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承畴担心的是,大明起了换他的心思,明显就是不放过他,虽然从关内传来的消息,他在福建的家人并没有收到波及,没有被崇祯帝降罪,依然平静的生活,但谁知道以后呢。

今日接到黄太吉口谕,要他觐见,他心中明白,一定又是为了明太子,洗漱一番,穿戴上了建虏的官服,坐着轿子,一路悠到皇宫,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黄太吉的问话?

进殿叩拜,望着御座上的黄太吉,伴随着铜炉中升起的袅袅香烟,一瞬间,洪承畴竟有一丝恍惚,仿佛是回到了北京,眼前不是崇政殿,而是乾清宫,他穿的不是满服,而是汉袍,而坐在御座上的不是白白胖胖、一脸微笑的黄太吉,而是脸色严厉、察察之君的崇祯帝,想到崇祯帝,他心智猛的就是一清,如同是被人用针刺了一般……随即,一声长叹在心中升起,唉,不可能了,永远不可能再回去了,汉夷的这片海,走过就没有回头路了。

想到此,他心志顿时就坚定了不少。

“先生快起。”御座上,黄太吉很是客气,少有的抬起右手,对洪承畴做一个快快起身的手势,同时满脸堆笑。

洪承畴起身,随即被赐座。

待他坐下,黄太吉先是问身体和起居,然后才切入正题,温和的问道:“前些日子,朕令人送去的那些资料,先生想必已经看过了,先生以为,阿巴泰究竟败在哪里?”

洪承畴是福建人,说话带着南腔,坐着躬身,谨慎回答道:“皇上天纵英才,罪臣败军之将,何敢在皇上面前班门弄斧?”

为什么称罪臣?因为他从前阻挡大清,和大清作对,现在虽然“幡然醒悟”,黄太吉也“既往不咎”,但过去的历史却也不能湮没,所以是罪臣。

黄太吉道:“先生过谦了,但说无妨。”

和前几次不同,经过半年的研究,加上祖泽润等人被放回,关于潮白河和墙子岭之战的细节更清楚的被展示了出来,而作为一个领兵十几年的文帅,稍微一复盘,洪承畴就已经明白胜败关键之所在了。

沉吟了一会,洪承畴缓缓说道:“那罪臣就斗胆了。前多罗贝勒阿巴泰,虽然有些轻敌冒进,但并非其致败的主因,罪臣以为,明军早早知道大清的进军路线,并提前做好陷阱,在蓟东坚壁清野,阻大清于蓟州,但对偏师阿巴泰,却是故意放行,阿巴泰和豫郡王左右两路进军,并不知道蓟州之变,又以为明军没有精锐,将大军分成三段,前锋正红旗被围之后,急于救援,却不想明军在怀柔城中藏有骑兵,失败之后,又慌忙撤退,没有留精兵断后,却奢望能从墙子岭撤出,一步错,步步错,落入明军的蛊中,才是失败的主因。”

黄太吉不动声色的点头:“那先生以为,明军何以能知道我大清的进军路线?”

洪承畴道:“这罪臣就不知了……不过,无外乎细作两字而已。”

没有人会知道朱慈烺的穿越者的身份,所以不管是黄太吉或者是洪承畴,这两个当世最聪明的人,都怀疑是大明细作提前获知了情报,通知了大明。

黄太吉望着洪承畴:“先生曾是蓟辽总督,在大明带兵多年,可曾从细作手中,拿到过重要情报?”

洪承畴摇头:“从无。”

黄太吉点点头,脸色无比凝重:“不找出此人,我大清难安啊……”

想一想,再问:“如果明国仍是先生领兵,先生能全胜吗?”

洪承畴眉角一跳,不过还是回答:“如果有两万精兵,罪臣能全胜。”

“松锦之战后,明国京畿还有两万精兵吗?”黄太吉紧追不放。

洪承畴摇头。

“也就是说,明国太子在短短一年之中,就练出了两万精兵。”黄太吉道。

洪承畴不回答。

黄太吉抬起目光,望向殿门处,像在望着明国北京,表情凝重的说道:“明太子,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啊,老实说,朕真想见见他,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少年?何以如此犀利?”收回目光,沉思了一下,又说道:“明太子是我大清的劲敌,未来两国交战,明国必然是以明太子为统帅,先生以为,我大清何以破之?”

