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听的要求,林文涛并没有生气,在他看来,有这样的要求,才能说明方德听是真的在为北场镇考虑。他对方德听说道:“你的要求,我肯定会考虑,不过眼下我们先看看这里,这里也算是试点,只要这里成功,下一步全县都要动起来,到时你就是不想做,我也会在后面推着你们动,不动都不行。”
方德听到这里点点头,有县长这句话就行,他会记住县长这句话。他现在对于这里的试点也有兴趣。心里也明白,只有这里试点成功了,大家才会有信心。现在也不可能大规模推广,一旦出现问题,县长第一个会承担责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大家在外面说了一会儿,方德听对林文涛说道,他回去会尽快交接,尽快上任。北场镇那边也急需他过去。林文涛点点头,他现在对方德听还是挺满意,高学珍推荐的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这边说完方德听的事情,大家这才走进了会议室。孟东来和赵文成,还有谷培元和王耀峰也在这里商量,见到林文涛进来,孟东来对他说道:“县长,我们这边讨论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我们青阳电器厂和和宏达电子厂,再加上赵总代表赵氏集团投入资金和技术,我们三家联合,一定能让这里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林文涛听到这里,笑了起来,“我现在就想听到这个,对于这件事,我肯定是支持的。”在林文涛看来,三家联合,有资金,有技术,也有人,这样都发展不起来,那是不可能的。
随后三家人就在会议室签订了协议,孟东来拿起笔,在协议上一笔一划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赵文成也紧跟其后,脸上带着一丝沉稳的笑容,同样认真地完成了签字。谷培元则不慌不忙,仔细确认了每一个条款后,才缓缓地在协议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这一个个签名,承载着三家人的希望与未来,也正式宣告着联合工厂在这里正式成立。签订完协议后,会议室里的气氛稍稍轻松了一些,但接下来的话题却至关重要,自然而然地就转移到了后面的电器产品上。
毕竟对于这三家人来说,开工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为了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选择什么样的电器产品进行生产,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孟东来先开口对大家说道:“我们青阳电器厂之前在电器领域也有一些研究和探索。经过多次的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要发展生产空调、冰箱以及彩电等大电器。”
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烁着光芒,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这些大电器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而且利润空间也比较可观。只要我们能够把这样的大电器生产出来,并且成功打开销路,那么咱们这个联合工厂就算是盘活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
他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在他看来,这些大电器虽然生产难度较大,但一旦成功,所带来的回报将是巨大的。
谷培元听到这里,却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的神情。他缓缓地说道:“孟厂长,我并不是反对生产空调、冰箱,还有彩电这些产品。我也知道,它们在市场上确实有很大的潜力。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其中面临的诸多困难?首先,生产这些大电器需要很多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生产线。就拿空调来说,从压缩机的研发到制冷系统的优化,再到整体组装工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把控。冰箱也不例外,保鲜技术、节能技术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而且,建设这样完整的生产线,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合适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这一切还都需要时间。技术研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生产线的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承担各种风险,比如市场变化、竞争对手的压力等等。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准备,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谷培元说到这里,大家有点沉默,大家想法是好的,但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是时间,要是短时间拿不到效益,大家吃什么,喝什么?
青阳电器厂和宏达电子厂加起来的员工人数不少,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一个工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需要养活,有生活的压力需要承受。大家总不能一直在这里干等着,无所事事。
如果长时间看不到实际的效益,拿不到维持生计的工资,那么吃饭、喝水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将无法得到保障。
就算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计划着生产冰箱和彩电等电器,试图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来打开市场局面。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能够保证大家拿到工资,不至于饿肚子。
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工人们又怎么会有心思、有精力去投入到生产?
再多的想法,在现实面前其实也只是空谈。没有实际的行动和切实的效益作为支撑,一切规划都只是空中楼阁,看似美好,却无法落地生根。所以摆在大家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一条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效益的有效途径,让联合工厂先生存下来,再谋求长远的发展。
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孟东来自然也明白,他就是心里急了一点。现在他开始慢慢冷静下来,知道自己想的太长远了一点,这件事得稍微推后一些。
这时候,林文涛坐在旁边,说了一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他说到这里,大家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