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公园的扩建,不只是现有的基地周边,而是整个天河公园,甚至还会推进到两旁的公路和小区。”苏荀开场白就告诉了两人自己的扩建计划。
“荀哥,那这可是一个大工程,我们现在的力量怕是得花不少时间才行。”工程师惊愕说。
这是事实,所以苏荀点头认可,又反驳说:“或许也不需要多久,我们先建一个巨大的护罩,像一口锅一样倒扣住我们扩建的范围。”
“锅?倒扣?有那么大的东西吗?”工头都懵了。
虽然在体育馆和水晶宫那边,确实实现了利用末日建材造就一个偌大的空间,但大小也是有限度的。
而天河公园有多大,就是从一端骑自行车到另一端也得花上十分钟吧!
听苏荀的意思,规模还不只是天河公园。
两人对视,想象着这个锅得多大。
“有,离城就是那么干的,只要护罩形成,那么在护罩里的人,不需要穿防护服和戴头盔,那么我们在护罩里施工,进度就能和末世前一样快。”苏荀继而告诉两人。
两人点头,工头说:“如果真能像离城一样,那确实工程进度不会受高温和强光所影响。”
其实两人,已经知道苏荀离城之行,带回来了两个工程师,但不太确定,他们是哪方面的工程师。
现在看来,应该和离城那个巨大的护罩是有关系的。
苏荀是不会千里迢迢带着价值不大的求生者回来的。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我的计划去做一份设计稿出来,在这个社区里要有一应组织和生活所需要的单位,比如医院,商店……”苏荀沉吟。
大家都有生活经验的,工程师一人无法确定那么多事情,他可以向他人征集一些信息,集众人之智慧,组建一个末日社区。
“就以万人为生存空间为标准进行规划,我们需要多大的空间,你来设计图纸。”苏荀继续说,“在我们的所有人中,你可以挑选一些有实力的人来协助你。”
几句话,有经验的工程师已然听明白,思索点头:“荀哥,没问题,我先沟通,确定好了,我会向荀哥提出申请。”
“好,切记,我们不只要人类的生存空间,还要留出空间给我们的农场腾出空间。”苏荀补充。
工程师沉吟点头:“荀哥,如果我们要设置农场,那空间就可能无法掌控,以一万生存者来计算,我们需要的粮食蔬菜可是一个天大的量。”
其实,这个苏荀是明白的,但总得一步步来,环境还在一天天恶化,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准备更大的护罩。
而且他们并没有建造如离城一样巨大的城市护罩。
“嗯,我们还有物资库存,可以供应很久,我们现在也是尝试性的搞,或许有一天,整个临青州都可以罩起来。”苏荀不禁给工程师进行了一番未来展望。
听到这话,工程师尽管心存疑虑,但没有反驳苏荀,如世上的科技,在设想之初,也是天方夜谭的。
“工头这边,工程师的设计需要施工方给予论证,以确保接下来的工程的可操作性。”苏荀又与工头说。
工头点头:“荀哥,我会极力配合的。”
苏荀安排好了这事,才回到了眼下正在进行的工程:“现在周边的零散工程,不要停继续,我们会想办法加派人手,以及及时补充末日建材。”
零散工程?
现在基地周边的工程都是零散工程了,而且这些零散工程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实施。
基地的规模如此之大,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经苏荀之口告诉两人。
两人听苏荀的工作安排,些许懵圈地走出了苏荀的办公室。
“护罩,可以罩住整个天河公园的护罩?你听说过吗?见过吗?”工头一头雾水,问工程师。
工程师沉思:“理论上可以,科技发展到末世前,已经非常先进了,材料和技术都有质的飞升,但我知道的,只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付诸行动。”
“当然,如果是一个不需要考虑到光明,保湿作用的话,小一些的护罩还是可以实现的,不要说现在,就是百年前也可以实现,比如核电站泄漏,就可以用这种罩子罩住,避免有害物质的扩散。”
“但相比荀哥的设想,我们并没有见过,不过我想离城都可以实现,我们大概也不难,何况有离城在支持我们。”
听工程师的话,工头更懵了:“离城在支持我们?”
“不支持,就打它!”工程师颇有底气说。
工头一愣,谁说不是,这不苏荀就从离城拉回来了那么多的物资吗?
工地还在施工,一应的事宜,工程师和工头都安排好了,施工人员,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
所以,出了苏荀的办公室,两人讨论了一下,就开始着手这事。
所有人都无法确定,还在持续恶劣的环境,会不会突然无法让人生存。
所以,在大家的心底,时间就是生命。
危机感如影随形。
傍晚。
阳光不再强烈,气温却不曾降低。
地面上,建筑物上还升腾着重重的热浪。
苏荀亲自带着离城来的两个工程师走出了办公楼,经过基地开阔处,走向了大门。
出了大门,抬头就看到了一群被驱逐的背叛者,聚集在离基地大门的十几米处。
“荀哥……”
一声呼喊,吸引了苏荀的注意。
夕阳斜照,把一群人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苏荀目光扫过众人,仅是几天的时间,他们几乎来了个大变样,防护服不再整洁,身上散发出一股奇特的味道,头盔里的脸也都显露出疲惫,特别是眼睛里充斥着对未知的恐惧。
两个工程师也打量着这一群如逃难者一样的求生者。
“荀哥,他们就是叛变基地的那些人?”大胡子问。
基地里,并不是什么话都不能说,大家还是自由的,所以会谈及叛变的事情,两个工程师自然也能听到这样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