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海军都督府的外院正堂与隔壁的明远堂格局类似,一张长桌,此时只有华高和朱塬两人相邻而坐,正在翻阅闻造刚刚从北方送来的前线战报。

今日已是七月廿二。

老朱是七月十六抵达汴梁,闻造一同北上,这是第一次送信回来。

相比明州到金陵的两天路程,这边到汴梁,路程超过两千里,单程一次传送书信也增加到五日,这还是不计人力、马力等成本的情况下。

至于史册里常见的‘八百里加急’,实际是很难实现的。不是马力跑不到,主要是,大部分情况下,路况不允许。

再就是,古人对距离的计算很粗略,短距离或许还能准确些,路途一旦加长,那就完全没了准头。

就像最典型的一个,江淮外海的浅滩区域,之前被称为’万里长滩‘,营海司根据纬度测距法实际测量后,其实连一千里都不到。

海军都督府大堂内。

战机瞬息万变,该说的提前都已经说过,朱塬不打算再冒然给老朱提什么意见,但从前方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老朱还是接受了他之前的大部分建议。

比如华高正拿在手里欣赏的两张素描画像。

至正帝父子的画像。

老朱既然让闻造特意把两幅画像捎回来,说明前线肯定已经有了数百张。

可以想见,将来前线各级领军将官手里,都不会缺少,这会最大程度避免至正帝父子不知不觉地逃出大都。

再就是,闻造离开前,老朱刚刚发布诏令,犒赏全军。参与北伐的数十万士卒,不仅各有银钱、布匹赏赐,还要欢庆三天。

这显然是故意的。

熟悉老朱的人都明白,正常情况下,老朱不是个会搞这些花头的人。

既然做了,显然就是给一些人看。

给谁看?

还是至正帝父子。

老朱应该希望至正帝父子认为,明军拿下了汴梁,就已经非常满足,或许不会再急着攻取大都。

朱塬觉得,至正帝父子只要不是太傻,或者,哪怕父子两个猜不出来,但,至正帝父子身边肯定不缺聪明人,也不缺对老朱有一定熟悉的人。但,朱塬也相信,人总是很容易自我麻痹的。

有些时候,哪怕明知道是假的,依旧会不由自主抱有最大程度的侥幸心理。

这不是朱塬信口开河。

这片土地上,那厚厚的数十本史册,记载了太多类似的故事。

就像恰恰是老朱当下所在的那座汴梁城,那一场靖康之变,开始觉得,金人不会打过来的,打过来了,又觉得,他们只是要钱而已,给了钱,转眼又来了,还自我安慰,这城,还是能守一守的,结果……没守住……

华高军阶足够高,很多事情,朱塬也不对他隐瞒,两人纸上谈兵了一个多时辰,转眼到了傍晚。

又被强拉着在这边吃饭。

饭厅内。

看着三个二十多岁外貌端正的妇人亲自端饭上来,朱塬就很无奈。

这是前些日子朱塬给出建议后,华高拉着他亲自帮忙挑选的。大半个月下来,除了营海司的事务,私下里,朱塬被折腾最多的一件,就是海军都督大人的那点破事。

朱塬因此甚至完成外一本书,名叫《科学生育手册》。

华高奉为至宝。

等三个妇人上菜之后又被华高打发走,朱塬看了看坐上各种鱼贝,无奈摇头:“大人,过犹不及啊,就算海货很补,也不能这么吃吧?”

华高已经利索地吞了一只蒜蓉生蚝,闻言摆着快子朝桌上示意:“青菜,有青菜哩。”

朱塬:“……”

华高囫囵咽下一口生蚝,才道:“翰林,俺真是觉得,照你给的食谱,还有和重生研究出来那方子,近日……不一样呵,就是想和你商量商量?”

朱塬不客气地把一盘青菜拉到自己面前,夹了一口吃着,疑惑:“嗯?”

华高压低了一些声音:“这一月三次,是否少了些,六次如何?”

