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个环境里,都会有鄙视链。
“三线厂”的孩子,安家那一代七零后,长在一个平和相对安稳的环境里,起初,孩子们没有鄙视链,也没有嫌贫爱富。
大人们之间,所谓的鄙视链,存在于两种,一种是胶东青岛烟台威海的,看不上鲁西济南德州聊城的。胶东的觉得济南那边的土,就知道做好吃的安于现状,济南的觉得胶东的华而不实,讲究外表。
另一个链条是,外来的(大城市)看不起当地的(属地招工进厂)。
再后来,随着农转非政策的实施,又多了一个链条,早进厂的,看不起农转非的。说起农转非,三线厂的老职工也有心酸的往事。一位老师傅,家里儿女多,就为难起来了。一般孩子超过十八还是多少来着,就无法享受转非的政策了。另外还有接班进厂,对于孩子多的家庭也是个难题,闺女还是儿子接班,小家庭也需要做好平衡。这位老师傅让儿子接了班,闺女在家里不吃不喝,跟老父亲闹腾。
“您猜怎么着,那位老师傅有一天越想越窝囊,竟然喝了药”,他提前给厂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自己死后,能安排他的女儿招工。
真实的故事,让人痛彻心扉啊。老实巴交的人,被儿女推上了绝路。
三线小社会在大山里逐渐生活着,前进着,老职工退休,招一批新职工。比如,在三线厂子弟学校上完初中,如果考不上技校或者高中,那就乖乖到车间招工上班。考上技校,三年以后,也到车间,发工资按照技工发放。
三线厂职工的孩子们,于是分出了,招工,考技校,上高中,考大学的三六九等。
小社会尚且如此,等搬到沂蒙,这个小社会的人,变成了钢板一块。那就是沂蒙原土着,集体鄙视外来的“三线人”。
人性的善恶,在现实和利益面前一丝不挂。
漫长的十年,“三线人”融入到沂蒙这个城市,三十年已经没有人再提到这座城市原来还有那么一段故事。
“三线人”的子女,凡是在沂蒙市上学并长大的,气质里已经是当地人的言谈举止。
父亲老安和母亲老王,没太变化,变化的是,他们逐渐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安沪虽然还有军工二代三线子弟的气质,因为长期在那座城市生活,除了还有三线的艺术气息,其他已经与当地人融为一体。特别是娶了一位土生土长的媳妇儿,生了一个小姑娘雨儿。雨儿的气质融合了安沪和文丽的优点,一个爱学习的安静小姑娘。淡定从容有自己的主见,这一点,沉得住气,比安家和安沪都强。
母亲老王每次到北京女儿家居住一段,回到沂蒙那个家,自然会提升改善一下家里的设施,要么增添一套餐具,要么新添一盆花。就像外出学习以后,学习经验用到现实生活中。就像当年,安家三线厂家里的家具,一律的上海货。母亲的优点,很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说到鄙视,安家母亲不愿意来北京居住,也是有原因的。安家那个老婆婆,相当自信,不如公公能够兼容并蓄。她自小在北京长大,皇城根的优越感在安家父母面前常常体现。
安家老公老智原来没这样,有他的父亲的影响,对外地人还是能够做到尊敬有加。现在,提起外地人,一脸的鄙视。安家觉得,北京是全国人的首都。四海之内皆兄弟。
“你们当地人,不太上进。看看领导们,有几个当地土着?”安家笑着普及四海一家的知识。“你们外地人就是韭菜,傻楞,我们当地人懒得受那位罪,哈哈”
“北京人不是住在周口店吗?”,一场辩论常常没有结果。
当鄙视三线人的沂蒙人,到了北京土着这里,一样成了被鄙视的一端。
“北京那些啃老族,还不如人家外地勤奋好学考到北京的外地孩子,至少这些孩子上进,能看到希望。”,父亲老安一直这么认为。“当然,北京人有礼貌讲究面子,这都是优点。”,老安看问题比较全面。
安家的老公公,作为基层领导,见过大风大浪的世面,是一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老人,他在世的时候,尊重安家的父母。跟安家父母聊得来,是联系两家的核心纽带。
在一个大家庭里,亲家之间也需要相敬如宾。安家母亲深思熟虑,自然也就不愿意来找没趣了。
地域与地域之间,存在鄙视链,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都存在。
人性的弱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