P呀~!
方玉说道:“海上音讯隔绝,你说说。”
张平毫不怀疑方玉的说辞,说道:“镇守淮南的林虎子造反了。皇上下旨杀了林虎子全族,屯兵长江。西蜀的那些乱贼借机骚扰边境,皇上征男丁戍边,每户出一名男丁。有的人家只有一名男丁,家里没了劳力,就没有人耕田。”
李唐的人口不少,没有必要这样征用男丁,独子按惯例免于征召的。如此大规模征兵,其中定有缘由。方玉询问张平,张平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大旱之年,天下大乱,富庶的江南之地也变得如此凋零。
“既然征用男丁,你们怎么没被征用?”方玉问道。
“阿郎有所不知,我等乃是徐家私仆,征用的都是百姓。而且有功名的读书人也不用从军。”张平说道。
徐云熙并无兄弟,自己在李唐并无功名,也非徐家奴仆,应该也在征召之列。
方玉虽感到奇怪,但没说什么。
得淮者得江南,江淮有茶盐之利,民生富裕,人口众多。又与金陵隔江相望,怪不得李唐紧张。
林虎子乃李唐大将,坐镇淮南,为什么会突然造反?
张平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详情。一名私仆,知道上述消息也是不错了,想必这事已天下皆知。
又前行十余里,远处出现了一个围着土墙的庄子。望楼上放哨的人见有马队飞驰而来,高呼道:“来者止步,再要靠近,放箭了。”
方玉等人勒住马匹,停在土墙外百余步的地方。
张平高呼道:“阿郎前来,让徐勇速速出来迎接。”
“等着。不要靠近。”望楼上的庄丁喊了一声。
土墙有一丈来高,上面有人正在巡逻。其中一名庄丁跑下院墙,去庄子里报信。
过了一会儿,有人上院墙向外张望。张平认识此人,是徐家的护卫。张平喊道:“阿郎来了,赶紧开门。”
王有力见是方玉和张平,回头喊道:“阿郎来了,开门。”
庄门大开,徐勇领着几名护卫迎了出来。
方玉等人催马进了庄子。
进了庄门,众人纷纷下马。
方玉问道:“赵家村的人可安排妥当了?”
徐勇忙说道:“按阿郎和小姐的吩咐,已经安置好了。”
方玉说道:“带我去看看。”
走到半路,听到消息的赵商迎了出来。
按照方玉的安排,青壮男丁为护卫,女子进工坊做肥皂,老人喂猪,孩童读书。只是暂时未找到合适的教书先生。
年纪小的孩童们扫扫院子,大一些的孩童去帮着喂猪或进工坊打下手。
自己安排赵家村的人休息几天,养养身体再上工,没想到赵家村的人现在已经上工了。难不成是下面的人阴奉阳违。
“这是怎么回事?”方玉看着徐勇说道。
“按阿郎的吩咐,我等安排他们休息几天。只是今早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人都嚷嚷着上工。”一名三十余岁的中年人说道。
这是庄头田富贵,方玉见过几次。
田富贵继续说道:“之前阿郎已经吩咐过他们的营生,我也不能阻拦他们,便安排了下去。”
方玉扭头问赵商:“赵大哥,我不是说让大家休息几日,怎么早早就上了工。”
赵商忙解释道:“方兄弟勿怪。大家伙儿感念方兄弟的恩情,现在又是用人之际,我们怎么能白白耗费粮食。大家伙儿休息了一晚,也恢复了一些。商量了一下后,身体好的人今日就上工了。”
方玉点了点头,人家要上工,自己也不能拦着。
赵商犹豫了一下,说道:“方兄弟,不知何时签下卖身契约,我等也好安心。”
方玉愣了一下,怎么还上杆子当奴仆。他想起路上张平说的话,大约猜到了赵商的意图。
不为奴仆,就要去从军。从军可不是什么好差事,风餐露宿不说,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丢了小命。
赵家村的人早早上工,想必也是这个原因。
想起离开的那些户人家,只怕他们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不然也不会离开。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自己管不了那么多。
肥皂工坊早早就建好了,方玉来过几次。
工坊里大姑娘、小媳妇、半老徐娘端着各种原材料走来走去。
几个小管事不时传来呼喝声,女人们叽叽喳喳,做着工,唠着家常,一片热闹景象。
虽然吵闹,但各司其职,一切看起来井井有条。
这便是最原始的流水线作业,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商品的产量,完全抛弃了古代人习以为常的各自为政。
方玉第一次来的时候,徐云熙按照习惯,安排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肥皂制作。
方玉虽然在国企机关工作,但也去过下面的厂矿调研,看到当时肥皂工坊的场景只觉得乱糟糟的。厂矿的效益虽然不好,但规章制度在,一切都井井有条。
因为这事,方玉还和徐云熙争论了一番。最后徐云熙同意试验一个月。
方玉在工坊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肥皂流程分成十几道专门工序,分别安排专人完成。他们必须按固定的节奏工作,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方玉又给众人培训了两天,才让她们上岗。
最初的几天有些混乱,工作瓶颈不时出现。
有的工序人多活少,有的工序人少活多。
方玉调整了几次,流水工作线便趋于稳定,流畅起来。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经过比对,调整后的产量提高了三成到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