朱塬摇头:“你至少坚持半年,若实在不行,就是我的方法不管用,你再随意。”

“管用,管用,”华高连连点头:“俺都说了,能觉出变化。”

“那就更该坚持,”朱塬其实不喜欢和华高讨论类似问题,总觉得挺尴尬,却还是只能道:“大人,说实在话,你不年轻了,因此,更应该注重的是‘质’,而不是‘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华高叹了下:“俺就是急啊。”

“急也没办法。”

华高又叹,随即看过来,带着些笑意:“翰林,你那院子……就没动静?”

“我还年轻。”

“可要紧着些,紧着些哦,”华高再劝:“若是有了,恰又能一男一女,将来,咱们就当个儿女亲家。”

朱塬表情古怪。

这辈分……又有些乱。

吃罢饭,华高再次拿来那本《科学生育手册》。

提意见。

关于其中几幅插图。

海军都督大人非常严肃,一本正经:“翰林,俺最近琢磨啊,只是垫枕头,是不是还差了些,要不,倒栽葱,这姿势,你觉如何?”

说着还比划一番。

朱塬:“……”

我还只是个孩子啊,为什么要背负这么些古怪破事?为了几幅破图,都已经被身边妮子觉得不正经了,小小年纪画春宫,我容易么?

拔腿就走。

第二天是七月廿三。

进入三伏天,朱塬的精神又不怎么好起来,若不是傅寿送了一批冰块过来,每日堆在房子里物理降温,恐怕连觉都睡不好。

而且也再次偏向独睡。

身边有人,再漂亮,也热啊。

事情还是要做。

老朱亲自坐镇大都之战,如果八月份顺利结束,九月返回,到时候,朱塬也很难再留在明州。

因此要为自己离开后做布局。

吴良和胡惟庸已经分别赶往广州和泉州赴任,每人离开时带了10万两白银,以及朱塬亲自挑选出来的一批吏员。

不算光杆赴任,但两人的事情也多。

接管海贸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海捕。

简单两个字,背后却涉及组织渔民、建造船只、修缮港口、勘测鱼情、绘制舆图等方方面面。

这还只是两人的初级任务。

朱塬的期待其实更多一些,比如,广州和泉州对应的两座大岛,必须重点经营起来。

毕竟南边不如明州。

昌国诸岛向外绵延两百余里,对于这个年代而言,等于提供了诸多天然的港岸,最大程度保障渔民安全。而且,舟山渔场本身又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渔场,再加上朱塬的亲自经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全。

福建和广东,朱塬不怎么熟悉,但相对来说,想要开展大规模海捕,近海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就只能发展远海捕捞。

这还不是几百年后的远海捕捞。

当下,离开海岸两三百里,就已经算是远海。

巧合的是,那两座大岛,恰好就在相应的位置上,以这个年代的生产力水准,只要把两座大岛经营起来,只是沿岛屿周边发展海捕,就足够有相当可观的收获。

再说明州。

朱塬的接班人有三个,刘琏、姚封和方礼。

因为海运和海捕的成功,朱塬月初时已经替他们向老朱请功,并且申请重新设置了营海司的官职。

三人都晋升了两级。

各自从之前正五品的营海司郎中,提升到新设的正四品营海司佥事,品级与知府相当,只差了吴良和胡惟庸一级。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接下来,就是朱塬离开后,谁来主事的问题。

朱塬私下斟酌的结果是姚封。

原因很简单,和山东那边兼领营海副使的和淮一样,都是‘技术官僚’。

这方面,勤奋好学又很乐意接受各种新式学问的刘琏其实并不差,也愿意知行合一,不过,刘琏过于刚直的性格,没有他的压制,很容易过犹不及,妨碍到其他人具体做事。

朱塬甚至考虑,自己离开时,是不是把这位也带回金陵,免得在这边让大家太束手束脚。

暂时还没有决定。

再就是方礼。

当初老朱派方礼过来,主要是为了协调召集逃散的方家旧部。

方礼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不仅如此,这几个月来,对于朱塬分派的其他工作,方礼也都是兢兢业业,就像之前的夏汛海捕,从五月初到六月中旬,方礼在海上一漂就是一个多月,功劳苦劳都不缺。

