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渊形势一片大好。

事实上,李渊此时早已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就是唐高祖。

这是必然的结果。

太原起兵,名义上是尊隋,但李渊本人都说过,那不过是掩耳盗钟而已。

入主长安之后,李渊并没有着急称帝,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一切似乎都是被设计好,李渊没有等待多久,那个时间点就出现了。

隋朝的太上皇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和一众骁果给弑逆了。

杨隋一朝实质上已经灭亡。

因为杨广留在长安和洛阳的二个孙子,无法继承帝国的政治遗产,他们也将很快步杨广的后尘。

李渊先声夺人,他立即废了隋恭帝(代王杨侑)。

这名字其实并不吉利,代者,替代也。

从名字可以明显看出,他只不过是代替李渊在前台做了一段时间的吉祥物而已,并且,他本人也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

真是天道好轮回。

当年杨坚篡周立隋,在长安城中欺负北周的孤儿寡母,怎么也想不到,报应这么快就落到他的曾孙身上。

但李渊并没有多愁善感,他遵循了中国历史上权臣必须遵循的一套程序之后,正式建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

他比杨坚稍微仁慈些,或者说,他面临的执政环境,远比杨坚要好,在对待前朝王室的手段上,李渊和杨坚相比,也有明显的差别。

杨坚奉行斩草除根的雷霆手段,将北周宇文皇族,全部诛灭。

虽然残酷,但以杨坚未建尺寸之功,矫诏辅政而上位的方式,以及他上位之后,混乱的政治局面而言,彻底铲除宇文皇族,以绝天下人之望,又是必须的。

但李渊却有足够的包容空间。

杨隋已经失尽人心,并且杨广一死,朝野之间,对杨隋的信仰立即崩塌,已是树倒猢狲散。

普天之下,想要再找出几个真心效忠杨隋的,已经屈指可数。

于是,李渊虽然逼迫代王杨侑禅让给自己,却没有立即从肉体上消灭他。

相反,出于政治的需要,李渊需要和旧隋朝官吏层保持至少表面上的融洽,而立即处死代王杨侑,显然并不会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于是,李渊稍显温情,杨侑被封为酅国公,幽禁于长安。

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在李渊即位的第二年,杨侑年纪轻轻,就一病而死。

按照李渊的执政风格和惯例,杨侑的病死,大概率和李渊脱不了干系。

但个人的命运,在历史长河之中,渺小如沧海一粟,一个人的死亡,微不足道,激不起半点浪花。

这个现实世界,主宰是李渊。

他实行了军事征伐和政治招抚二种手段,来稳定大唐帝国的局势。

他这二手都抓,二手都要硬的政策,大获成功。

向西,他解决了二个独立的割据政权,西秦薛举和西凉李轨被消灭,让他获得了战略纵深,同时,又免去了后顾之忧。

而他的招抚政策,四面开花之下,一路顺风顺水。

自李渊进入关中,入主长安开始,关中大地,原隋朝官吏和各地豪强望风而附,归者如流。

李渊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全部接收了杨隋在关中的力量,这足以让李渊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并且,李渊是政治长才,他长袖善舞,很早就开始经略四方。

他主要的招抚对象在南方。

传统上,关中之所以被称为帝王都,除了八百里秦川,民风剽悍,物产丰饶之外,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后方,是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的蜀中大地。

蜀中虽富,但却有一个弱点,限于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偏安有望,争天下却嫌不足。

因而,蜀中各方势力,会在中原大乱时,保持相对的独立,一旦中原出现真正的真命天子,他们将表示臣服中央政权。

现在,李渊成了真正的天选之子,这种情势让李渊的招抚非常顺利。

汉中李袭誉接受李渊的官职,和李渊合流。

而李渊派出的山南招慰大使李孝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孝恭是李渊家族另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他一战击破朱粲。

朱粲是个杀人魔王,同时也是吃人魔王。

隋末群雄,苦隋久矣,他们大都来自于社会底层,对于隋朝官吏,有着天然的切齿痛恨。

因而,当他们得势之时,对于旧隋官僚,无分善恶,诛杀无赦。

这些反抗军,大都对于下层老百姓,还能保持一种同病相怜的观感。

但朱粲不同,他是来者不拒,一视同仁地将他们制作成干粮,随军而行。

李孝恭属下的将领们一致说;“此食人贼也,为害实深,请坑之。”

朱粲当然死有余辜,但李孝恭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此行的目的有二个字“招慰”。

他不能着眼于一地一城一人的得失,他需要经营南方整个的政局。

于是,他明确拒绝道:“不可!自此以东,皆为寇境,若闻此事,岂有来降者乎?”

李孝恭违心地将他们全部释放,各地雄豪,看到朱粲如此恶贯满盈之辈,都可以保命全身,心中大定。

李孝恭书檄所至,他们全部都表示愿意投降唐朝。

但李孝恭处理朱粲事件,也是一把双刃剑,诛恶不尽,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春风吹又生。

在不久的将来,朱粲还会继续他本色的出演。

在此之前,巴蜀之地,已经全部倒向李渊。

至此,李唐的战略优势完全确立,西、南、北三面暂时都建立了一个稍微稳定的势力范围。

东方的山东之地,那才是李渊的终极目标。

李渊和北方突厥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双方度过了蜜月期后,忽然发现,他们已直接变成了敌对关系,必有一战。

这印证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李唐与突厥关系的断裂,起因于利益的转换。

突厥当时正值巅峰,是整个亚洲的霸主,他们对中原各割据政权的态度非常明确。

即扶植每一个割据势力称王称霸,但不让任何一家坐大。

这符合突厥的最大利益,只有对手弱小而分散,才能有求于他们,突厥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最大的利益。

就如同在北周北齐分裂对抗时,那是突厥另一段高光时期,周齐二国,为了吞并对方,争先恐后贿赂突厥佗钵可汗。

这让他志得意满地说:“我在南两儿(北周与北齐)常孝顺,何患贫也。”

显然,现在处罗可汗想恢复昔日突厥的荣光,也同样懂得利用中原各政权的矛盾。

这个战略被完美地执行,直至李唐王朝的创建。

在李渊太原起义时,向突厥称臣,纳贿,送女妓,因为李渊坐拥晋阳宫之财富,远比一般的草莽群雄,可以付出更多的代价给突厥。

更重要的是,李渊的目的是进军关中,入主长安。

而长安当时已是世界的中心,辉煌灿烂,举世无匹。

李渊更是开了出让突厥无法拒绝的条件,“子女玉帛,可汗有之”。

于突厥而言,求财而已,但亲自出兵南征,既需要面临莫测的风险,同时,损耗也非常巨大。

李渊开出的条件,让处罗可汗无法拒绝。

于是,双方精诚合作,一直到李渊入主长安。

现在,处罗发现事情有些失控了。

李渊虽然继续向突厥贡献了大量的财宝,但他的野心和成长速度,似乎已不受控制。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更是长袖善舞,政治手段高超,在突厥的南方,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有成为一家独大的趋势。

这象极了突厥在隋朝的那一段惨痛的经历。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