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慈烺小心翼翼,但又非常清楚的将自己的一番机心向崇祯帝表明,这些话,他并非没有在奏疏里面说过,只不过远没有当面这么直接和详细。

最后他暗暗吸口气,更加小心翼翼的说道:“固然建虏是蛮夷,黄太吉是僭号,但儿臣以为,时至今日,我大明必须抛弃那种对建虏愤怒、不切实际、不屑交往的态度,脱虚务实,严肃认真的面对这个敌人,而用阿巴泰换回洪承畴和祖大寿就是其中的一步,阿巴泰对我大明没有益处,洪承畴和祖大寿却是建虏的宝,如果能将两人换回,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言罢,朱慈烺深深叩拜:“儿臣这番机心,不能和朝中的言官御史们明言,明言必定失败。同时也不宜拖延,每拖延一分,洪承畴和祖大寿就多一分对建虏归心的可能,说不得就会对我大明造成伤害。因此儿臣就自作主张,将祖泽润放了回去。一切都是儿臣的错,儿臣愿意领罪。”

其实崇祯最生气的并非是换俘,而是太子没有经过他同意就大肆声张,还放了祖泽润回去,这已然是在挑战他的权威,如果不是太子而是一般督抚,早就被他革职下狱了,但对太子,对自己儿子,他还是有容忍的。

而崇祯帝并非没有被欺过,当年袁崇焕杀毛文龙就是先斩后奏,崇祯帝事后虽然大怒,但想想辽东局势,他还是摸摸鼻子认了,这也种下了袁崇焕日后被凌迟的种子。

对儿子,崇祯帝没有对外臣那么多的猜忌和顾虑,不隐忍,有火就发。

见太子认错,且原本白皙的脸因为风吹日晒,有点干涩褪皮,这一切都是带军出征的辛苦啊,又想到击退建虏的大功,崇祯帝脸色稍缓,但目光依然严厉,深深望着太子:“知罪就行了吗?朕问你,私放祖大寿之子,是你自己,还是他人建议的?”

朱慈烺心中一惊,知道父皇在怀疑吴牲,急忙道:“是儿臣自己!”

“嗯?”崇祯帝似有怀疑。

“儿臣绝不敢欺瞒君父。”朱慈烺深深一拜。

崇祯帝的脸色这才和缓下来。

对自己的儿子,他还是相信的,另外他也知道儿子绝不是一个轻易能被摆弄的人,从开封之战、潮白河之战、到出居庸关,都可以看出儿子独断果决的性格--如果是儿子自己决定,那就没有佞臣,剩下需要“改正”的就是儿子冒进的脾气。

这些天,反复来回思索其间的利弊,崇祯帝对换俘之策渐渐偏向赞同,不过却始终难以下定最后的决心,原因就是两个字:舆论,或者说是面子。就像太子所说的那样,这些阳谋机心不能在朝堂上明说,可如果不能明说,又如何能说服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呢?

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这是成祖文皇帝当年的原话。

没有和亲,没有结盟,自然也就不能有议和,这也是历史上,崇祯帝想要和建虏议和,但却始终不能成功,最后还搭上了一个兵部尚书的原因。

换俘虽然不是议和,但在清流士子们看来,放回虏酋的哥哥,有明显的向建虏示好,继而议和的意思,因此都是强烈反对---只有剐了阿巴泰,为辽东百姓报仇,才能表明我大明和建虏势不两立的决心。

“父皇……”看出了崇祯帝眼中的犹豫,朱慈烺抬起头,小声说道:“我松山将士的尸骨,还在松山的山野间,没有被收敛呢,或许可用收敛松山战死将士尸骨的名义……向辽东派使。人死为大,入土为安,那些言官御史应该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崇祯帝眼睛一亮。

换俘之事,最大的关键是大明要派出正式的使者,出使辽东,和建虏谈判换俘之事。而崇祯帝怕的也就是这个,他担心一旦派出使者,会激怒那些不理解朝廷苦心的士子文人,说不得会在各地煽风点火,聚众议事,扰乱朝廷,甚至是给他冠上一个昏君懦弱的名号。

朱慈烺继续道:“不过人选要慎重,一定找一个外圆内方,曲张有度,熟稔建虏事务的人。”

