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军来近处,只见董字旗帜鲜明无比,众人见来人乃是西凉董卓,心里又是一惊,只有袁绍一人暗暗自喜。
天子刘辩见董卓领大军到来,心中慌张的向着大军前方喝问道:“尔等是前来救驾,还是意图谋反?”
董卓在军前听闻声音,赶紧下马来到跟前跪拜回答道:“臣西凉董卓领军到来,自然是来救驾,怎会谋反。”
天子刘辩见此,心中稍安,想起董卓曾讨伐黄巾失利,于是开口问罪道:“寡人乃是当今天子,曾听闻你讨伐黄巾失利,损兵折将,你可自罪?”
“臣知罪!”董卓见天子问罪,心中一慌赶紧回答,说后有细想一番,现如今自己领大军而来,为何惧怕这年幼天子,于是脸上露出不喜。
陈留王刘协见董卓不喜,开口安慰道:“朝廷新受十常侍之乱,你救驾来的及时,此乃大功一件,所以前往两事,概不追究,希望你以后多立新功。”
董卓见陈留王安慰,脸上恢复常色,领命告谢站着一旁,天子刘辩见此,就令众人回宫。
董卓进京以后,安排好兵士,就领谋士李儒前往袁隗府中,二人在袁隗府中待到天黑方才离去。
洛阳各大臣得知此事,纷纷心中选好队伍,并告知族中,避免到时被清处瓜分利益局面。
自此董卓毫无阻碍的接收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的大军,一时掌握京师二十万兵马。
董卓手握重兵,就开始心中有了异想,于是召集谋士李儒前来商议。“唉!贤婿,如今为父手握重兵,怎奈还要听命那袁隗。”
李儒见此,心知董卓不甘人下,于是思考一会说:“既然如此,小婿以为岳丈大人应该立一大功,方可在朝廷站稳脚跟,然后与袁隗平分朝堂。”
董卓见李儒说出此言,必是心中已有对策,于是追问道:“噢,那功有从何来,贤婿快快说来。”
李儒见董卓着急,就说出心中想法。“小婿以为如今天子有失威颜,不如陈留王刘协聪明伶俐,岳丈大人何不废之,转立陈留王,行那伊霍之事,成就千古名相,已求名流千古。”
董卓早就对天子有些不满,如今听闻李儒之言,点点头说道:“贤婿啊,为父也有此意,怎奈我等久居西凉,朝廷之上并无根基,怕到时众臣反对,你我死无葬身之地。”
李儒笑笑说道:“岳丈大人放心,此次已立救驾大功,再携兵威册立新君,到时朝廷之上,何人胆敢不从。”
“哈哈哈!秒计,秒计啊!”董卓狂笑一番,突然停下皱眉说道:“此计尚有一些漏洞,那袁隗处又该如何应付?”
李儒心中早有对策,此时听闻董卓问起,随口说道:“到时如若袁隗反对,岳丈大人自需说让其主管政事,我等主管军事,小婿以为袁隗必会同意。”
董卓开怀大笑:“好好好!贤婿不愧是为父的左膀右臂,此计若成,天下兵马都归我等手下,到时何人敢不臣服脚下。”
李儒见董卓忘了自我,赶紧劝导说:“岳丈大人,此计虽然有利,可还有害处。”
董卓听闻害处,收起轻狂之心,疑惑问道:“有何害处,贤婿尽管说来。”
李儒见董卓恢复常状,点点头说道:“自章、和二帝起,凡掌握朝廷大权者,无不遭横死暴亡。”
董卓心中细想,开口说道:“贤婿放心,既然有前车之鉴,为父必不会犯同样错误。”
李儒见董卓已放心上,就不在多说,于是下去准备酒宴,请朝中大臣前来商议。
王允自从大牢失踪后,就一直躲藏袁隗府中,刘宏一死,就被袁隗重新举荐为官。
新帝年幼上位,此时还需仰仗朝中大臣,见袁隗举荐,当时就封王允为司徒。
王允经过此事,已没有以前轻浮,收到董卓请谏,也不知是何意思,就找来袁绍等人商议。
袁绍等人来到王允府中,见王允问起此事,也不明白是何意思,只道董卓是想借酒宴与同僚增加近乎,几人听后,也就不做多想,起身前去赴宴。
洛阳接到董卓请谏的,见袁家已派人前往,于是纷纷不疑有他,携带礼物前去赴宴,
董卓见洛阳大臣都有派人前来,心中大喜,连忙招呼众人落坐,然后宣布酒宴开始。
宾客见此,纷纷向前祝贺董卓救驾有功,将来必得陛下重用,希望其以后多多关照。
董卓见此情景,脸上笑容满面,纷纷答承,然后让人尽情开怀饮酒,酒宴气氛一下进入高潮。
不久后,董卓见众人已酒足饭饱,也微有醉意,于是开口说道:“如今天子甚无威仪,有失皇家颜面,老夫欲废天子转立陈留王继承大位,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本以为只是一个寻常酒宴,此时听闻董卓之言,无不胆战心惊,坐在一旁不语。
董卓见状,心知众人惧怕自己,于是微笑说道:“既然诸位无有异议,那明日早朝……”
袁绍见董卓如此,心知其手握重兵,已有异想,当时喝止道:“董大人,天子乃是先帝嫡子,如今有无过错,如若枉自废议,只怕会落下乱臣贼子之名。”
董卓也饮一些酒食,此时正是酒意上头之时,见袁绍一个小辈喝止自己,心中愤怒无比。
“如今老夫掌管京师二十万大军,如若谁敢不从,今天就别想走出一步!”董卓说完,拔出随身长剑看着众人。
袁绍年少气盛毫不相让,拔出长剑迎上说道:“董贼,如若要废天子,就是与袁家为敌!”
