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是时候整理农家的墓碑了
在农家凹里面,有一片属于农家的祖坟山。
当年农业大学习的时候,农家人强烈反对才没有平掉做成梯地。
要是无人认领的坟墓,早就被人平整做了梯地。
不过!还是被平了不少。
但愿:光头李的祖上坟墓还在。
光头李要是找到了祖上的坟墓,那么!他会投资家乡。
由于是几十年前的事,又是两个不同社会的事,所以农家凹的人并不知道光头李祖上的坟墓在哪里?
农义云从深广回来后,第一时间把光头李的事跟爸爸农清平说了。可是!爸爸也不知道。不过!他倒是听说了一些。
农清平也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抽空去问了农家凹里面的其他本家。
结果让人失望:都不知道。
但是!农家凹出了一个捉野马的大爷这件事,一直流传下来了。
农家凹内的本家都传说:他是农家的“大爷辈”。
都叫他“大爷”。
到底是哪一代大爷,就没有人能够理得清。
这位“大爷”二十来岁就死了,能有多少人记得他?再则!后来又有了战争,农家凹的人搬走了一些,也有一些人死了。
“大爷”捉野马的事流传了下来,而“大爷”具体是什么身份没有人知道。
听说光头李可能要回来祭祖,农义云没有心思陪牟建中喝酒了。
牟建中呢!也很想念这个老朋友、曾经的客户。
“是时候整理一下农家的墓碑了!”
农义云觉得:从墓碑上面下手,也许能够理出一个所以然。
据说!农家搬来农家凹的时候,好像很牛比的。整个农家凹里面,都是农家的。朝南的那一面山,从山顶到山脚,都是农家的祖坟。
百担湖一带的墓碑上面,都是有本人的名字和子孙的名字。
农义云决定:买一台高级相机回来。然后!去祖坟上面,从头开始拍摄,把碑文拍下来,再把碑文抄写下来进行整理。
这样!也许能够整理出一个大概。
碑文上面,也许有四代的人名字在上面。一般情况是:子、孙、曾孙。加上墓主本人,等于是四代。
墓主也是别人的子、孙或者曾孙,这样又能整理出四代。
另外!还可以整理出叔伯之间的关系。
光头李以前说过:曾祖母改嫁的那个李家老爷子,是个学问人。他曾经整理过农家的家谱,为的是帮助继子寻祖。
李老爷是个私塾老先生,丧偶后娶了光头李的曾老祖母。两人感情好,彼此感恩。曾老祖母让儿子姓李,感恩李老先生的养育之恩。
而李老爷子呢!
一再告诉继子:你姓农!你是农家凹人。
你再是姓李你也是农家人,你身上流淌着农家的血脉。
所以!适当地时候,你是要回到祖籍去祭拜先祖。
没有先祖哪里来的你呢?
因此!他凭借记忆和关系网,给农家做了一个简单、连不起来的家谱。
只要说你是农家凹的,他都给你做个记录。
这!就是他为继子做的“农家族谱”。
因为历史的原因,宝岛那边与内地断了联系那么多年,结果物是人非。
老一辈子不在了,新一辈人不知道好多事。m.cascoo.net
要不是!在福市无意中遇见农义云,光头李差点都把这事给忘了。
忘他是没有忘,只是时间久远已经找不到头绪了。
只有一个“农家凹”,却不知道农家凹具体在哪里?
农家凹只是一个小山凹,又不是集镇,你到哪里去寻找?
两岸互通的时候,父辈们还向桐城方面打听过。结果!人家说:我们桐城连嫁过来的媳妇,都没有姓农的。
下午!牟建中、牟太太两人陪着农义云上了农家的祖坟山。
牟太太带来一台佳能照相机,拍胶卷的那种。
遗憾地是!胶卷有限。
农家住农家凹据说有几百年历史,祖坟山上面有多少祖坟也就可以想象。
农家凹面积太小,养活不了多少人。所以!人口多了之后,祖辈们就考虑迁徙。
农家凹出人才,都搬得很远。
在湖东县,包括曾经的桐城县范围内,很少有农家凹出来的。大多数人!五湖四海。
农义云跪在最上面的一个坟墓前,扒看着墓碑上面的文字。
他这个初中毕业生而且还是板桥中学的学霸,却看不懂。
“繁体字!”
农义云一脸无助地看着牟建中夫妇,摇着头。
还有很多碑文,字体都看不清了。
年代太久远了,碑石都风化了。
还有的碑石,不是传统青石,而是本地麻石。这种碑石,风化得厉害。传统青石碑,风化程度要好一些。
还有很多坟墓上面,有碑无文。
只是立了一块石块,上面没有任何文字。
在祖坟山上面转了一圈,农义云决定:明天就动手。
此时还没有到清明节,祖坟山上面杂草等什么地还没有长起来。要是杂草什么地长起来了,查看碑文就更难了。
“我明天去湖东县县城再卖两台相机,然后买一大盒胶卷。家里这边,请几个小工。不!把农家凹本家人叫上,上祖坟山清理杂草,把碑文清理出来。给钱!”
牟建中表态道:“我在家带着大家干,你去买相机、胶卷。我老婆你阿姨她!在家烧开水、送茶,准备中午饭!”
不仅仅是为了帮农义云,也是在帮光头李。
能够帮光头李找到老祖宗的坟,光头李还不高兴坏了?
得知农义云明天要整理农家祖坟山上面的碑文,唐竹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农家搬来农家凹据说有几百年了,你能理清楚你的老祖宗?
见儿子那么执着,她又不好说什么。
再则!牟建中都支持,你凭什么不支持?
牟太太无所谓,反正她是夫唱妇随。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随你!我跟你!我永远跟你。
因为给农清平打了电话,告诉他今晚吃“鱼肠炉子锅”。所以!农清平、农义仁、牛荣花三人老早就下班了。
听说吃鱼肠炉子锅,农清平馋得口水都流了下来。
别人都不爱吃鱼肠,可他偏爱。
“还有大青鱼鱼头?还有鱼尾?发财了!发财了!怪不得我的眼睛一直跳!原来是跳吃的!哈哈哈!”
有大哥大就是好,一个电话过去就完事。
“余叔!过来吃鱼头炉子锅!”
好东东大家一起分享,自然是要把余秋实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