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清晨,横尸镇】
日出东方,阳光照亮了满目疮痍的横尸镇。残垣断壁间横尸一片,星火燃烧处滚滚浓烟。
“都起来!准备出发!”
方伟的喝令声中,满身血污的战士们纷纷由睡梦中醒来,拿起武器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
起床号持续响着,战士们顾不上洗漱,嚼着干粮集合到一起。
方伟手执命令指示单,对着整个战斗群的官兵们大声宣读着——
兄弟们,早上好。
今天是11月7号,欢迎你们加入针对当前叛军!最后的!追击歼灭战。
此战,由第1战斗群司令员全权指挥,时间紧迫就不自我介绍了。总之,希望尔等能谨遵军令不辱使命,为我军摘下最后的胜利之星。
现在说明一下情况。
经昨日一战,敌军在横尸镇元气大伤,其守军各部均已残废。因此,现在正是我们对其实施追击歼灭的最佳时机。
既然是追击歼灭战,那必然涉及到突破敌后卫部队的阻击阵地,并且追上敌撤退部队将其围歼。
从昨夜敌军的损失情况,可以断定。其建制已乱,战斗力基本丧失,短时间内不可能缓解回来。而他们眼下又没有生力军可调动,因此其选择的断后部队必然是一些在横尸镇被打残,且保有了少许战斗力的部队。
从这个方面考虑,其撤退部队的战斗力会更弱。
不过,在北边位于常胜村的位置,有我军的北上先遣纵队把守。那处阵地,阻断了敌人北逃的必经之路,所以他们一定会集中力量攻打那里。因此,那一附近的敌人,作战实力已然不可小视,需要谨慎对待。
针对叛军的当前状况,我军做如下部署。择以第一、三战斗群全部兵力,及第二战斗群部分兵力,参与此次作战。
第三战斗群为主力,担负牵制、包围和歼灭的敌军之任务。
第二战斗群为辅助,负责为第三战斗群的作战提供善后保障。
第一战斗群为先锋,主要承担侦查、带路和扫除威胁的任务。
补充一点,此轮作战行动不同于先前。敌军已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也。因而,不必赶尽杀绝,各部可依据实际情况,留敌一线生机。
依据国际上的《日内瓦公约》,宣布我方对俘政策,尽可能劝降敌军。当然,在这一决策上,我军要有底线。允许一而再,不许再而三;不接受讨价还价,更不接受恶意拖延;对待死硬派顽固分子,劝降两次无果则就地人道毁灭,不留活口。
我知道弟兄们对最后补充的这一条,不是很理解。我在此声明,经过数月以来的敌我接触,目前可以基本确定——敌方大多数官兵并非我们的敌人,主官才是!我们需要避免除掉主官的同时,伤及无辜士兵。
其它的,我就不多解释了。祝愿三支战斗群齐心协力,共同达成此次任务,为这场战争胜利的画上句号。
至此敬礼,解散。
署名:逐寇兵团1战斗群司令员·赵义。
时间:1920年11月6日。
命令宣读结束后,战士们纷纷议论道:“这什么命令啊,对敌人也太客气了吧?”
方伟收起命令指示单道:“都发什么牢骚?执行命令就完了!”
一名战士两手一摊,气急败坏的抱怨道:“营长,一次横尸山战役你也参加了!当时他们怎么对待我们的,你不知道啊?可现在,好不容易把他们逼到绝路上了,还差一步就能报仇解恨了!结果这个时候却让我们留他们一条活路?太荒谬了吧?”
方伟板着脸说:“一点也不荒谬!我们当面之敌,是步兵344团和摩托化步兵1团的所属部队。经兵团司令部调查,整场战争中,这两路敌人并没有什么太出格的举动。”
“不出格?那战斗工兵23营怎么没的?”
方伟很无奈的说:“人家好歹也是军人,作战风格凶狠了点,可以理解吧?毕竟,咱们自个还用喷火器拿对方做锦州烧烤呢!这有什么资格说人家出格啊?”
邓烨神情凝重的说:“可是方伟,整个战争期间,辱尸、杀俘等不人道行为,在敌人那边还是有的。”
方伟高兴的说:“正因为这样,作出这些劣迹的那股敌军,在东北门户被咱们的第1战斗群,整个!连山一块烧成了灰!”
“草,这就不痛快了!”邓烨失望的说:“咱们的深仇大恨,竟然叫人家替咱们给报了。”
方伟抻了个懒腰道:“都是一个部队的弟兄,咱们的仇也是人家的!只要是咱们兵团干死的那帮杂种,谁动手重要吗?”
“但我还是希望,能亲自手刃仇敌。”
方伟无奈的说:“打仗可没有那么多的好机会!有兄弟部队替咱们出了气,这仇也就到此为止了。”
邓烨无奈的叹气道:“唉,实在太不痛快了。”
【先锋部队准备】
逐寇兵团第1战斗群的战士们秩序井然的穿过林立的废墟,沿着叛军撤退的路线,踏上进攻路。
为了这次作战,赵义把守卫东北门户的第2战队调了过来,让第1战斗群可用兵力增加了一倍。
随同第2战队一同到来的,还有一批来自总后勤部的特殊礼物——三台产自法国的无线通讯装备。
这种东西,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极度稀有。然而,作为军用装备,它笨重难伺候、不保险、且故障率又高,使它很不受军队待见。
可是,即便它有再多的缺点,来自龙骑飞行队的指示单却千叮万嘱——它,必不可少!为了凑齐这三台无线电,机场部队连家底都掏出来了,务必好好利用。
赵义面对这三台无线电,心里不由得犯了难。该如何分配呢?他有好几种选择。
·方案一,战斗群司令部和下辖两个战队各一台,以加强内部联络。
·方案二,战斗群司令部,前沿部队和火力支援部队各一台,以方便战术配合。
·方案三,下发至第1、第2和第3战斗群司令部,方便友军间协调。
经过一系列的商讨,赵义首先否定了方案三。
因为,龙骑飞行队将无线电派至前线,目的就是可以联系地面部队,以便更快更准的获知敌情。
然而,能够准确且快速获知敌情的部队,只能是前沿部队。因此把无线电分配到各司令部就违背原本的初衷了。
再有,该无线电性能很差。通讯距离短,且稍有障碍就能阻断联络。所以,将其用于部队和部队间的联络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几个人根据这些无线电的性能特点,得出其最佳的用法是——短距离的既时联络,例如协调空中打击、战术性炮击等。
最终,赵义根据众人总结出来的特点,采取了一个折中于方案一、二之间的办法。
第1战斗群的作战序列被重新调整。两个迫击炮班和两个驱逐班从原本战队中摘出,划归至战斗群司令部,由徐老虎统一指挥;每个战队的兵力被缩减至四个班,分别由独狼和李勇带领;三台无线电,分别配发给独狼、李勇和徐老虎。
经过如此调整后,无线电的分配同时兼顾了内部联络和战术配合,唯一的代价就是……比起下辖部队,司令部倒显得寒酸了些。
可是,赵义对此并不在意。作为一个经常将指挥部顶到一线实施作战的军官,他十分清楚——作为前线部队,指挥部越简化越好,寒酸与否其实对于整个部队的战斗力而言,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