“你以为谁合适?”崇祯听出了儿子话中的意思。

朱慈烺低头想了一下,拱手道:“儿臣听闻,现户部郎中,苏州浒墅关税官、前兵部尚书袁可立之子袁枢有其父之才,通骑射,有边才,善雄辩,又曾以户部郎中的身份督饷于辽左军前,解朝廷庚癸之忧,对辽东边务十分熟悉。其父袁可立当年对洪承畴有提携之恩,对祖大寿也曾有庇佑,儿臣以为,他或可为此次的副使……”

袁枢,字伯应,号环中,别号石。工书画,精鉴赏,家富收藏。据记载袁枢貌俊伟,多大略。善骑射,有边才。弘光元年,清兵渡江陷金陵,袁枢绝食数日,忧愤而死。

崇祯帝点头:“正使呢?”

“辽东正使,地位不宜太高,免得中外瞩目,但也不能太低,儿臣以为,侍郎一类的最为合适。至于具体人选,儿臣就想不出了。”朱慈烺道。

“侍郎……会不会有点高了?言官们怕是不会同意……”崇祯却犹豫。

朱慈烺忍了一下,终于没忍住:“父皇,儿臣以为,个别言官的风言风语,不必太在意,想说就让他们说去吧,反正也没什么要紧。”

“胡说。”崇祯帝轻叱:“我朝言官乃是太祖所立,掌规谏、补阙、稽察之责,到你嘴里,怎么变成了无关紧要?”

朱慈烺赶紧叩拜。

崇祯脸上虽怒,但心里对太子的话,却是赞同的,思谋了一下,绝得这样处置还是可以的,既能向辽东派使,又不至于掀起轩然大波。嗯,我儿睿智,扫了一眼太子,脸色忽然又一沉:“派使之事先不说了,现在说说你的罪责。弹劾你的奏疏你也看了。越权逾矩,染指大政!虽然那几个监生都是不学无术、昏昧狂悖之辈,已经被朕重罚,但你做的事也实在是有点出格了。以后再不能有此等事,不然朕也不能容你。”

“是,儿臣知罪,儿臣会自省。”朱慈烺急忙再叩首,知道自己过关了,心中暗暗松口气,崇祯帝虽然急躁易怒,但骨子里却是一个爱犊的诚诚之人,连当年和他父皇争夺帝位的福王一系,都十分关爱,福王被李自成烹杀之后,崇祯帝坐在御座前的台阶上哭:朕居然连一个叔父都保不住。

对福王如此,对自己的骨肉,就更是爱护。也正是这份爱护,才让朱慈烺笃定相信,就算自己放了祖泽润,也不会受到太大的责罚。

如果他不是太子,他是断不敢这样做的。

“罚你抄三遍皇明祖训,三天后交给朕。”崇祯帝威严的道。

“是。”朱慈烺心中叫苦,抄三遍《皇明祖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起来吧。”

崇祯帝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一丝父亲的微笑,等朱慈烺起身,他脸色又严肃,望着朱慈烺,目光严厉:“虽然你打退了建虏,血我大明十几年的耻辱,立下了大功,但切不可自满任性,肆意妄为,朕再说一便,你是国本,事事都需要自制自重,三思而后行。”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朱慈烺拱手谢恩。

崇祯帝笑一下:“好了,你母后估计等久了,去坤宁宫吧。”

朱慈烺起身谢恩。

崇祯帝深深望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身影在暖阁门口消息,脚步远去,他才收回了目光,头向椅后仰过去,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不过很快的他就重新直起腰,脸色也变的凝重,对王承恩道:“叫周延儒和冯元飙来!”

“是。”王承恩躬身。

……

黄昏,两道圣旨从内阁发了出来。

第一道,遣兵部职方司郎中马绍愉出使辽东,和建虏商讨收敛辽东阵亡将士尸骨之事。副使为原兵部尚书袁可立之子,现户部郎中袁枢,调回京师,随马绍愉一起前往辽东。

消息一出。群臣哗然。怎么的,是要假借收敛辽东阵亡将士尸骨,和建虏换俘,继而议和吗?

