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说,你要如何收费?”
赵文泰说道:
“这手枪的制作成本价是二两银子一把。”
“这样的话,我就收你二两半的银子吧。”
“不过,朝廷究竟需要多少,你要赶紧理一个数额给我,这样的话我才方便让工匠们加班加点的做出来嘛。”
赵文泰笑眯眯的看着朱元璋,脑海里面已经幻想出那收钱收到手软的场景。
成本价才不是二两银子一把手枪呢。
不过要想开窗子,必须要先敲开天花板。
像凤兄这种抠门的人,肯定又要跟他讨价还价一番。
果不其然,朱元璋顿时皱起眉头,有些不爽的说道。
“现在朝政动荡,蒙元骚扰边境,你作为我大明的一份子,自然要做出贡献。”
“你先用二两银子的成本价配送给我大明边疆的战士,而后陛下自然会给你重重的奖赏。”
赵文泰摇头,如同拨浪鼓一般。
“不行不行,这亏本生意我才不做,我这二两银子一把只是手枪的造价,可是我那些工人难道不吃饭吗?”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咬咬牙再次对着赵文泰开价:
“大名将士有那么多人,朝廷哪来这么多银子给你?”
赵文泰看朱元璋为难的样子,做出了一副退让的爽快姿色。
“那么,既然如此的话,那就100把手枪就收210两银子吧。”
“这没有问题吧,我不过是收了一些人力费用而已。”
朱元璋的神情这才满意了不少。
看来赵文泰这家伙心中还是装着民族大义的。
而站在一旁的徐达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刚才他就看见了手枪的威力,这样的武器在战场上一定是一往无前。
只要他大明的将士全部装备了,这样的武器何愁打不了胜仗?
徐达也是有名的大明武将。
但是纵观他的功绩,其实在大明武将不算特别高。
徐达也曾经在跟蒙元的战争之中失过手。
他急需要一场胜利。
但是现在这场胜利就这样直接落在了他的手里。
作为一个在战场上厮杀了这么多年的老将军,自然知道有了这些武器不可能打不了胜仗。
所以等到赵文泰跟朱元璋商量好了之后。
徐达就赶紧将朱元璋拉到一边,然后小声的说道:
“陛下,这孟元的一战,您必须得交给我啊。”
瞧瞧这家伙,从称呼上位都变成陛下了,还用上尊称。
朱元璋撇了撇嘴。
“其实说实在的,我们这把老骨头也应该是时候退出了,天下是年轻人的天下。”
徐达瞪大了双眼。
“陛下,您在说什么东西呢?”
“老子还身强力壮的很。”
徐达挥舞了一下自己的双臂。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
“你现在还正值壮年,但是再过十年可就不行了,咱们大明的年轻一代也是时候培养起来。”
“咱就很看好蓝玉那小子。”
原本徐达也挺喜欢蓝玉的,这家伙简直就像年轻时候的常遇春。
徐达和常遇春可谓是伯乐遇到了千里马,两人在战场上配合的很好,非常有默契,打了不少的胜仗。
可惜常遇春英年早逝。
而徐达就是保守派的性格。
没有了英勇善战的常遇春就老是缺了一点什么,因此才打了一些败仗。
而现在,朱元璋用这番话拒绝了徐达。
远在福建的徐达直接就恨上蓝玉了。
这么好的一个青史留名的功绩居然要拱手送给那臭小子。
徐达吉的满头是汗,连忙给朱元璋说:
“陛下,您说这话可就不对了,您想想要是有这样的武器,直接就把那蛮子犁庭扫穴。”
“哪里还需要年轻的后辈去守卫边疆?”
徐达挥舞着拳头。
“这手枪可是赵文泰发明的东西,俺在他身边跟了那么久,学到了不少的军事策略,到时候一定能大获全胜,凯旋归来!”
朱元璋看着徐达那样儿,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也是难为这老小子了,身为堂堂的将军,居然说跟在赵文泰那狗官的身边学习了这么久,这种话。
如果这件事情还需要深思熟虑,朱元璋也没有急着答应。
“现在回到应天肯定是来不及了。”
“现在咱们从福建过去云南,至少还需要五日的时间,若不然到时候你跟着手枪一并过去。”
“你和蓝玉兵分两路,各自作为各队的主帅便是。”
朱元璋一松口,徐达就立马露出了笑容,仿佛胜仗已经在他的眼前。
“陛下万岁!”
徐达高兴的声音有些提高。
还好那声陛下被巨大的枪击声给压住。
赵文泰回过头,看着徐达那一脸高兴的样子,有些疑惑。
“干啥?”
徐达嘿嘿一笑,就像是报喜一般的说道:
“你发明的这手枪拿到战场上,完全就是一个大杀器,再加上这次蒙元进犯,咱就带着这批手枪过去领战功咯!”
赵文泰撇了撇嘴,直接打击道:
“徐老哥,不是我打击你,虽然你是当今朝魏国公徐达的亲戚。”
“但是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恐怕也轮不着你了吧,就算你去上战场立下战功,可那大头肯定不会是你。”
赵文泰摆了摆手: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看你还是不要太激动了。”
徐达撇了他一眼,心想:
到时候有你小子尴尬的。
朱元璋哼了一声,看向赵文泰:
“明日咱就把这数据单子给你,尽快把手枪送到云南去。”
……
云南。
云南之中,有许多的密林,非常的适合防守以及偷袭。
因此,在这样的地形之下,大明的士兵总是屡屡被掣肘。
此时,蓝玉领导的十万大军扎根在一个山谷下面。
看着探子送上来的情报,他皱起眉头,有些愤怒的锤了一下地面。
“这些可恶的元人,就知道玩这套阴的。”
因为蒙元的整体兵力自然没有大明的数量那么多,所以他们经常会利用地形玩一套游击战。
得了便宜就走,眼看势不对就立马逃走。
因此,大明常常拭羽而归。
毕竟这个地方有些太穷了,穷追不舍的话容易出问题,可是走了蒙元的人又会再次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