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能吃得饱饭。
现在还能住上好的房子。
这是以前的海津百姓。
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
现在赵文泰在海津的地位。
比圣人还要高!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放了一个赵文泰的长生牌位。
就是为赵文泰求福。
希望赵文泰能长生。
毕竟这么一个好官。
多活一岁,海津就发展一年啊!
不光是百姓们供奉赵文泰。
甚至。
还有不少女子,经常在赵府附近晃悠。
就是希望赵文泰能瞥见她们。
如果能成为赵文泰的妾室。
都是一种福气!
这就是海津百姓的想法。
他们的眼里。
皇帝都没有赵文泰重要。
父母官,这才是真正的父母官!
……
这样的情况。
毛骧在暗地之中见了也是啧舌不已。
他眼底浮现出一丝忧虑。
海津发展是一件好事不假。
但是他们实在是太信奉赵文泰了。
甚至到了无脑狂热的地步。
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天下是陛下的天下。
不是赵文泰的天下。
如今他在海津的话,就跟圣旨没什么区别。
再这样下去。
万一赵文泰有个不臣之心。
海津不需要一秒就能直接沦陷。
到时候他再拥兵自重。
以赵文泰那三寸不烂之舌和他的能耐。
大明就危矣了!
于是。
毛骧立马决定,回到都城。
他们快马加鞭。
一路风尘仆仆。
不过半个月。
便回到了都城。
而朱元璋也早在他过来的时候。
知道了他回来的消息。
于是毛骧回来都还没换过衣服,就被朱元璋叫到了乾清宫。
“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
朱元璋漫不经心的喝着茶水。
“这次回来,是因为什么?”
毛骧站起身。
“微臣这次回来,心里实在是有一分顾虑。”
“什么顾虑?”
朱元璋微微挑眉。
他早在这半个月的信件中。
知道了海津现在就跟当初的宛平发展得一样好。
这证明赵文泰的行政能力的确不错。
怎么毛骧还有上顾虑了?
于是。
毛骧就一五一十的说出了海津百姓对赵文泰的狂热。
朱元璋诧异不已。
“虽然现在海津的经济变高。”
“但是百姓会这么爱戴赵文泰?也无需如此离谱吧?”
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海津,亦或者是其他城市有灾害的时候。
他都是第一时间赈灾保护百姓。
而且还定下严格的律法。
为了扼制那些贪官污吏。
但是百姓都没有这么爱戴他这个皇帝。
原本朱元璋是不放在心上的。
他觉得百姓爱戴他也就够了。
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有了赵文泰的长生牌在前。
朱元璋顿时心里就不得劲了。
凭什么啊?咱天天天不亮就起来,晚上整夜整夜不睡觉批改奏章。
为的是谁?为的不就是老百姓嘛!
他赵文泰是有两分手段,也有两分臭钱。
但是总不能越过咱这个皇帝吧?
朱元璋的眉心顿时深深皱起。
毛骧这个时候小心翼翼的说道:
“陛下切莫伤心。”
“这是因为,赵文泰推出了一个名叫拆迁的政策。”
“说来听听。”
“赵文泰的大基建,就是将整个海津改造一番。”
“他基本上让海津所有能走的路,都修了个遍,建立了新的小区。”
“……”
毛骧将拆迁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元璋。
“所以,百姓们得到了很多钱,吃饱穿暖,自然会爱戴赵文泰。”
“每个人都能获得几十两银子?”
朱元璋的声音徒然拔高:
“而且还把海津所有的地方基本上都修了?”
“他哪来的钱!”
朱元璋一下子从椅子上蹭起来。
海津,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城市。
但是也绝对不小!
他朱元璋的皇宫修一下都是国库的伤筋动骨呢。
你赵文泰居然能修一整个城市?
而且听毛骧的汇报。
修得不错,甚至堪比王公贵族!
那么这钱,到底是哪里来的?
朱元璋的严重闪烁着浓浓的杀意。
虽然细盐生意是赚了不少钱。
朱元璋知道。
赵文泰的手里面,起码有五十万两银子。
每每想到这一点。
朱元璋的心情都会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但。
如果要给整个海津修建。
让每一户百姓都有几十万两银子的存款。
起码要花费二百万两银子以上!
赵文泰是怎么掏出来这一笔钱的?
这比之世家,还要更加的富可敌国!
一个大威胁……
朱元璋的手指握着茶杯越来越紧。
作为皇帝。
他容忍不了一个话语权比他还高的人在眼皮子底下蹦哒。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
毛骧心细如发。
自然能感觉到朱元璋身上森然的杀意。
“陛下,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
最终摇了摇头。
“罢了……”
他不能杀赵文泰。
这是一个有功之臣。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忌惮。
杀了一个这样的好官。
那就违背了朱元璋治理天下的初心。
如果不是因为赵文泰大肆敛财。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圣人。
所以朱元璋犹豫再三。
决定这一次先不杀赵文泰。
但。
朱元璋心里还是非常难受。
一个知府居然比咱这个皇帝还受人爱戴。
一个知府居然比咱这个皇帝还要有钱。
怎么想。
心里就怎么不得劲。
带着这样的心情。
很快。
次日早朝就到了。
……
四方伞,黄顶盖。
随着朱元璋的脚步。
一声排山倒海的吾皇万岁响起。
前面是例行的汇报事务。
而后。
站班太监便喊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台下。
胡惟庸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随后站了出来。
咳嗽,也就是奏班,是需要清扫的。
这是为了避免大家同时都要出班。
弄得金銮殿跟菜市场一样杂乱。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规矩。
“臣胡惟庸,要弹劾海津知府贪污,请陛下明鉴!”
此言一出。
朱元璋顿时愣住了。
你一个都城的官员,是怎么认识海津的官员的?
更别说你是丞相,他是知府。
两人的身份天差地别。
你闹什么幺蛾子?
朱元璋皱起眉头。
但心中又有一种怪异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