李儒见二人刀剑相向,赶紧说道:“主公息怒,息怒,今天酒宴之处,不议国事,不议国事。”
董卓听闻李儒之言,转头望去,见其正向自己使弄眼色,酒意一下清醒,可也不好服软,只好冷哼一声,收回长剑。
袁绍见状,心知今日已得罪董卓,于是收回长剑,匆匆赶往袁隗府中报告此事。
王允见袁绍走后,起身恭敬说道:“董大人,废立乃是大事,不易酒后相商,子师先行告退。”
众人见状,纷纷起身辞行,董卓冷眼看着眼前众人,心中已知一二。
袁绍回到袁府,就向袁隗说起酒宴之事,袁隗混迹朝堂已久,早就做了两手准备。
此时见袁绍着急,于是缓缓说道:“本初莫急,叔父早有准备,必不会把希望放在一人身上。”
袁绍听闻还有后招,赶紧问道:“叔父快说,好让侄儿放心。”
袁隗挥手让其伏耳过来,然后小声言语,袁绍听完,脸上露出喜色,心中也不在慌张。
来日早朝,董卓说起废立之事,吓的天子刘辩当场瘫坐龙椅之上,而朝堂一些忠汉者纷纷出来反对。
董卓见此,也不理会,只是向袁隗望去,袁隗见状,就找借口拖延,已求来日再议。
董卓见此,也就不再多说,转身走出殿外,留下不知所措的满朝大臣,袁隗见状,就宣布退朝。
天子刘辩散朝以后,被宫女扶往何太后寝宫,刘辩见到何太后,在也忍不住心中害怕,上前抱着何太后哭泣。
何太后从刘辩的断断续续哭诉中,得知朝堂之事,也是留下悔恨的眼泪,但是见刘辩哭泣,还是故做坚强安慰。
何太后让人送走不再哭泣的刘辩,坐在寝宫想起某事,脸上微红,就让人召曹操进宫,说有事商量。
曹操听闻何太后召见,心中想起那哭的梨花带雨的脸,竟然升起一点生理反应,但随后就压制下去,暗怪自己禽兽。
曹操收拾好心情,就随传诏之人进入宫中。
何太后见曹操到来,就挥手让人全部离开,然后关上寝宫大门。“此次召曹大人前来,是想让曹大人救救我等孤儿寡母。”
何太后说完,哭的泪声俱下,曹操看的心中升起怜爱之心,上前准备扶起何太后。
不知何太后是否有意,就在曹操扶起她时,竟然双脚一软,瘫痪在曹操身上,吐气如兰的说:“曹大人,妾身无已报答,只有已身相献。”
何太后说完,慢慢退去身上衣裳,曹操此时是血气方刚之年,那受的这些,…………。
(请大家支持一下正版,别让一个月才二块五,谢谢了,不然真不知道该如何坚持。)
一个时辰后,就见曹操匆匆的打开寝宫之门,慌慌张张的赶回府中。
董卓回到府中,就召李儒前来,说起今天朝堂之事,让其出策该如何解决。
李儒听闻董卓之言,心知袁隗有拖延之意,但是不知其意在何处,于是让董卓亲自前往袁隗府中拜访。
袁隗得知董卓前往来拜访,心知肯定是逼迫自己表态,于是就称病不出,继续拖延时间。
董卓听闻袁隗不见自己,心中大怒,好歹自己现在掌握京师大权,竟敢闭门不见,于是就准备回去领兵前来问罪。
李儒得知消息,连忙前往军营制止,告其想在京师站稳脚跟,暂时还需袁隗相助。
董卓听后,强忍心中之气,询问李儒该如何解决此事。
李儒思考一番,让董卓在明日早朝散去,半路截住袁隗,带来府上询问,董卓想了一会,就取纳李儒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