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的孩子是没有家的孩子吗?小的时候,家乡在远方;长大了,家乡又变成了崮乡,小时候长大的那个山沟沟。
人生是一粒种,落地就会生根。风吹年华的梦,落叶总要归根。安家特别喜欢这首《回家的人》。父亲老安,从崮乡那个小山村,徒步走出来。认识了安家的母亲,落地生根。有了自己的家,这个家,让他不再吃不饱饭,更重要的是,他不能让他的孩子和家人吃不上饭啊!困难时期,粮食短缺。和平年代,物质丰富,缺的是,你是否有能力来购买,有足够的能力来保障家人的生活。大部分普通家庭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父亲很少跟别人攀比。他的战友在企业工作,媳妇儿在机关处级领导,媳妇儿比战友多一倍工资。战友在家里地位低,两口子退休永吵架。战友戏称自己是家里第六把手。孙女第一,老伴第二,儿子第三,儿媳妇儿第四,家里狗狗第五,战友是第六。
父亲战友用自黑的方式自嘲,有种冷幽默。与其让别人说自己挣得少,不如自己先说出来,让贬低自己的人无话可说哈。
安家父母正相反,父亲比母亲挣得多几千,父亲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习惯了。儿子买房买车,老两口说给支持就支持。父亲的头发白了,到了后期,他反而不染了,灰发也很精神。中央电视台陈铎老师银发,也相当儒雅帅气。
安家知道,父亲前几年频繁回崮乡,也是在了却自己的心事。“吹落了思乡的尘,却吹不去额头的纹,走完了想走的路,才想起回家的门;”,回家,变成每一个七十岁以上老人的心愿。
“追上了漂泊的人,却赶不上漂泊的魂,做完了该做的梦,仍有颗思乡的心”,男人跟女人不同,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还承担着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的责任。安家父亲是家里的老二。上一代的安家爷爷兄弟四人,四爷爷终老上海,没有回崮乡。这一代,父亲也是兄弟四人,他在外工作,终老沂蒙。四兄弟有三个儿子,目前堂弟顺是长子,有个儿子烨(长孙),承担起家族的传承。四叔家最小的儿子不知是男孩女孩,安家这一代,目前只有一个男孩。
每一个远离家乡的人,都会有思乡的情。只是这种情,会被养家糊口的忙碌所代替。“如果温饱都解决不了,谈什么理想和浪漫。”,这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实实在在的一句话。这个实在实际,安家父亲也传承了女婿。
每当安家看演出或者电影或者音乐剧的时候,安家那位总说,“不如买个馅饼尝尝”。安家一唱歌,他会说“又犯病了哈!”有一次一家人去听音乐会,老人家在中山音乐堂睡着了,还打起均匀的呼噜。
以后听音乐会,安家身边的丈夫换成了女儿。
好在丈夫并不反对安家和女儿看电影看话剧。尊重彼此的爱好,各自安好便是晴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多少年,不止一次的问,游子的心,为何总在漂泊?多少年不止一次的问,回家的路是否绿草茵茵……”,安家边唱边感叹,她们家那位探出大脑袋,问,“哈喽,您没事吧?醒醒,来点实的。晚饭吃什么?您呢”
老北京人的风趣幽默,安家的乡愁瞬间随风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