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十部五校相关任命宣告第二天,奉天门左东阁的会议室内,大明中枢召开关于确定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正式会议。

设想是朱塬提出,当然要参加。

说起来,自从老朱从汴梁返回,这件事也一直在酝酿,十部改革初步完成,老朱就想最近把详细的第一个三年计划敲定下来,以便落实各部执行。

这次只是第一次会议。

各种项目,初步确定之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研究,确认是否可行,设定计划目标,组建执行团队,如此种种。

因为对此事的重视,还有着将其作为未来百年甚至千年基本国策的想法,老朱特意喊了三位皇子前来旁听。

会议在上午的己时整开始。

提前有所准备,诸如江淮运河,诸如土地测绘,诸如人口登记,诸如蒸汽机械,相应的项目,很快都拍板下来。

问题也有。

当下,众人就在旁观左相李善长和某个少年平章的小交锋。

话题关于钢铁。

朱塬希望三年时间,大明的钢铁产量至少达到1000万斤,也即朱塬推广某个重量单位的1万吨,甚至最好能达到相当于宋时巅峰的2万吨。

左相当即提出了质疑:“平章,俺看你说那太平铁矿储量有10亿吨,且不论此言真假,若用三年时间将前朝留下不足500万斤之钢铁产量提升至2000万斤,如此多铁料,你打算用来作甚?”

左相这番话里,在场从皇帝到群臣,都能发现一个小细节,左相坚持不用某人提出的‘吨’作为单位。

这算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表态。

长长的会议桌,老朱依旧单独坐在上首,太子和两位皇子在旁单独摆了书桉,长桌两侧是中书省、御史台、翰林院等一干中枢重臣,朱塬和李善长依旧一右一左坐在仅次于老朱的下首。

老李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朱塬也心平气和:“左相,那日演示我就说过,蒸汽机械,需要钢铁来做,将来的火车、铁路、船舶等等,也都需要大量的钢铁。”

“这俺没忘,”李善长望着对面:“可平章也曾说,这些都非短期可能实现,三年2000万斤,若是炼出来用不完,那铁料可是会腐朽的,若是任由大批铁料烂掉,诸多工匠心血,期间所耗钱粮,岂不都白白靡费了?”

“这是个问题,”朱塬想了下,示意下首一些的康茂才:“除了军工所需,屯田也需要大批农具,这也是一个方向,我之前就说过。”

“用不完呵,”李善长依旧坚持:“俺着人算过,还是你给那数字,宋时至多一年2000万斤,那是全民所耗,咱大明当下百废待兴,这废久了,反是用不得任多。就说屯田,若是百万屯卒,每人二斤铁,不过只需200万斤而已。”

“每人二斤……”

朱塬念叨了一句。

第一感觉,太少。

不过,想想这可不是几百年后家家都有拖拉机的那个时代。人均两斤铁料,足够人手一把锄头一把铁锹。至于犁耧这些大件,远不需要人手一套的程度。

就说元朝。

巅峰人口9000万,巅峰钢铁产量,500万斤。

人均折合……

半两!

好吧。

朱塬知道古代涉及此类数字的记载往往偏差很大,那就四舍五入,加一倍,算人均一两。

嗯。

每人一个勺子用来挖地,那画面想一想就很美妙。

你不亡国谁亡国?!

再说屯田这件事,刚刚已经有所讨论。

计划第一个三年的目标是组织100万到200万人,就像钢铁产量的1000万到2000万斤,因为没经验,都给了很大的弹性。

李善长这是取了钢铁上限和屯田下限,不过,即使反过来,200万屯卒和1000万斤钢铁,人均两斤的话,再考虑大明其他方面用度,就算是取前元留下的500万斤年产,再加上400万斤屯田消耗,也都还会有100万斤剩余。

这不是小数目。

更何况,事情也不是这么算的。

钢铁产量是每年都有,但,屯田消耗钢铁,这年代人仔细,一把锄头,可不会一年就磨没了。当下铁器,用个十年二十年,甚至,传给下一代的,都不会少见。

这么一想……元朝其实也不少。

只需要二十年,人均就能有二斤铁。

好吧。

难怪老朱起事早期,曾经大批量用铜制作箭头。

刚了解时,觉得不可思议。

那该是秦朝才干的事情吧,都一千多年了,怎么又倒退了?