第二道,是崇祯帝奖励抵御建虏入塞有功诸将,并在圣旨的最后写上了绝不和建虏议和的豪言。

如果没有第二道,只有第一道,在御史言官都已经回京,特别是六科给事中有五科回京,清流们对“换俘”之事正议论纷纷之时,即便是有内阁票拟,内廷朱批,在群情激愤之下,给事中们也有可能会脑子一热,将圣旨给封驳回去。

不过因为有第二道,给事中们一看,陛下并没有和建虏议和的意思,收敛辽东阵亡将士的遗骸,也是朝廷应做的事情。于是两道圣旨很顺利的就发了出去,只有一些明眼人知道,这两道圣旨一左一右,分明是两手策略,虽然圣旨说不议和,但并没有说不换俘,怕是用不了多久,洪承畴和祖大寿这两个狗贼就会归来了。

……

坤宁宫。

周后,张皇太后坐在上位,太子坐右边,定王坐左边,坤兴公主虽然有座位,但却不甘于被束缚,一直跑来跑去,每个人都是笑,尤其是张皇太后,几乎是笑个不停,张皇太后是天启的遗孀,虽然是皇太后,但岁数比周后大不了多少,为人和善,没有为天启诞下一个子嗣,一直都把周后的几个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太子出征,他对周后更关心前线的动态,若非大明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她说不得会派太监到兵部到蹲守,她好时时刻刻都能了解到太子的消息。

现在太子归来,而且是携着击退建虏入塞的辉煌大胜,立下了那些三榜进士出身的督抚们都无法完成的功绩,张皇太后如何能不喜?

张皇太后问起战事的经过,朱慈烺轻描淡写,尽量说的轻松,即便如此,也把张皇太后和周后吓的出了一身冷汗,坤兴兴奋,好奇的不停的询问,定王朱慈炯却兴致不高,一直都沉默,好像有什么心事。

“太子哥哥,你答应我的那件事情,可不要忘记啊……”抽着空隙,坤兴小声冲朱慈烺说。

朱慈烺知道她说的什么,看一眼满腹心事的弟弟朱慈炯,笑道:“放心,不会忘。”

黄昏。当张皇后离开后,朱慈烺跪下来,很郑重其事的向周后提出,前线将士困难,父皇和母后也都在节俭,东宫也当为表率,勤俭节约,因此他打算遣散一些宫女,周后听罢大惊,这怎么可以?虽然每年宫中都会遣散一些宫女,但都是一些年老力衰,难以继续在宫中生存之人,东宫的宫女都是年轻,怎么可以遣散?

朱慈烺眼含热泪,表情沉痛,连连说起前线将士的辛苦,甲胄不全,棉服没有的惨况,说的周后落了泪,终于同意他遣散一些宫女,不过数量控制在二十人之内,多了一个也不行。东宫女官和宫女将近二百人,二十人等于是十分之一,这已经是周后最大的容忍了。

朱慈烺欣然同意。

不要说二十人,就是十人也足够。

遣散那一名叫“绿萝”的宫女,找地方安置,然后再找机会送入宫中,就算是圆了定王朱慈炯的心事,也实现了对坤兴的承诺。

在朱慈烺跪求的同时,坤兴在一边偷笑,聪明如斯的她已经明白太子哥哥的用意了。

……

酉时末(晚上七点)。紫禁城的宫门缓缓合上,朱慈烺在这之前离开皇宫,返回东宫。崇祯帝连发两道圣旨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欣慰之余却也有点担心,不是担心言官们死不甘休,而是担心马绍愉能不能胜任使者这个角色?马绍愉只是一个郎中,和朱慈烺理想中的侍郎差很大一截,一个郎中和一个侍郎到建虏沈阳的影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没办法了,圣旨以下,他只能遵从。

幸运的是,父皇听从了他的建议,起用了袁可立之子袁枢。就历史记载来说,袁枢不但对大明忠心耿耿,而且有一定能力,是一个可用之人,且当年其父袁可立在登莱巡抚的任上,就曾经有过精彩的离间之策,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姻婿刘爱塔,是辽东战争史上明朝诱降满清级别最高的将领。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美漫丧钟斗魄星辰我的餐馆通古代穿越从开荒开始姬唐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我不是佞臣啊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征伐天下逆水行周内铁血中唐女帝太监最风流霸仙绝杀资本大唐红缎军的征途秦时小说家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骁骑奸臣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三国之无赖兵王明贼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大宋小食神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官居一品革清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穿越宁采臣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1850美洲黄金大亨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