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坐在自己位置上的大明皇帝朱简炎,以及坐在左右两侧的参加讨论的官员们,其实也都已经想到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官员品级的问题。

理论上,完全公事公办的角度考虑的话,这完全不应该是个太大的问题,甚至于大食亲王殿下都没有在这方面直接发表什么意见。

但是现场的老官僚们其实都知道,这件事情在实际操作中肯定是个很麻烦的大问题。

任何决定在执行上都会牵连出来的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中央衙署派出机构的官员的品级,影响的不只是要新设立的大域官吏的品级,他们的级别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央衙署各部官员们的品级。

大明的中央各部的组织框架,基本都是有一个主官尚书,两个左贰官侍郎。

然后下面就是具体负责各类实际事务的清吏司,清吏司的负责人是郎中,左贰官是主事。

财部、税部、吏部、刑部等多个中央衙署,都会直接对应下属的省份在内部设立一个同名的清吏司,专管对应省份的财政、人员、刑狱等事务。

所以每次撤藩设省,新设立一个省的同时,这些中央衙署都会对应增加一个清吏司,增加一组郎中、主事等清吏司的职务。

现在这几个大部的清吏司的郎中、主事数量,加起来都已经超过了一百人了。

而且这些人员增加速度的非常快,对应部门的尚书和侍郎都可能已经认不全了。

这其实已经超过了普通人的管理极限了。

这种机构的指数级膨胀,也是中央衙署规模同步膨胀,以及效率直线下降的直接原因。

省份的正式设立,大域正式确立后,这些清吏司是否要从对应各省的姓氏,改成直接对应大域来设立呢?

对应大域,数量减少到十几个,对尚书们而言,世界就就一下子清晰了。

但是如果改成对应大域的话,是否要清吏司的郎中、主事这些官员品级对应提升上来?

另一方面,原本的省级政务官布政使,就已经从二品的官员了。

管理多个省份的大域主要官员,品级肯定要超过布政使,那就至少得是正二品了。

而且习惯上讲,主官和左贰官品级要差两级。

布政使是从二品,左右参政是从三品。

知府是正四品,同知是正五品。

按照这个差距对应提升品级的,那大域主官就应该是正一品,左贰官都要是正二品。

而中央衙署各部的主官尚书的品级也就是正二品。

正一品的官衔实际上是虚的,通常都是给老臣们的荣誉加衔。

大家心中带着各自的思量,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新任的吏部尚书汪廷珍。

大家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个令人头大的问题,显然应该由主管部门先开口。

汪廷珍在看完了朱靖垣的建议之后,也站在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角度来考虑了这个问题。

增加一级行政区划,必然要对应的增加官员,必然要调整现有官员体系。

调整官员品级,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实际操作中的麻烦……不是现在马上能够考虑周全的,现在能够说的只有方向。

于是汪廷珍斟酌着语言说:

“臣以为,按照大食亲王殿下的提出的建议,大域的性质是中央衙署的派出机构,所以不需要将其直接作为实际的独立行政层级。

“臣以为可以将总督的职务固定下来,负责一个大域的军务,品级为正二品,左贰官为提督,品级为从二品。

“可以设立左右都护,负责一个大域的政务,品级为正二品,左贰官副都护,品级为从二品。

“可以设立提刑官,负责一个大域刑狱事务,品级为正二品,左贰官副提刑官,品级为从二品。

“可以设立大域左右御史,负责大域监查事务,品级为正二品,左贰官副御史,品级为从二品。

“吏部、财部、税部、刑部下属各省清吏司,可整合为对应各大域的清吏司,主官品级可上调两级,为正四品。

“本土直隶省对应清吏司保留,主官品级同步提升为正四品。”

汪廷珍说完之后看向朱简炎,朱简炎微微皱着眉头考虑:

“这样大域的四个主官,与中央各部尚书平级,左贰官与各省布政使平级……”