事实是,确实倒退了。

老朱坐在上首,听着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难得当场向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发一次难,见朱塬一时沉默,想要开口,又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就耐心等待,看看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能想出什么解决方法。

既然确定问题,朱塬也在快速斟酌。

对于钢铁,若是强用,当然也用得了,记得后来只是一座长江大桥,消耗钢铁就是几万吨级别,相当于封建时代好几年的全国产量。

不过,现在如果急着造铁桥,不说长江大桥,普通的小河造铁桥,缺少足够技术积累之下,那也是乱来。

真造了,或许没几年就会废掉。

同样,与蒸汽机相关的各种,短期内至少也用不上太多。

还有建房。

嗯……

这个要与混凝土相互配合,而水泥,短期内想要大规模生产,也不现实,小批量的话,又没意义。

倒是可以把这个项目立起来。

这么想着,低头在面前记事本上写下‘水泥’两个字,朱塬飞速旋转的大脑也灵光一闪,很快抬头,轻声说出两个字:“补贴!”

补贴?

会议室内也是好奇等待的一群人都是满眼问号。

李善长下意识拆解这又一个新词,却发现,比起朱塬的其他各种新词,这个‘补贴’,他一时间也搞不懂有何含义,于是便问出来:“平章,何为补贴?”

说着还好奇,刚刚某人低头写了甚么。

朱塬稍稍斟酌,说道:“简单来讲就是,将咱们多余生产出来的钢铁,免费发放给百姓。”

这下,所有人都懂了。

跟着又蒙了。

免费发放,还是成百上千万斤。

大善人呐!

李善长看了眼上首的自家主公,还想起前些日子某人要用100万两白银给士卒购置棉花增添保暖的事情,其背后,还是主公被对面少年不断蛊惑的甚么‘经济之学’。

说甚么‘分配’之类。

简直魔怔。

事情还在推行,只是也在大伙劝阻之下,改得更合理些,一方面继续采购,一方面是直接发放银钱,让士卒自行添补,大概就是,总开支压缩到了本来的三成。

三十万两白银的支出,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相比往昔,不得不承认,自从对面少年出现,自家主公手头越发宽绰起来。

就说那海外贸易。

随着近期逐渐有商队从日本、高丽等国返回明州,只是两成比例的市舶税收,这段时间就已经报上了超过30万两白银。

除了税收,大家可都没忘,自家主公手里还握着一堆海贸公司的股份。

同样的两成。

传闻那海贸一来一回能有10倍利润,就算实际差些,也不会差太多。各家两成股份能拿到的分红,可以想见,只会比30万两白银更多。

可……

钱再多,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当下,又听到了一个白送,李善长简直想把自己面前的一叠文书丢过去。

送送送!

任地就知道送!

崽卖……崽送爷田不心疼么!

这么想着,李善长正要反对,上首老朱已经道:“塬儿,你具体讲一讲?”

朱塬也重新梳理了一下思绪,说道:“祖上,还是要从营海司捕鱼说起。”

老朱点头。

周围人再次好奇起来。

这又甚么转折?

李善长也只能暂时按下想要脱口的反对,看对方又打算如何花言巧语。

“营海初期,明州一直缺少麻料,因为麻料不只是造船需要,关键还能够编织渔网,”朱塬娓娓道来:“当时有一个简单的换算,适合500料海船拖行的大型对网,一张就要200斤麻料,而这张网,从下水到作废,整个使用周期,能换来大概1000担鱼获,也即10万斤。”

这么说着,朱塬翻到一页白纸,快速写下‘200斤麻料’等于‘10万斤鱼’的一段文字,举起来朝周围人示意:“大家看,这是不是一目了然。”

众人看过去。

那几个字……倒是一目了然,只是,‘了然’个‘甚么’?