更何况,还有方家私下里对朱塬的投效。

如果不是老朱打岔,朱塬甚至希望把方礼打发到福建或广东,单独经营一省。相比刚上手的吴良和胡惟庸,方礼的才能虽然不及刘琏和姚封,但毕竟熟悉营海司的各种运作流程,外放出去,朱塬相信方礼大概率会比吴良和胡惟庸做的更好。

现在,两个坑都被占了,方礼怎么办,也就是个问题。

三位之前的营海司郎中,当下的营海司佥事,如果并列在朱塬之下,还没什么,但,各自功劳都不差的情况下,朱塬让姚封接替自己,哪怕理由很正当,也难免会让另外两人有想法。

实在不行,朱塬就打算把方礼也一起带回金陵。

今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会缺少安置方礼的位置。

无论如何,这件事很重要。

两世为人的经验让朱塬坚定一件事,这世界,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从来都是因人成事的。

人事,真的很重要。

除了三位骨干,还有朱塬最近几个月设置的各种部门和公司,管理架构也需要尽快完善起来,确保自己返回金陵后,也能运转自如。

这些依旧是各种繁琐到不能再繁琐的事情。

早上九点钟开始工作,直到这一天的太阳落山,朱塬回到营海使府邸,还要继续翻看刚刚做出来的一份统计文件。

六月二十到七月二十,明州海洋发展集团下属的海捕团队,在这个相对澹季的鱼获收成。

朱塬之前的目标,哪怕到了澹季,每月的鱼获也要达到10万担。

当时觉得这个目标已经不低,10万担鱼获,作为口粮的话,足够养活十多万人,明州的海军都督府和营海司,可以全包。

实际是,过去一个月,海捕团队的各种鱼获收成总和,达到了13万担。

超额30%完成任务。

朱塬高兴之余,也不得不谨慎起来,详细翻阅了各种鱼获的收成,又招来一些吏员和渔民详细询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遍布昌国多个岛屿的一种泥螺,列表里足足有1.7万担。

这就是170多万斤。

朱塬之前尝过这种泥螺,个头不大,四五月份的泥螺最为肥美,味道也不错。

问题是,短短一个月时间,搜刮了170多万斤,这就有些过头了。

既然发现了问题,朱塬当场把一干负责人召来,详细阐述了一番‘不能竭泽而渔’和‘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要求海捕团队立刻停止对泥螺的采捕。

同时,还让刘琏等人再赴海上亲自勘探,确定各种鱼虾、贝类、海菜等物产的捕捞标准。

大概就是,不能过量,不能捕捞太小鱼类,以及,若是繁殖期,也要收敛。

其实明州外海的各种渔汛,鱼群聚集的目标都是为了繁殖,但当下,对于大小黄鱼,和今年冬天将会展开捕捞的带鱼之类,因为体量足够大,暂时还不需要收敛。

但,其他海洋生物,现在就需要保持节制了。

还说各岛滩涂上的泥螺,采捕实在方便,如果不懂得克制,一味地追求产量,或许三五年之后,也就不会再有什么产量。

朱塬同时还想到了人工养殖的问题。

海鱼暂时还不太容易,但,这种生活在滩涂上的贝类,或许可以专门划出地界,尝试专门的养殖,至少,通过人工的干预,提高一下产量。

临时发现的问题,处理花费了大半个时辰。

朱塬回到内宅,还是按照他个人的计时标准,时间又已经是晚上的八点多钟。

天热,没什么胃口,先去洗了澡,回到铺了冰块的凉爽正屋缓了缓,才在身边女人的催劝下吃了些东西,随后直接转去卧房休息。

睡前产生了某个念头。

下场雨吧。

又连忙打消。

别下。

明州这边还好,北部,杭州湾的对面,苏松等府,这些日子已经雨水成灾,再往北,只隔了一条大江,以扬州府为代表的淮东地界,却又是大片大片的干旱。

再加上各地还在持续的大小战事……

糟糕的年景啊!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应如妖似魔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公子千秋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大国相督军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明朝谋生手册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抗战之草莽英雄傲娇少爷要上位农家小媳妇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战国小大名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贞观贤王让你去和亲,你在敌国登基了?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空降贞观甲午崛起天唐锦绣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