朱简炎有几句话没说出来。

这样大域的官员,在上面虽然地位不会太低,但对布政使的压力也不会太大。

主官只比布政使高一级,左贰官直接平级。

而且大域自己内部,主官也左贰官也只差一级。

政务官还分左右都护,御史也分左右御史。

这就方便皇帝调控他们互相制衡。

汪廷珍当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同样没有说出来。

这真的是懂得都懂。

不过朱简炎却对这种安排却不置可否。

本来就是因为管不过来了,因为行政效率直线下降,所以才设立大域机构的。

增加一级行政机构,行政效率总体上肯定会降低的。

现在还要在大域机构内使用太多的制衡手段,必然会进一步降低行政效率。

万一这么折腾下来,最终的效率跟现在没太大区别,那就白折腾了。

朱简炎现在就有点拿不定主义。

朱简炎早就已经完全看透了世祖皇帝留下的遗篇了。

但是那上面并没有对应的处理办法。

相比以前,很多世祖皇帝没有讲明白的东西,比如航母、战列舰、原子能武器、电子计算机等等东西,自己那宝贝儿子靖垣都给弄明白了。

这让朱简炎现在对朱靖垣的的期待感比世祖遗篇都要高。

所以朱简炎现在稍微有点抱怨,这孩子怎么没把品级的安排说清楚?

不过朱简炎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什么,只是继续询问其他官员和大学士们的意见。

陆续有几个官员和大学士对汪廷珍的建议表示了赞同。

但是也有官员提出了问题,甚至把汪廷珍没说的事情挑明了。

户部尚书卢荫溥质问汪廷珍:

“大冢宰,过去朝廷派出的总督,通常会挂尚平级,是因为总督要全权负责处理某一地或者某一项事务。

“而大域是中央派出机构,所以大域的相应官员不应该有完全的决断权。

“您认为左右都护与户部、吏部尚书平级,总督与兵部尚书平级,大域御史与都御史平级。

“这样大域与中央衙署对接的时候,应该怎么协调处理?以谁为主?

“都护、总督不能决断的事情,能够交给尚书来决断吗?”

汪廷珍也不是吃素的,面对这种质问直接回应说:

“当然是陛下来决断。”

卢荫溥马上继续说:

“陛下日理万机,还要处理上百个尚书和都护、总督的争议,还要我们这些官员干什么?如何解决现在效率下降的问题?”

朱简炎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自己居中协调固然能够让各方互相制衡。

但自己是至尊的皇帝,自己要协调的人,不需要太多。

现在中央衙署尚书的官僚,就算是刨除人数不固定的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不算皇室财团和皇庄体系的高管,数量也已经达到三十六个了。

加上大学士、军机大臣、皇室财团、皇庄的同级人员数量至少有五十个。

朱简炎有时候一时间想不起来具体是多少个,也有可能想不起来同级官僚具体都有谁了。

以后每个大域再加上六个同级官僚,十二个大域加起来就是七十二个。

这样尚书级官员直接超过一百二十个了

自己直接去协调一百二十个的关系和事务,不说身份上是否合适,是否有这个必要,单纯的从个人能力上讲,朱简炎都觉得头疼。

朱简炎的皇位来的特殊,他本来就不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现在也理所当然的有这种认知。

朱靖垣提出的大域改革落实之前,自己面对这五十个尚书级官员,就已经颇为吃力了。

这种改革落实之后,自己肯定就彻底管不过来了。

朱简炎心中有了这样的判断了之后,就继续询问卢荫溥的意见:

“那卢爱卿有什么想法?”

卢荫溥听到皇帝真的直接追问了,顿时就稍微有点慌。

这个话题其实很敏感,可能比调整官员品级都敏感。

不过既然提出来了,那就得把话说完。

卢荫溥小心翼翼的解释说:

“启禀陛下,臣的想法是,可以参考大域的模式,在中央也设立几个主官官员,每个人分管几个部门,他们同时可以分管一个大域……”

朱简炎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心中其实已经在暗自点头了。

自己可以安排十二个人,分管所有的五十多个尚书和十二个大域的六十多个官员。

这十二个人每个人直接管辖的人员也就是十几个。

这样大域就有了主官,只不过这个主官不是在地方,而是留在皇帝的身边。

只能帮助皇帝处理事务,而无法在地方上控制一个大域的资源。

但是刚刚被怼了的汪廷珍这时候忍不住了:

“设官员直接管理各部和地方,卢荫溥你这是想再设丞相吗!”