“三倍以智,十倍以谋,明太子虽然多智,但明国多是步兵,善守而不善攻,我大清铁骑却都是百战的精锐,除非明太子能在短时间之内再练出十万精兵,否则必不是皇上的对手!”洪承畴道。

换句话说,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韩信再厉害,手下没有可用的士兵,他也是白费。

黄太吉笑一下,对洪承畴的马屁不置可否,再问道:“那先生以为,如果我大清再次入塞,应该从哪里突破?”

洪承畴眉角又跳动一下,拱手:“罪臣乃败军之将……”

“先生不必谦虚,”黄太吉微笑着打断他的话:“明国的情况,再没有人比先生更清楚的了,朕信先生的判断,先生但说无妨。”

洪承畴想一下,沉吟的说道:“那罪臣就要先问了,皇上入塞,是为了拿下明国京师,一战奠定大业呢,还是为了棉帛钱粮和青壮?”

“后者。”黄太吉淡淡。

洪承畴不意外,点头道:“那罪臣就献丑了。罪臣以为,大清如何入塞,从何处入塞,关健要看明国是如何布置的?如果明国将重兵屯于长城沿线,那么不管是蓟州,或者是密云,都是我大清突破的良点,只要一点突破,进入京畿平原,那就大功告成,明军必望风退却,一如过去几次的入塞。”

黄太吉点头,他最希望明国这么做,那一来,内陆空虚,他们入塞必然是事半功倍。

洪承畴道:“不过从年初到现在,明国长城并没有大规模修缮和加固的迹象,守军也没有增多,所以罪臣以为,明国虽然会严守长城,但怕是不会把所有的主力都投入到长城,皇上给罪臣的塘报中,提到明国京畿附近有大兴土木的迹象,罪臣以为,明国很有可能正在京畿附近构筑第二道防线,调京营和保定兵,甚至有可能将孙传庭的秦兵调来屯守,以防备我大清的再次入塞。”

虽然大明京师肃奸,并严令边关紧守关隘,不得不任何人进关出关,但大明疆域辽阔,各地守将良莠不齐,所以还是有一些消息会流到沈阳。

洪承畴所说,黄太吉自然也已经想到了,他再次微微点头。

洪承畴继续道:“罪臣在大明时,就曾经向明皇谏言,在京畿附近修建墩台,增加京畿的防守,但因为明国财政困窘,拿不出所需的钱粮,只能不了了之,去年明国太子查了张家口的晋商,收获颇丰,想来是有银子了,今年在京畿附近修建的墩台,应该不会少。”

墩台,也就是小城堡,辽东明军在前线大量修筑,松锦之战前,祖大寿在锦州前,修建了大小墩台一百多个,大的藏兵五十,小的十几人,一来烽火台示警,二来也是防止建虏小股侦骑进入。不过在建虏的火炮面前,这些墩台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洪承畴和黄太吉都以为是墩台,但他们不会知道,大明修的不是墩台,而是棱堡。

“另外,明国各地都在修缮城墙,明显就是为了防备我大清的再次入塞,这一点,我大清不可不注意。从开封之战和入塞之战看,在明太子的抚军之下,明国京营已经具备相当的战力,加上罪臣听说,明国京营使用的都是最新的火器,威力大,不用火绳,六十步之内能打穿三种铁甲,对大清骑兵的威胁极大,如果明国提前集结重兵于京畿,以天津,武清,香河,通州为核心,墩台为辅助,我大清军想要像过去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通过京畿地区,南下攻掠,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洪承畴道。

黄太吉又微微点头。

对洪承畴之才,他是相当认可的,不过洪承畴投降不久,忠心还难以确定,所以他不敢重用,只作为咨询使用。

“先生以为该如何破?”黄太吉问。

“罪臣以为,还是一个字,快。”洪承畴道:“我大清多骑,正应该发挥骑兵快速突进的威力,不和明军纠缠,不管明国在京畿修建了多少墩台,但总不可能截断北京到天津的所有通途,大清绕过明国防线,一路猛进即可。”

黄太吉不动声色:“不怕明军断我后路吗?”