朱塬当然明白众人疑惑,笑着看了眼老朱和朱标:“祖上和殿下应该是明白的,这个……就是最简单的‘生产力‘转换,经济之学的根本,‘生产’一道,麻料,叫做‘生产资料’,鱼获,就是‘生产成果’,麻料对鱼获的转换,就是‘生产力’,这里就意味着,200斤麻料代表的生产力,可以产出10万斤鱼获。当然,其中还有诸多因素,比如船只,比如人力,这里只是为了大家能更形象理解。”

老朱和朱标其实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不过,朱塬这么一讲,父子俩都看过‘经济之学’,自然也就明白过来。

再看会议室内其他迷茫的重臣,一大一小还难免生出一些小小的优越感。

嗯。

这优越感,是朱塬故意给的。

暗捧了一下,朱塬很快继续:“说过了理论依据,再讲我的‘补贴’想法,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

说着再次将笔记本上的‘转换公式’展示给周围诸位,朱塬一边接着道:“首先,提高钢铁产量是必须的,三年1万吨到2万吨,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基础,咱们想要进入我那天演示的工业时代,就必须这么做。而且,事情也只能一步一步来做,不能说今年咱们只有不到500万斤的钢铁年产量,明年需要了,就忽然提高到5000万斤,这不现实。”

这里众人听懂了,纷纷点头。

朱塬继续:“那么,就是其次。在这个钢铁产量的增长过程中,生产的铁料一时用不完,怎么办?我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补贴。”

不等众人询问,朱塬开始详细解释:“参照我写的简单生产力公式,接下来,多余的铁料,咱们制作成农具,锄头啊耕犁啊等等,免费发放给百姓。这么做,看似朝廷吃亏,实际是,咱们给出的‘生产资料’,必然能够转换成更多的‘生产成果’,暂时没有数据,就只能假如一下。假如,凭借更多、更好、更快、更耐用的大批农具,全国百姓将大明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一成,也即10%,这就意味着,大明的粮税收入也能提高一成,按照咱们今年1543万石的全年粮税收入计算,多出一成,就等于多出150余万石。这是什么概念?按照单个士卒每日两升米计算,这多出来的一成粮税,足够养10万大军两年有余。”

这么说完,朱塬想想又补充:“这个例子也是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实际上,朝廷看似免费补贴了农具,但好处只会更多。我随便说。第一,可以刺激百姓的开垦积极性,这样大明能获得更多耕地,产出更多粮食。第二,粮食产量增多,百姓更加富足,天下也能更加稳定。第三,粮食产量的增加,还会带来更加低廉的粮价,这能惠及大明所有阶层,就比如冶铁匠人,朝廷把他们生产的钢铁免费补贴给农户,间接导致粮价更低,他们自己从朝廷获得的酬劳,用于购买粮食,同样的银钱,也就能买到更多口粮。第四,刚刚说过,更多的粮食产量,意味着更多的税收。第五,也是刚刚说过,咱们不用担心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可以放心地加大生产,为走向工业时代打基础。第六,通过提高钢铁产量来间接提高粮食产量,这背后其实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合理配置,当下看不出什么,过个一两百年,大明人多地少的时候,就会明白这种配置的强烈必要性。第七……嗯,一时间想不到了,大家也可以跟着想想……”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轻笑声。

老朱飞快在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上记下一些,一边笑着拍板:“莫要想了,就如此,行你说这‘补贴’之策。”

这么说着,老朱也没有忽略自己的老兄弟,转向李善长道:“百室你这问题也提得好,若等事到临头才发觉,不及安排,怕也会误了事情。”

左相大人能怎么办?

左相大人只能点头。

对面这,一套又一套的,李善长不想承认,内心里却难免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厮……

究竟是那里蹦出来的?!

难不成,那女娲娘娘补天剩下的五色石,还有一块?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应如妖似魔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公子千秋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大国相督军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明朝谋生手册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抗战之草莽英雄傲娇少爷要上位农家小媳妇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战国小大名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贞观贤王让你去和亲,你在敌国登基了?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空降贞观甲午崛起天唐锦绣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