这话题直接飙到祖制上去了,还是最早的太祖皇地朱元章的祖制:

“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

不过在仁武朝的时候,太祖的祖制已经被改的差不多了。

否则这个话题真的是敏感到了极点。

朱简炎瞪了汪廷珍一眼,汪廷珍立刻闭嘴,原本想要回应的卢荫溥也守住了话头。

不过朱简炎仍然没有直接表态,一来是要听完所有意见再决定,二来是想要在会后去问问朱靖垣的看法。

所以继续不置可否的询问现场所有的官员:

“大家还有什么想法?继续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虑,不以言论罪……”

现场的官员们犹犹豫豫了一会儿,沉复又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臣以为,分管之策未必不可行,不过不需要专门单独设立新的职务。

“可以直接选派十二位大学士,分别整理一个大域的事务,辅左陛下处理即可。”

这个话题捅出来,朱简炎和其他的官员们,又都下意识的看向了大学士们。

这相当于让大学士担任大域的主官,最起码是让皇帝当主官,大学士当左贰官。

甚至于,既然大学士分管地方大域了,是否也可以同时分管中央衙署各部啊?

大学士们听到这个话题都挺无奈,也许部分人心中有所期待,但是嘴上全都不敢接茬。

这实际上也是在颠覆祖制,而且这次还是世祖皇帝的祖制。

世祖皇帝把内阁从政务机构打回了秘书机构,现在再次给他们放权不就是颠覆祖制吗?

今天的会议的话题,似乎就始终绕不开各种祖制和惯例了。

不过改革的确是这样的,总是调整现有的惯例和传统的,不然如何称之为改革。

朱简炎心中思虑了一会儿,最终也没有去追问大学士们。

包括设立分管的官员,或者让大学士分管大域,在这种级别的事情上,自己眼前这些官员都只能提出建议。

最终如何决断,只能自己来做。

最多是参考太上皇朱仲梁,以及自己儿子朱靖垣的意见。

所以朱简炎仍然不置可否,仍然继续询问时间。

让现场的官员,基本上都说了几句之后,到了中午的时候,才结束了这次内部会议。

朱简炎拿着当场打印出来的会议纪要,让通政司首先发给朱靖垣一份,同时自己拿着一份去城外的行宫找太上皇朱仲梁。

正在拍电影的朱仲梁抽出空来,翻了翻这份会议纪要,然后直接摇头说:

“在这种问题上,我的经验和你一样多。

“你现在的情况,比我那时候复杂多了。

“布政使司的数量,的确已经超出了现在的朝廷框架能管理的极限。

“靖垣提出的设立大域的思路没有错,臣子们提出的设立分管官员的想法也没错。

“具体怎么选,我就不插嘴了。

“我对现在的大明的了解,已经不如你了。

“不过你也该去问问靖垣的想法,他也许有更多的更有用的设想。”

朱简炎听了之后也是有些无奈。

自己老爹虽然有推脱的意思,但他说的也是的确有道理。

他已经退休了五年,而且还在海外跑了三年多,整天就想着玩。

他已经完全脱离朝廷和政务了。

要说现在谁对整个大明最了解,那还真的就是自己了。

然后就是自己那宝贝儿子朱靖垣了。

朱简炎陪着老爹聊了半下午的天,然后就直接住在了行宫。

不过叮嘱了自己随行的人员,收到朱靖垣的回复之后马上来报告自己。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美漫丧钟斗魄星辰我的餐馆通古代穿越从开荒开始姬唐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我不是佞臣啊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征伐天下逆水行周内铁血中唐女帝太监最风流霸仙绝杀资本大唐红缎军的征途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骁骑奸臣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三国之无赖兵王明贼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官居一品革清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穿越宁采臣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