洪承畴拱手:“罪臣曾是蓟辽总督,对明军的胆气最为了解,除曹变蛟王廷臣等少数几支队伍,明军皆没有胆气和我大清对战,各部畏战心理严重,重金都无法激励。现在曹变蛟王廷臣已死,就更是没有人敢出战了,我大清不找他们麻烦,他们就烧高香了,何敢出战断我军的后路?”

“你忘了明太子了……”黄太吉不动声色的提醒。

“明太子虽然在去年击溃了我大清的偏师,但罪臣以为,那不过大清轻敌,落入他们的陷阱所致,真要摆开阵势野战,明国绝不是我大清铁骑的对手,明太子的京营兵多是新练,又多是步军,战斗力再强,也强不过辽东边军。至于其他部队,不足为虑。不野战,不在平原摆开阵势,明军就无法阻挡我军南下。如果明太子昏了头,年轻气盛,要和我大清在京畿决战,罪臣以为,倒是一个一举灭之的天赐良机。”洪承畴道。

黄太吉沉思道:“明太子是多智之人,怕是不会做这种愚蠢行为。”

“所以罪臣以为,明国太子可能已经预想到,第二道防线难以坚守的困境,其在京南的大动作,应该是在构筑第三道防线。如同是泄洪堤坝,一道又一道,三道之后,我大清可能就力竭了。”洪承畴道。

“哦?”黄太吉眼睛一亮。脑子里迅速盘算了一下,然后问:“那先生以为,明国的第三道防线会设置在哪?”

洪承畴捻了一下山羊胡,轻声说道:“明国从京畿到京南,各处都在大修城墙,招募兵丁,但京畿平原一马平川,易攻难守,都不是防守的好地点,除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京畿最南端的河间府,河间府乃是饷道要冲,南北必经之处,也是山东的门户,境内湖泊众多,古就为军事重镇,如果明国在此地修建墩台,重兵防守,我大清入塞的兵锋,怕就要止步在河间府之前,入塞的收获,可能会大大减少。”

黄太吉稍微一想,立刻明白其中的原委了,站起来,向洪承畴一拱手,感叹的说道:“先生大才也,听先生一番话,朕茅塞顿开,先生请受我一拜。”

洪承畴惶恐跪倒。

……

京师。

进入八月中旬,气温依然灼热,各地的旱情有增无减,连日的朝堂上,多是旱情严重,请求赈灾或者是减免税赋的进言,但朱慈烺最关注的不是旱情,而是保定地区的瘟疫,赖上天保佑,保定地区的瘟疫,虽然还没有散去,但已经有渐渐消落的迹象了,在经历了半年的封村封城之后,死的都已经死去了,活下来的,慢慢摆脱瘟疫的影响,开始泛起一些生机了。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虽然旱情严重,今夏湖广的粮米产量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两广和福建地区的粮食却是一个小丰收,不同于北方的一年一收,两广和福建的一些地区因为处在亚热带,可以做到一年三收,分为早中晚稻,改成海运之后,粮米运输的时间和效率都大大增加,两地收获的粮米,最快半个月之后,就可以出现在京师的饭桌上,加上海外的粮米,不断的运来,江南积欠的粮米,也有不少押解到库,因此旱情虽然严重,但已经不是不可对付的了。

大明富有四海,疆域辽阔,一地灾,一地丰,本就是正常年景,不可能全国同时受灾或者同时丰收,为政者要做的就是丰年储粮,灾年放粮,通过运河,南北调集粮米,取丰补缺,如此天下就安稳,前期明朝就是这么做的,奈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交税的人越来越多,国家财政收入越来越少,朝廷的赈济力越来越弱,偏偏明末的灾情又是旷日持久,此起彼伏,崇祯元年到崇祯十六年,年年有大灾,最终灭了大明。

___感谢“不爱会怎样”的连续打赏,谢谢~~~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穿越宁采臣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烟火大唐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秦时实践家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织明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唐之极品皇帝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大官人三杀令岳飞之血战中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